一、國內熱點:
1、釋出《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21日釋出《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白皮書說,中國堅定不移推進能源革命,能源生產和利用方式發生重大變革,能源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能源生產和消費結構不斷最佳化,能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生產生活用能條件明顯改善,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持續增強,為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打贏脫貧攻堅戰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了重要支撐。、
2、釋出《中國交通的可持續發展》白皮書。22日釋出《中國交通的可持續發展》白皮書。這是繼2016年12月釋出《中國交通運輸發展》白皮書之後,再次以政府白皮書形式,全方位展示交通運輸工作及成就。白皮書2萬多字,分為前言、走新時代交通發展之路、從交通大國向交通強國邁進、服務決戰脫貧攻堅和決勝全面小康、推進交通治理現代化、推動構建全球交通命運共同體、中國交通的未來展望、結束語等內容。
3、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 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近日召開的經濟工作會議指出,明年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程序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做好明年經濟工作,要抓好八項重點任務,其中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排在首位。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引導科技創新重點突破,是新時代實現我國科技自立自強,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必然選擇。
A股熱點:1、新能源
2020年11月,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20萬輛,同比增長109.70%,環比10月增長24.86%,11月月度銷量佔比7.22%,月度銷售為連續12個月同比負增長後連續五個月同比正增長,且再次超越2017年以來的同期最高水平,11月銷售略超預期,其高增長與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有較大關係。
2020年11月我國汽車銷售277.0萬輛,同比增長12.6%,為連續下降21個月後連續11個月同比正增長。2020年1-11月,我國新能源汽車合計銷售107.46萬輛,同比增長13.44%,為2020年以來首次累計轉正,合計佔比4.79%。
風險提示:國內新能源車發展由補貼驅動轉換為市場化驅動,銷量結構最佳化;在優質供給帶來的驅動下,我們預計國內新能源車將開啟加速滲透,2020年銷量為120萬輛,2021年有望達到160萬輛。
歐洲補貼政策持續發力,疊加供給豐富帶來的增量,高增長模式將持續;預計2020年和2021年全球新能源車銷量分別為280萬輛和385萬輛。建議關注兩條投資主線:一是具備全球競爭力的細分行業龍頭企業以及在全球主流車企供應鏈中佔比逐步提升的相關公司;二是利潤率有望持續改善的環節及相關公司。
2、大飛機
民用航空規模破萬億,運輸總量創新高,客機需求空間大。12月17日,中國航空工業發展研究中心釋出了《2020-2039年民用飛機中國市場預測年報》,報告披露,2019年中國民航業實現客運、貨運雙增長,營業收入與利潤達1.06萬億/541億元,運輸總週轉量為1293億噸公里,創20年內新高。
風險提示:“十四五”將是新型裝備量產爬坡關鍵期,新材料與軍工電子是裝備實現升級換代的關鍵,相關產業將充分受益。軍工電子、新材料位於最上游,且下游幾乎涵蓋了軍工全部核心領域,是軍工產業風向標,訂單與業績將最先兌現,2020年前三季度軍工電子、新材料類企業淨利潤同比增幅分別達57%和33%;新材料、軍工電子龍頭的估值吸引力提升,從2021年對應的PE看,軍工行業整體PE約55-60倍、新材料45-50倍、軍工電子僅35-40倍。
3、種業
2020年12月16日至18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提到2021年要抓好八大重點任務。其中,第五點提到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具體內容:保障糧食安全,關鍵在於落實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要加強種質資源保護和利用,加強種子庫建設。要
風險提示:年末年初為政策頻出期,尤其對種植業板塊影響較大。基於會議中提到的農業相關政策可重點關注種業企業,主要源於轉基因種子加速推進以及未來市場化帶來的規模增厚,受新冠疫情影響,農產品價格或有提升,且在非洲豬瘟得到有效控制的情況下,生豬養殖行業將回暖。
截至2020年10月,現貨玉米價格上漲62%,創4年新高達2600元/噸,生豬存欄量在2019年12月首次環比上升後,保持恢復態勢,至2020年8月達到正常水平的八成;市場變動佐證年初時種植與畜牧養殖雙子板塊向好的預測。
後市展望及投資建議:
這一週熱點板塊有所分化,板塊輪動比較明顯,資金的高低轉換也比較清楚,短期內市場進入低風險區。當前全球經濟執行最大的特徵就是低增長、低通脹和低利率,在這樣的環境中,投資者在追逐盈利穩定增長品種的同時,對估值的容忍度不斷提高。
此時賽道長、盈利穩定性的價值會更加突出,因此盈利具有穩定性的消費板塊未來仍將佔優。今年是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明年將迎來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145規劃建議提出要暢通國內大迴圈,全面促進消費。
12月中旬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注重需求側管理,我們認為消費升級同樣是需求側管理的重要內涵。消費升級助力智慧消費騰飛,智慧消費引領消費升級,兩者相輔相成。長期來看智慧消費主要有5G、智慧汽車和醫藥生物三大看好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