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價長期萎靡的小米在2020年的後半場開始加速,並在當下的尾聲中完成了衝刺。
12月23日,小米股價大漲7.59%,報於31.9港元,創收盤歷史新高,總市值突破8000億港元,轉換成美元,已成功邁進千億美元俱樂部。
業績的強勁表現和小米自身對未來更有信心的市場的押注是股價衝高的主要原因。在華為晶片受阻,轉而在智慧網聯汽車領域尋求更多突破的時候,小米則在努力拿下空缺出來的相當一大部分智慧手機市場份額。
而新機發布在即,小米的市場奪取戰役似乎才剛剛開始,2020年的千億美元市值絕不是其想要的唯一終點。
曾經的低迷和如今的逆勢而上相比2020年下半年以來股價的一路高歌,此前低迷的股價一直是小米難掩的痛楚。
2018年7月,小米在港交所上市,發行價為17港元,首日即破發,儘管後來有漲到22港元,但基於市場對小米長期以來的定位及模式充滿疑問,對其並不看好。
上市一年後的2019年年中,小米股價已跌到10港元,並在隨後的時間裡長期在此徘徊,最低時甚至跌至8港元,較發行價跌去一半。
但從2020年年中開始,小米的股價開始持續上漲,從6月底的12港元到9月初的25港元,再到當下的突破32港元,半年時間漲幅已近3倍。
小米一年來股價
華為在智慧手機市場的受挫是讓小米股價衝高的主要原因。華為手機晶片無法得到供應,先前其在智慧手機的市場份額必然要被三星、蘋果、小米等廠商分食,而小米絕對是想吃下最多份額的那一個。
事實也正是如此。Canalys資料顯示,2020年第三季度,全球智慧機出貨量為3.536億部,較上年同期下滑1.3%。三星繼續以22.7%的市場佔有率排名第一。華為位居第二,但出貨量同比下滑22%至5190萬部,市場佔有率為14.7%。
2020年Q3手機廠商出貨量
而小米第三季度出貨量同比增長42%至4650萬部,在前五大廠商中同比增速第一。同時超越蘋果躍居第三,市佔率達到13.1%,時隔6年重回全球智慧手機排行榜前三。國內市場佔有率由去年同期的9%上升至12.6%,是前五大手機廠商中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企業。
顯然,儘管華為在9月中旬被臺積電斷供代工後仍有一定存貨,但其和小米一減一增的事實證明其已經受到不小的影響。
和統計機構資料相同步的則是小米亮眼的業績。11月25日,小米釋出了2020年Q3財報,資料顯示,在疫情的影響下,小米仍然在營收、淨利、手機銷量、AIoT裝置銷量等15項業績指標上創下單季歷史新高,海外市場更是有52.1%的市場增速。
海外市場也是華為受影響較大的區域,谷歌GMS服務的切斷使得華為丟失了巨大的海外市場,而與此同時,早早佈局海外的小米則實現了顯著的增長。
據Canalys資料,2020年第三季度,小米在歐洲智慧手機市場增速為90.7%,市場佔有率連續兩個季度排名第三;在西歐地區的智慧手機市場增速為107.3%,市場佔有率為13.3%,排名首次升至前三;在西班牙市場,小米連續3個季度智慧手機出貨量排名第一,市場佔有率為33.9%。
主動出擊下的市場野心如果說市場表現受到的是更多外部因素的影響,那麼小米對更大份額渴求下的主動出擊則顯示出了自身的野心。
今年12月2日,小米釋出公告稱,將增發10億股股票,籌資約31億美元(約240億港元),同時將發行8.9億美元(約69億港元)可轉債,如此計算,增發股票和發行可轉債兩項合計募資近40億美元,約合310億港元。
這樣的募資體量基本相當於小米的再次上市,小米2018年7月在香港主機板上市時,IPO的募資額為370億港元。
募集更多資金,小米是想在接下來的時間裡增大投入,與其他手機廠商搶下華為受挫後留下的巨大市場缺口。研究機構Strategy Analytics預計,華為晶片供應受阻的狀況如果持續到2021年,將被迫向市場釋放出大約1億臺手機的空間。
IDC資料顯示,2019年小米的全球智慧手機出貨量達到1.256億部,全球市場排名第四。位於第二名的華為出貨2.406億部,第三位的蘋果為1.91億部。2020年前三季度,小米的智慧手機出貨量為1.045億部,2.4億的出貨量意味著小米的業績將實現翻倍。
小米對智慧手機市場更大佔有率的野心讓資本對小米更有信心。事實上,小米近期的股價迅速攀升正是從12月2日增發股票以來開始的,短短20多天的時間裡,小米股價累計漲幅達31.3%。
小米近一個月的股價
押注即將發售的新機事實上,在股票增發的同時,小米的新機押注也讓市場看到其野心。
在12月2日高通釋出最新一代處理器驍龍888的同時,小米高調宣佈小米11新機系列將作為驍龍888的全球首發。12月12日,小米又宣佈12月28日將召開小米11的新機發佈會。
高通驍龍888晶片
在2020年的尾聲拿到最強處理器的全球首發,小米搶佔先機的目的不言而喻。據悉,小米擁有驍龍888的獨佔期,前兩個月會優先供貨,可能是春節前唯一大量現貨供應的驍龍888 國產機。
而根據多個數碼博主的爆料,小米11各種效能、配置相比小米10均有大幅提升,將繼續作為高階機型,助力小米品牌的建設。
2020年2月釋出的小米10是被小米看作向高階市場進軍的第一步,起售價為3999元,最高售價已達6999元,相比此前小米千元機的定位已經大不相同。
根據小米的資料,即使在2020年疫情影響下,小米10系列全球出貨量仍然達到800萬臺,高階市場已經站住腳步。
而小米11的配置有望使小米的售價達到4000元以上,同時作為小米2021年的主力機型繼續加固高階市場,而高階機型正是華為在5G晶片斷供後受影響最大的領域。
對比小米10的出貨量,以及小米自身對於未來市場的佔領,小米11在2021年的出貨量或許能達到2000萬部以上,如能實現,將使小米在高階手機領域站穩腳步,並顯著提高小米的利潤。
基本盤之外的生態手機市場基本盤持續擴大的同時,小米生態鏈的優勢也在繼續顯現。AIoT一直是小米在智慧手機之外最大的業務體系,並已形成強大的競爭力。
Q3財報顯示,截至2020年9 月30日,小米AIoT平臺(不包括智慧手機及膝上型電腦)的連線裝置數達到2.89億臺,同比增長35.8%。小愛同學月活使用者數達到 7840 萬,同比增長 35.5%;米家App的月活躍使用者數達到 4310 萬,同比增長 34.2%。
以智慧音箱、智慧家居為主的AIoT裝置已經成為下一輪科技紅利的主要驅動力,而小米目前已成為中國AloT市場的重要玩家之一。IDC的資料顯示,2020年第三季度,小米位列中國智慧家居市場首位,佔比達到16.3%。
自營品牌和投資生態鏈企業是小米AIoT的佈局模式,而後者的的持續佈局正不斷給小米帶來品牌、營收、產業等多方面的利好。
小米生態鏈企業投資模式從2013年開始,從手機周邊和生活耗材切入,並一步步走向智慧硬體投資。2020年,小米投資企業數量超過300多家,平臺內產品數量超過2000件。
2020年也是小米收穫生態的一年,小米背後的投資主體——順為資本在今年收穫了8個在美股或科創板的IPO,包括一起教育、九號公司、小鵬汽車、藍城兄弟、聲網Agora、金山雲、石頭科技、金山辦公,涵蓋線上教育、智慧機器人、雲計算等領域。
石頭科技掃地機器人
其中,石頭科技、九號公司都已成為優質的明星企業,石頭科技在12月初成為A股繼茅臺之後第二支股價破千元的上市公司,較年初上市時271元的發行價已漲了近四倍,九號公司股價也上漲四倍左右。
硬體與網際網路結合的方式是小米的典型模式,小米目前走的已經相當成功。AIoT之外,小米的網際網路服務也在不斷增長。
Q3財報顯示,截止2020年 9 月,MIUI 全球月活躍使用者達到 3.68 億人。2020 年第三季度,小米廣告業務收入創下單季度歷史新高,達到33 億元。
網際網路業務在未來也必然成為小米的核心業務。將手機作為切入網際網路的方式是雷軍最初做智慧手機時就思考到的路徑,在社交、電商都無法與巨頭抗衡的情況下,透過硬體切入事實上是成就小米的重要方法。
小米對網際網路業務的重視也在提升。12月18日,小米進行了最新組織架構升級及幹部任命,新成立三個網際網路一級部門,分別為軟體與體驗部、網際網路業務部、業務中臺部,部門總經理分別是金凡、馬驥、仇睿恆,均向雷軍彙報。
千億不是小米的終點2018年7月9日,在上市慶功宴上,雷軍曾放話,“要讓在上市首日買入小米公司股票的投資人賺一倍。”
如今,這個承諾在小米市值達到千億美元時得以實現,雖然來得晚了一些,但總算沒有食言。
但千億絕不是小米的終點,小米市值的增長從短期來看是得益於優良的業績和下一步手機市場的必然擴大,但長期來看,其基於手機這個擁有巨大規模效應的終端,AIoT裝置和網際網路服務在未來都將實現更強勁的增長,從而助力小米實現商業模式的更多變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