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還能燒多久?
文|王詩琪
編輯 | 杜博奇
11月20日,拼多多公佈第三季度財報,該季度總收入75億元,Non-GAAP下經營虧損21.2億元,創下歷史新高。此外,歸屬於股東的淨虧損超過23億,去年同期為10.98億。
虧損的原因是燒錢,這也是拼多多的老毛病了。為了拉使用者打市場,它的營銷費用一年比一年高。今年第三季度69億元,比去年同期翻了一倍還多,創下新高。
這份遠不及預期的財報令投資者“大跌眼鏡”,11月20日開盤後,拼多多股價暴跌超過20%,從40美元跌到30美元上下,市值因此蒸發了100多億美元。
拼多多“三高”了拼多多的Q3財報反映出這家公司的不少問題,總結起來可以概括為“三高”。
第一成本高。2019年第三季度的營收成本18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37%。
第二負債高。至今年9月30日,拼多多的總負債386.2億元,環比上一季度增加近100億,資產負債率59.81%,也創下了自2018年Q3以來的歷史新高。
第三費用高。該季度,拼多多的一般行政費用高達4億,比上一季度多出1億元,拼多多解釋稱,主要與地方政府合作減輕農村貧困的舉措相關的費用增加。
與此同時,拼多多的營銷及市場費用高達69億元,同比增長一倍多,為各季度之最。
在隨後的財報分析會議上,拼多多回應稱,營銷開支包括線下廣告,線上優惠券和獲客渠道。“我們關注使用者的參與,而不是變現。首要任務是提高使用者參與度。”
Non-GAAP下,拼多多銷售與市場費用走勢
在網際網路行業,用鉅額補貼換客戶規模,早已見怪不怪,但關鍵還是留客。
隨著蘇寧、京東等電商平臺在下沉市場發力,拼多多的日子沒那麼好過了。從今年雙11的情況看,消費城市的分佈已經趨同。拼多多接下來的仗,更難打了。
拼多多曾經給京東造成了巨大的壓力。劉強東一開始被拼多多打暈了,內部還做過幾次反省和檢討。京東今年也有所行動,針對下沉市場的社交團購產品“京喜”開始發力,拿下微信一級入口,爭奪下沉市場使用者,這給了拼多多不小的挑戰。
用生命換市場今年拼多多開啟“百億補貼”,目的除了拉新外,還有保持老使用者的活躍度。
到目前為止,“百億補貼”入口日活使用者突破1億,熱門補貼商品超過23000款。
三季度,拼多多拿出69億人民幣做市場推廣,同比增長了一倍還多。然而補貼手筆雖大,但是效率較低。這是因為拼多多模式是“貨找人”,商家要靠單個爆款為其他商品引流很難,只能一個接一個打造爆款,給商家品牌建設幫助較小。
據東吳證券研報,2018 年拼多多人均 GMV 僅為 1127 元,遠低於京東(人均 GMV5492 元)和阿里(人均 GMV10200 元)。為此,拼多多必須往“上”走,去爭奪“五環內”使用者。
2018年9月,拼多多上市後的首次APP大改版,“品牌館”出現在首頁一排正中央最醒目的位置,點進去,能看到三隻松鼠、網易嚴選、雀巢、阿瑪尼等近500個品牌。
1年後的現在,“品牌館”入口消失。第一批入局的品牌中部分已經退出。比如,現在拼多多上所售“網易嚴選”品牌的產品,多是官網代購,而非品牌直髮。
顯然,拼多多的“品牌館”是一個不太成功的嘗試。對進不進拼多多,不少品牌持觀望態度,即使進了,資源投入上也多有不足,因而成為一個雞肋。
玩遊戲還是玩套路?黃錚說,拼多多的核心不是便宜,而是滿足使用者佔便宜的感覺。拼多多做的是人性的生意。
拼多多APP首頁兩排10個按鈕中,只有3個是直接賣貨,剩下的要麼是“助力享免單”、“砍價免費拿”,要麼是“天天領現金”、去“多多果園”澆水,變著法兒地讓使用者天天簽到完成任務,用拼多多官方的話來說,無非是提高使用者參與度。
黃錚解釋,拼多多的模式是“Costco+Disney”,前者是低價,後者是娛樂。
但這所謂的“娛樂”裡,套路很多。比如,“天天領現金”,邀請好友助力,累計到100元就能提現。首先,拼多多會先給你八九十元,頭幾個好友也能“助力”不少,當最後只剩幾塊錢時,每個好友卻只能增加1分錢左右。此時,你已為這100元耗費了大量時間,轉發了幾十個微信群。放棄?不可能。當你又轉發了100名好友終於湊齊100元時,結果發現,拿到的是兩張50元優惠券。
這樣的情況並非孤例。試問,如此使用者體驗,真的稱得上“愉悅”嗎?
不久前,微信一份“史上最嚴”外部連結封殺令,截斷了拼多多的“助力”、“砍價”連結。現在,拼多多使用者邀請好友變得很麻煩,要經過複製口令——轉發微信——好友下載拼多多APP——複製口令——助力/砍價5道工序,相當繁瑣。
據Questmobile,下沉市場青年邊看視訊邊購物的泛娛樂化購物習慣已經初步形成。今年天貓雙11,“淘寶直播”也成為最大的驚喜,快手、抖音都在探索電商變現。也許,拼多多絞盡腦汁讓使用者多停留的時間,還不夠“李佳琦們”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