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佈了LPR的第四次報價:1年期品種下降5個基點到4.15%,5年期以上同樣降5個基點到4.80%。
美聯儲開啟降息週期,日本、歐洲處於負利率狀態,而中國也開始了降息過程。在降息過程中,投資什麼能有較好的回報呢?
答案很簡單,國債
什麼?一年4%收益率的國債?
沒錯,一年4%收益率的國債,原因聽我細細道來。
在降息週期裡總的原則是:收益率越剛性的資產將表現越好。原因很簡單,當其他資產的收益率都下降的時候,收益率保持的最好的資產就是最香的餑餑,大家都要去搶。搶到這個餑餑的價格漲的太高,變得不香為止。
什麼意思呢?比如現在有一個魔法盒子,只要開啟一次盒子就能送給開啟盒子的人100元錢。現在拍賣開啟盒子的機會,最後價格會去到多少呢?沒錯:100元。理性的投資者會反覆炒作這個開盒子機會,直到價格高到無利可圖。
那麼什麼金融資產在利率下行的階段收益率能最穩定保持呢。
國債。
國債國債,國在債就在。市場升息也好,減息也罷,已經發行的國債的利息是固定的,說是3%就會是3%,不會因為利率變化而變化。而當市場利率下降時,市場的整體收益率下降,原先確定好利率的國債為了達到市場的收益率水平,價格就會上升。
具體來說,網友小張現在有一張面值1000元的國債,這國債永遠產生50元的利息,也就是說這張國債的利率是5%;同時,現在的市場利率也是5%,網友小張和其他人都很滿意,誰也不想費事去買賣。
但是現在央行降息了,市場利率隨之發生變化,降低到了4%,新的面值1000的國債只能產生40塊錢利息。於是小張的老國債,就變成了香饃饃,投資者都會搶著買,直到買到1250元(50/4%)。價格1250元的老國債,產生50塊錢利息,利率正好4%。利率1%的變化,可以讓國債價格上升25%,這就是固定利率的威力。
您以為買國債是圖那三塊五塊的利率?機構買國債是圖的是利率波動帶來的價差。而且有國債期貨的存在,炒國債可以放槓桿,那真是分分鐘千萬上下。當然國債期貨風險太大,絕對不適合個人投資者參與。
但是,並不是所有國債都是可以交易因此能產生價差的。國債有兩種形式:
(1)憑證式國債:以國債收款憑單的形式作為債權證明,可以記名、掛失、不可上市流通轉讓憑證式國債又分為紙質憑證式國債、電子記賬憑證式國債。爺爺奶奶在銀行門口排隊買的,就是憑證式國債。由於不可轉讓、交易,因此這種國債不會有價差收益。收益靠利息兌現;
(2)記賬式國債:又名無紙化國債,是由財政部通過無紙化方式發行的、以電腦記賬方式記錄債權,並可以上市交易的國債。可以記名、掛失、通過證券賬戶進行交易、可質押貸款,不可提前兌付; 這種國債會產生價差,可以在各種股票軟體中購買。另外,還存在國債ETF,方便交易。
順便說一下,什麼是在降息期間收益最低的資產?類現金理財:各種寶寶類產品。他們的收益率隨行就市,馬上會對市場利率的變化產生反映。寶寶類產品收益率降低,是可以預見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