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佈了第四次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其中,一年期由4.20%降低至4.15%,五年期4.85%降低至4.80%。
一般來說,一年期LPR基本可以理解為,企業的貸款報價利率;五年期LPR則可以理解為居民的房貸按揭利率。
8月份以來,一共調整了四次。前幾次,基本沒有怎麼降。
這次,5個基點的降幅一出,地產的空軍與多軍紛紛出動,海軍暫時處於觀望中。
咱們基於地產,談幾個觀點。
1,利率的本質是建立一個錨定參照物。比利率波動幅度更重要的是,波動之後,每個融資人的收益率預期是否可覆蓋他自己的借款成本——這決定了他後續的行為。
2,300萬的房產交易,你會因為借款成本每年下降了300元而不再猶豫麼?不會的,除非你自己已經作出購買決定,你需要的只是給購買找到一個藉口。
3,LPR本身是中性的。自它出生,機制設計裡就包含了浮動可能性,規則已廣為人知。它的出生,是利率市場化改革的一部分,不是為了房地產調控而專設。各路磚家非要在它與地產情勢之間建立硬連線,純屬自作多情。
4,LPR五年期利率首次降低5個基點,對於房地產市場的影響止步於心理層面。這句玩笑可以用來解釋:買房我欠缺的不是3000元利息,我缺的是200萬的本金。
5,不要小看小錢,蚊子腿也是肉,有這樣心理的人可以理解。但是,利率下行,主要是受到降低實體經濟融資利率政策的推動,與緩解地產商的痛苦無關。
6,下行就是好事情麼?未必,現在最可怕的是,銀行能否找到兩類人:合資格的借款人,以及,有高度投資意願的借款人。現實情況是,兩類借款人數量不足。所以,利率持續下跌,反而可能是一個負面指標。
7,LPR利率下行帶來的結果是,一些銀行把房貸客戶當作損失的找補物件:是的,首套房貸利率大幅度上行了。高利率,或者,沒有房貸可放,驚喜與驚嚇,二個之間,你挑一樣。
8,按照規定,LPR的數字是每個月20號更新一次,所以,不管的空軍還是多軍,每個月都能例假HIGH一次,無窮無盡的辯論在等待著你們。
在辯論賽開始之前,請記得,影響的大小,也要看最終的波動幅度。幅度大了,影響也會跟隨發生變化。在中國樓市調控中,很少有哪個特定的政策一人之力,決定乾坤,基本上都是疊加影響。所以,買房人要淡定,量入而出。9,總體評價,LPR是一個好東西,不僅倒逼銀行升級改革,更對實體經濟有福音。必須支援。10,房貸利率與房產稅對房價的影響,至少有一點是相似的:房屋持有成本的增加或降低,中長期並不能影響房價的走向。房價臉色,只看供求。800萬買的房子799萬賣掉的事情,一定會在中國樓市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