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今天在大盤整體震盪向下的情況下,中船系出現大漲,整個板塊上漲幅度達到1.91%。報收於979.06點,該板塊前期一直處於下跌態勢。自今年9月10日1244.29高點以來,板塊累計跌幅已經達到265.23點。今天板塊的漲幅雖然在所有板塊中居前,但是量能並沒有明顯的放大。

今天的突破使得整個板塊的走勢出現扭轉,日K線一舉站到20天均線以上,如果明天板塊能夠繼續上攻則板塊可能進入反轉走勢重拾升勢。借中船系大漲的機會,我們來了解一下中國的船舶工業。中國船舶工業產業鏈情況

中國目前有相當完備的造船工業體系,航母就是中國船舶工業強大的一大例證。中國的船舶行業產業鏈相當完備,上游是原材料和配套設施產業,中游船舶總裝與製造,下游是船舶服務產業。

船舶工業的上游主要包括原材料(船舶鋼材)、船舶配套元件等,船舶配套設施涉及軟體製造業、機械加工製造業、電子元器件製造等多個領域。中國擁有12家船舶及用鋼生產企業。中國90%的造船及海洋工程用鋼都由這12家企業所生產。

從中游船舶總裝製造來看,幹散貨船、油輪、集裝箱船被譽為世界三大主流船型。在「南北船」未合併之前,中國船舶總裝製造呈現南北分立的局面,「南船」指的是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北船」指的是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今年10月25日經國務院批准,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和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正式合併。合併後公司將覆蓋中國船舶總裝製造90%以上的市場份額。低迷的行業趨勢

2018年全球新船成交935艘,全球造船完工量為8012萬載重噸,新接訂單量為7685萬載重噸。2019年上半年,訂單成交量逐月減少,2019年上半年全球僅成交新船400艘、2536萬載重噸,以載重噸計,同比減少52.4%,新船訂單量下跌明顯。新船訂單量的下跌將直接影響中國船舶製造行業的運營情況。

從世界範圍來看中國、南韓、日本是世界三大造船強國,中日韓三國造船完工量佔全球近90%。中國在新接訂單量和手持訂單量兩項指標上都大幅領先日、韓兩國。截至2019年5月,廣船國際、外高橋等紛紛獲得大額訂單。2019年1-5月,中國造船完工量為1608萬載重噸、新接訂單1298萬載重噸、手持訂單量8968萬載重噸,分別佔據全球市場份額的36.7%、56.8%和44.6%。

從上圖可以看出中國的造船業在全球處於領先地位,一旦航運業整體出現好轉,中國的造船業必然最先出現反彈。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中國第四次經濟普查成果公佈,房地產資料出乎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