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拼多多蹦了。
作者|Xiao爺 編輯|小師弟
昨夜,美股,拼多多開始了價值迴歸——
股價大跌超過20%,以有史以來數字最大的營收,創上市以來數字最大的股價跌幅。
大跌20%的直接原因是,它釋出了遠遠低於市場預期的三季報。
更直接的原因是,虧錢太多了。
第三季度,非通用會計準則下,拼多多平臺經營虧損高達21.235億元人民幣,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淨虧損為23.35億元。
這超過了華爾街可以接受的“最壞打算”,所以:
雷迪森and鄉親們,黑天鵝了,趕緊跑。
所以,不但股價大跌,股票交易量也差不多是歷史新高。
讓華爾街鄉親不可接受的更深層次原因,還不是第三季度虧太多。而是,看不到不虧、甚至少虧的希望。
拼多多三季報,除了虧損難看,還有更多難看。
比如,營收以及營收增幅也低於預期。2019第三季,拼多多營收75.14億元,低於市場預期的76.5億元。122%的同比增速也大大低於一、二季的228%及169%,且環比僅增3%。
真正糟糕還不是這個成績,而是——這個成績是怎麼取得的。
曾有人比喻拼多多用巨大的補貼、廣告、燒錢爭奪市場是“藥不能停”。第三季財報繼續且進一步證明:這個比喻是科學的。
第三季,拼多多收入了75.14億元,但銷售與市場推廣用了超過69億。
第三季,拼多多猛力推進品牌消費,大力強化自己不是山寨、假貨集中營的形象。其中的一個好故事是:iPhone銷量超過40萬臺。但銷量的背後是拼多多推出的:
百億補貼計劃。
補貼計劃是什麼意思?就是蘋果絕不會給拼多多賣的iPhone降價,拼多多不大幅降價就賣不去出去,但它又想賣iPhone給自己貼金、導流。怎麼辦?它進行了一次偉大創新:
讓消費者以大大低於蘋果正常價格的價格買到iPhone,大大低於的那個部分,拼多多自己掏腰包幫消費者補上。這個模式的偉大就偉大在——
賣家多賣錢,買家少花錢,中間商來補差價。
如果非要盤點出拼多多成立以來,一共對消費者做出的兩大特別偉大的創新,那這就是它有史以來的第二個偉大創新。第一個是:
以更低的價格,讓消費者買到更低品質和成本的商品。
其實,也都算不上太偉大、太新,包括第二個。
Xiao爺的一位朋友,當年非常渴望把廣受更有錢人喜愛、但卻在百貨商場賣燒臘的親大嫂引入自己的菜市場,以豐富他場子的品類並導流更多長期吃得起燒臘的高階使用者。
大嫂不願意,朋友于是跟大嫂說:
嫂子你來嘛,別人都是交攤位費,你來了,我倒給你貼。
大嫂去了。領了大半年補貼後,旁邊開了個消費升級的家樂福,朋友這場子生意立馬清淡,補不起了,於是找大嫂商量:大嫂大嫂,補貼能不能少一點。
大嫂都沒跟他正常交流,直接問她認不認識家樂福的人。
拼多多賣蘋果,差不多就是這麼個意思。
如此獲得的品牌和銷量,就像夜總會聽到的,哥,你長得真好看,我愛你。談什麼使用者忠誠和粘性度?
所以,華爾街鄉親擔心,一旦拼多多停止大出血式的補貼,它就會沒有流量和銷量。但只要這樣大出血式的導流和促銷,它就會:
拼多多,拼多多,拼越多,虧越多。
但,不是說好一起創造價值、一起賺更多錢、一起策馬奔騰共享人生繁華的嗎?
不忘初心,忘記使命了嗎?
所以,不要等故事的續集了,跑吧,鄉親們。而這一跑,還讓拼多多失去了在Xiao爺看來它本來就不該得到的地位。
此前,拼多多市值曾超越京東,超越百度。昨夜的價值迴歸後,它重新回到了京東、百度、包括網易的身後。
如果10億美元算是一條街,經過昨夜的迴歸後,它離京東還有10條街,離阿里還有440條街的距離。
這個距離,讓Xiao爺每次聽到阿里巴巴現在很怕拼多多,都替馬雲著急:
既然拼多多已經證明,低價、低質,甚至山寨、假貨都依然有搞頭,你——
開把歷史的倒車,回去碾碾它不就得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