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三星電子將擴建美國德克薩斯州的半導體工廠,佔地將擴大4成左右,已準備引進最尖端的代工生產線。此外,最大代工企業臺積電(TSMC)也宣佈在美國建設工廠。以中美高科技摩擦為背景,美國政府將半導體定位為重要產業,亞洲兩強加大投資籌碼。三星在工廠所在的德克薩斯州奧斯汀市,申請了將相鄰地點作為工業用地使用的許可,該市最近啟動了審批程式。申請檔案顯示,三星取得的土地約為44萬平方米。三星表示這是“面向未來的一項準備工作”,預計用於擴建廠房等。不過,裝置的引進時間和規模等“仍未具體敲定”。 預計爭取5G需求 該工廠1997年開始量產半導體儲存器,2010年啟動代工業務,一度承擔美國蘋果的半導體生產。截至目前投入170億美元,但裝置已經落後。 影響該工廠半導體效能的電路線寬被認為是約5年前最尖端的14奈米,比目前最尖端的5奈米落後了3代。要爭取大規模新增訂單需要最新裝置,擴建投資也有可能超過1萬億日元。美國有很多將生產委託給外部的半導體廠商。在人工智慧(AI)和5G相關領域,今後需求有望大幅增加。除了高通、IBM和蘋果等之外,谷歌、Facebook和亞馬遜也開始自主設計資料中心等使用的半導體。
為了在代工業務方面與客戶簽署長期供給協議,很多企業會在獲得訂單之後引進生產裝置。三星計劃在爭取訂單的同時推進生產裝置的擴充。還將以矽谷為中心,招聘半導體相關的技術人員。 三星提出到2030年“在代工領域躍居世界首位”的目標,計劃投資12萬億日元。在韓國,正在主力的平澤工廠推進增產投資。三星被認為將在韓國國內開發最尖端的製造技術,應用於美國工廠。韓國有進投資證券的首席分析師李承禹指出,“要成為世界第一,必須要拿下(現在委託給臺積電的)蘋果和英特爾等的訂單”。 觀望拜登新政權 但是臺積電在技術方面領先,正在穩定量產面向蘋果的5奈米半導體。三星也將在幾個月後開始量產5奈米,但裝置企業表示“在成品率方面的技術差距明顯”。臺灣調查公司集邦科技(Trend Force)的統計顯示,從2020年7~9月的代工市場份額來看,臺積電約為54%,三星僅為約17%,差距明顯。在目前的總市值上,臺積電為48.2萬億日元,高於三星的46.6萬億日元。臺積電專門從事代工,股市給出的估值高於在銷售額上擁有6倍規模的綜合電子企業三星。
臺積電2020年5月宣佈在美國亞利桑那州投資120億美元新建半導體工廠。計劃2021年開工建設,2024年啟動量產。不過,工廠新建計劃是在獲得特朗普政府鉅額補貼的前提下制定的,難以預測在拜登新政權下能否按計劃推進。 三星在確保用地的同時表示“廠房建設仍未確定”,背後也有可能是在觀望新政權對半導體產業的支援措施。 美國在半導體設計領域掌握著高難度技術,但在生產技術上,韓國和臺灣的企業明顯領先。在中國大陸向半導體國產化提供鉅額補貼的如今,美國為了在本國內確保生產基地,計劃繼臺積電之後,推動三星展開最尖端投資。
三星在中國西安的半導體儲存器工廠也在展開增產投資。韓國和臺灣的半導體兩強將在中美兩個超級大國之間搖擺。密切關注國際政治動向顯然比此前更加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