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12月27日,均瑤健康宣佈與微康益生菌(蘇州)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微康益生菌”)簽訂三年戰略合作協議,進軍益生菌產業。而不久前,均瑤健康剛剛宣佈跨界礦泉水業務。

在資本驅動下,我國益生菌市場近年來快速增長,健合集團、澳優乳業、湯臣倍健、恆天然、蔚藍生物、科拓生物等上下游企業均參與其中,但現已批准的益生菌品種多為外資企業壟斷。就包裝水市場而言,以農夫山泉為首的五大頭部品牌佔據五成以上市場份額,加之區域龍頭品牌,整體賽道擁擠。

業內判斷,均瑤健康跨界做礦泉水有點難,在益生菌市場恐腹背受敵。而接連跨界的背後,與均瑤健康業績下滑、難以擺脫對大單品“味動力”的依賴有關。

研發合作or高階代工?

根據均瑤健康公告,如合作協議生效,微康益生菌將在三年內協助均瑤健康自主開發適合中國人腸道健康的乳雙歧桿菌J605、植物乳桿菌Y388專利菌種及應用解決方案。同時,雙方還會在慢病健康管理領域開展合作,推動建立聯合研究院,定向開發、研製符合公司需求的益生菌產品。

均瑤集團官微就此發文稱,本次戰略合作協議的簽署,是均瑤健康落實“科技賦能、資源佔位”戰略的重要舉措,表明了深耕益生菌領域的決心,“是對大健康產業的豐富解讀”,能夠對目前公司的益生菌產品群展開二次創造,提高入市規格,在產品適用性、功效性及口味口感上獲得提升。

官方資料顯示,微康益生菌成立於2013年,法定代表人為方曙光,註冊資本9100萬元,是一家專業專注益生菌及其衍生物研發、生產及應用的企業,能夠為各種下游企業提供OEM(代工貼牌)等完整解決方案。在阿里巴巴平臺,該公司自稱主要客戶為食品、保健品、乳製品、電商、微商等企業,年營業額超過1億元。

從雙方的合作模式來看,微康益生菌更像是一家“高階代工方”,均瑤在益生菌領域的自主技術研發實力存疑。依據協議,相關菌種的自主智慧財產權全部歸均瑤健康所有,微康益生菌負責該專利菌株的生產及產業化,且不得擅自向第三方提供包括但不限於上述菌種在內的自主益生菌產品。

均瑤健康曾在招股書中坦言,公司的研發工作主要透過自有研發人員及外部機構合作兩方面進行。2017年-2019年,均瑤研發費用在營收中的比重僅分別為0.1%、0.12%、0.18%,且新品主要集中在乳飲料品類,如沁飲系列、雙發酵系列、味動力益生元AD鈣奶等。

益生菌賽道對手眾多

歐睿資料顯示,2017年全球益生菌產品市場規模約360億美元。其中,中國益生菌產品市場規模約為455億元人民幣,預計2022年將增長至896億元人民幣。資本的介入加上疫情期間消費者對免疫功能的重視,正不斷催熱益生菌市場,均瑤健康的跨界可謂“腹背受敵”。

作為最早佈局兒童益生菌市場並取得保健食品“藍帽子”的企業,健合集團2019年旗下“合生元”益生菌營收增長20.1%至12.6億元,在兒童益生菌市場份額超過70%。

2018年,“膳食補充劑第一股”湯臣倍健斥資6.9億澳元收購澳洲益生菌領先企業Life-Space Group Pty Ltd全部股權。2019年10月,湯臣倍健與紐西蘭奶農合作社恆天然簽署三年戰略合作協議,圍繞乳蛋白和特定益生菌領域開展合作。

2019年7月,澳優乳業透過可換股債券間接收購豐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豐華生技”)26.1%權益,並收購豐華生技全資子公司Aunulife Pty Ltd全部股權,強化在益生菌領域的研發和供應基礎。一年後,澳優益生菌產品“愛意森”上市。

今年2月,蔚藍生物山東子公司宣佈投建年產1000噸的功能性食用益生菌系列產品技術改造專案,總投資額約2.03億元。此外,號稱“擁有國內最大的乳酸菌菌種資源庫之一”的科拓生物也於今年7月上市。

與國內企業相比,海外益生菌巨頭的競爭優勢更為明顯。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教授級高階工程師魯軍曾公開表示,我國現已批准的益生菌品種多為外資企業壟斷。1985年-2004年,全球益生菌專利申請主要集中在植物乳桿菌(80件)、乾酪乳桿菌(68件)和嗜酸乳桿菌(113件)。在已公開的這3種益生菌的發明專利中,俄羅斯持有71件,日本持有64件,美國36件,我國僅有7件。

一位益生菌領域專家向新京報記者透露,我國自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就開始從事益生菌研發,科研水平與國外基本沒有差距,目前很多高校、科研單位、企業都有自己的菌種,但問題在於缺乏有效的臨床試驗來評價菌種功能。此外,由於益生菌研發屬於尖端科學,國內外尚沒有相關標準,很多專業機構都無法對產品中含有的益生菌種類以及活菌數量進行辨別,這也導致益生菌產品魚龍混雜。

值得關注的是,以常溫乳酸菌飲料“味動力”為主打產品的均瑤健康,其產品能否“提高腸胃動力”存疑。南京農業大學食品科技學院教授陳曉紅曾提醒,目前業界共識是“益生菌的功效發揮應以活菌為先決條件”,沒有活菌的產品“益生”作用有待進一步論證。

跨界礦泉水實力存疑

除進軍益生菌產業外,均瑤健康董事會還在12月7日通過了擬設立“上海均瑤天然礦泉水有限公司”的議案。均瑤健康表示,自登陸資本市場以來,業務邁入新的發展階段,對產品結構、研發能力及管理經營能力都提出了更高要求。為順應消費趨勢,公司擬開展礦泉水新業務作為重要戰略佈局。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這一新的業務佈局甚至影響到了均瑤健康的IPO募資計劃。均瑤健康12月14日公告稱,其“均瑤大健康飲品品牌升級建設專案”原計劃於2020年底完成。由於受疫情影響,募投專案實施的市場環境發生了較大變化。隨著礦泉水等其他新業務逐步落地,公司也將重點投入宣傳礦泉水等新品,因此擬將該專案的完成期限延長至2022年。

諮詢機構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顯示,2014年-2019年,我國包裝飲用水銷售額從1196億元增長至2017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為11%。其中,天然礦泉水2019年銷售額為15.5億元,儘管盤子最小,但複合年增長率達到19%,僅次於天然水位列第二。

“均瑤看到了礦泉水的增長趨勢,但看到趨勢跟佈局趨勢、變現趨勢之間還有十萬八千里的距離。”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為,目前中國包裝水市場呈現出“6+N”格局,即6個全國性品牌+區域龍頭品牌,均瑤想要切入並不容易。“當年恆大投資幾個億都沒有做起來,均瑤有什麼實力去打造礦泉水這樣一個高階品類的品牌?”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資料,農夫山泉等前5家公司合計佔有我國包裝飲用水56.2%的份額,市場集中度較為明顯。而從幾大頭部品牌主要的包裝水產品水源來看,農夫山泉產品為天然水(地表水等非礦泉水),華潤怡寶、娃哈哈為純淨水,康師傅、冰露為人工新增少量礦物質的飲用水(原俗稱“礦物質水”),只有百歲山為礦泉水。

“整個礦泉水市場,除百歲山外,還沒有做得好的。”朱丹蓬分析稱,相較於其他包裝水而言,礦泉水生產需要獲得採礦證,還要繳納資源礦產稅,前期投入成本過高。此外,飲品市場看似相通,實則隔行如隔山,“純淨水做得好的並不一定能做好礦泉水。”

朱丹蓬認為,礦泉水售價相對較高,主要消費人群在一線和部分二線城市,而均瑤現有常溫乳酸菌飲料的消費群體集中在三到五線城市。與同樣跨界做礦泉水的伊利相比,均瑤的品牌力度及渠道話語權並不強,“伊利完全可以透過搭售方式把礦泉水做起來,即使是‘10搭1’,一年也能做到70億,均瑤想建立起規模效應可沒那麼容易。”

對於進軍礦泉水產業的競爭優勢,截至發稿,均瑤健康尚未迴應。

接連跨界難掩業績下滑

接連跨界背後,是均瑤健康業績的下滑。作為上市後釋出的首份財報,均瑤健康2020年前三季度營收為7.1億元,同比下降27.41%;淨利潤為1.97億元,同比下降33.84%;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淨額減少78.28%,主要系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減少所致。

歐睿國際資料顯示,2019年,國內常溫乳酸菌飲品市場規模為148.8億元,低溫乳酸菌飲品規模已達到216億元。以零售額計算,均瑤在中國大陸常溫乳酸菌飲品市場佔有率約為15.1%,處於領先位置。不過均瑤也在招股書中坦言,含乳飲料行業為完全競爭市場,尤其常溫乳酸菌飲品近年快速增長且行業利潤率較高,吸引更多企業和品牌加入競爭。

自2014年起,以優樂多、小樣、小洋人為代表的一二線品牌進入常溫乳酸菌飲品市場,在低溫市場表現較為成功的伊利、光明也加入常溫“賽道”。至2016年,常溫乳酸菌飲品品牌已達到100個左右。2017年以後,在高利潤吸引下,部分經銷商透過代工方式經營自有品牌,小工廠也相繼加入,品牌數量進一步增長。

激烈競爭下,均瑤健康多年來難以擺脫對大單品“味動力”的依賴。2017年-2019年,乳酸菌系列飲料收入佔比達95%以上,“味動力”常溫塑瓶系列佔營收比重更是分別高達97.53%、96.51%、89.48%。而均瑤跨界礦泉水業務的一大原因,正是“尋求新的業務增長點,進一步拓寬公司產品線”。

對於均瑤募資專案延期公告中提到的“市場環境的變化”及對公司的業務影響,截至發稿,均瑤健康未予迴應。而在兩次宣佈跨界意向後,均瑤健康股價都於次日迎來漲停。

朱丹蓬認為,目前常溫酸奶、低溫酸奶的渠道都在下沉,讓主打三到五線市場的均瑤“味動力”沒了市場區隔,且在營養功能上沒有競爭優勢,因此急需藉助資本的力量,透過建立新的板塊把業績拉上來,這是其急於上市和跨界的一個主要原因。

編輯 李嚴 校對 李項玲

13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驚嚇盲盒打開了潘多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