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結合這個報告的統計結果跟大家簡單扯扯:
1月份,上漲機率最高的是國防,其次是交運,一月份是基金排名戰結束之後的調倉期,同時也是業績預告發布的視窗期,市場一片混戰的局面可能與此有關。國防定軍費一般是在3月份的大會期間,今年疫情衝擊,情況特殊延後了,如果有人覺得軍費數字可能會比較超預期,那麼他就會在1月、2月的時候進入國防軍工板塊潛伏,這也導致了國防板塊在這期間上漲的機率比較高。
2月份,業績預告完畢,市場明顯出現做多的情緒,行業整體上漲的機率是春季最大的,上漲機率最靠前的是計算機、電子、農林牧漁、紡織服裝。年初是一號檔案釋出的視窗期,中央一號檔案連續多年都有涉及三農的內容,檔案的頒佈對農林牧漁行業情緒是一個刺激因素。同時,春節一般在二月份,國人有置辦年貨的習慣,服裝零售是這一塊的受益物件之一。
3月份,上漲機率最高的是建材行業,一般來說,冬季是水泥行業的淡季,在冬季的12月到2月份,水泥價格以下降為主。3月、4月氣溫逐漸回暖,開工率上升,施工逐漸進入旺季,3月是建材需求由淡季轉旺季的階段,這一階段的市場情緒也有體現。此外,醫藥生物、休閒服務和電子的上漲機率也相對靠前。
4月份,是春季躁動的後期階段,因為年報與一季報逐漸公佈,各行業業績增速塵埃落定,市場由前期的躁動轉向求穩,後排的銀行、非銀金融、家用電器等週期板塊補漲,並開始向防禦性的消費板塊過渡。
5月份,A股一直有一句話叫做五窮六絕七翻身,A股向來是炒作預期,4月底財報公佈完畢,市場到了業績兌現的階段,這往往會在五月份帶來行情的回撥,市場風格在這裡進一步轉向防守,家電、食品飲料、醫藥等上漲機率居前。
這個機率統計是給我們一個直觀的視角,來看2010年以來的月度“易漲”板塊,光看結果其實參考價值不算特別的大,想清楚板塊輪動背後的邏輯,密切跟蹤相關行業的資料變化,對於我們的實操更重要。
————
港股這邊,泡泡瑪特股價大跌9.92%,直接原因是公司爆出醜聞,存在店員私自拆盒後再二次出售的情況,同時公司的盲盒銷售模式也被官媒發文批評了一下。前面那個醜聞,以現在的技術手段其實很好解決,我覺得個例的因素居多,後面這事對市場情緒的影響就難說了。
阿里巴巴大跌8%,看看港股阿里的股價變化,已經從十月份的高點回調了30%,光看K線還以為大A某某莊股暴雷了呢。
新經濟板塊的代表性公司整體都有明顯的回撥,其中騰訊(-6.65%)、美團(-6.88%)、京東(-2.15%)……
————
明星健康寶照片被洩露的事傳的挺火,簡單來說,就是在一個“北京健康寶”小程式中,輸入姓名+身份證號,即可查詢到明星的健康寶照片。據說還都是素顏照,也不知道為啥有人喜歡看……
網上出現了一堆“2元買70多位藝人健康寶照片”、“1元買1000多位藝人身份證號”之類的買賣交易,這種個人隱私洩露真是防不勝防,希望早點堵上這個漏洞吧。
————
【機構150】漲幅前十觀察:
大A的白酒是真的堅挺,包攬了今天機構150榜單的前三位,高階、中端、低端全都在漲,後排小白酒公司各種漲停,高階白酒的幾個大龍頭都突突了一波。
看看騰訊阿里美團這些新經濟的代表公司,再看看白酒的行情,估計很多人又要拿出“白酒救X”的表情包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