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最近,國內金融圈發生了一件標誌性事件。湖南高速集團財務公司購買的安信信託的產品爆雷了,涉及的資金達4億元。雖然湖南高速與安信信託在合同中沒有直接約定“保本保收益”的條款,但在其後《信託受益權轉讓協議》和《補充協議》中約定了“保本保收益”,屬於剛性兌付約定。產品爆雷後,湖南高速以安信信託並未履行協議為由,將其告上了法庭。然而法院判決湖南高速敗訴,安信信託不用履行剛兌承諾。湖南高速不僅暫時無法收回投資,還得交納500多萬的各種費用。結合最近金融圈發生的一些相關事件,我感覺,在P2P和理財接連爆雷之後,信託很可能是下一個雷。

1、安信信託是什麼來路

安信信託本來是上交所唯一的上市信託公司,是根正苗紅的“信託大亨”。2013年之後,安信信託的業績受益於房地產信託產品,持續保持高增長。房地產行業的景氣讓其信託產品大賺特賺。不過隨後,安信信託便遭受了滑鐵盧,這來自於猜中了兩隻大熊股,暴露出了嚴重的風控問題,安信信託的營收和淨利潤都出現了暴跌,負債總額飆升至188億元。股市踩雷之後,安信信託於2018年將重心轉移至房地產,共涉及31項運作中的房地產信託計劃,總金額為164億元。但隨著房地產調控政策的收緊,安信信託的房地產專案也開始爛尾,資金去向成謎。目前,安信信託多個產品相繼爆雷。截至2019年末,安信信託作為被告涉及的案件有64宗之多,涉及金額高達173.57億元。

2、湖南高速先勝後敗

湖南高速起訴安信信託,就與其認購的“安信安贏42號”產品逾期有關。根據安信信託披露的訊息,湖南高速為安信信託發行的信託計劃受益人,涉及信託資金4億元。雙方此前曾簽訂協議,約定自2019年5月4日起安信信託每季度,向湖南高速支付信託資金不低於1億元。同時,雙方還簽訂了補充協議,安信信託受讓了原由湖南高速享有的信託利益,並承擔因信託計劃所產生的全部投資風險。而湖南高速則透過收取固定的信託受益權的轉讓價款,來獲取利益且本金不會損失。截至2019年12月12日,“安信安贏42號”存續規模達172億元,其中優先順序信託受益權129億元,劣後級信託受益權43億元,所謂的“優先順序”和“劣後級”就是資金級別,當有風險時,“優先順序”的先跑,“劣後級”的墊後。

湖南高速買的那4個億,還算是“優先順序”的。2020年1月,湖南高速以未履行協議,將安信信託告上了法庭。8月,長沙市中院做出一審判決,判決湖南高速勝訴,要求安信信託賠償本金、利息和違約金。此外,還有代理律師費98萬元、律師諮詢費60萬元和差旅費9萬元。但隨後安信信託上訴至湖南高院。12月25日,安信信託受到了二審判決書,湖南高院認為,安信信託和湖南高速簽署的相關協議是違規剛性兌付行為,屬於無效。值得注意的是,法院向信託公司的主管部門進行了徵詢,主管部門經過調查,認為這一系列操作是“保證本金收益不受損失”的行為,屬於違規剛性兌付行為。因此,剛兌承諾無效,安信信託僅需支付幾十萬的訴訟費用。而湖南高速作為原告,則需承擔一審二審超過550萬的受理費。湖南高速的背景其實並不差,屬於湖南省交通廳下屬的事業單位,其財務公司相當於湖南高速集團內部的銀行,這次官司也是動用了全集團所有資源來打,但最後還是以敗訴收場。

對於有的信託公司出具兜底函,監管態度一直十分明確,認為這是嚴重違規,這不符合信託法律關係的本質特徵,也違背了信託公司作為受託人履職的基本要求。最高院在去年就明確提出:任何形式的保底承諾都是無效的,是不受法律保護的。那麼這意味著安信信託可以不用還錢了嗎?當然不是。根據雙方簽訂的信託合同,約定資金信託計劃總期限為60個月,目前這一期限尚未到期。二審法院表示,雙方應該繼續履行《信託合同》項下的權利和義務。履行期滿後,湖南高速如認為有損失,可以發另行主張權利。也就是說,目前履行期未滿,還未產生實際損失,等期滿後有損失,再另打官司。

3、爆雷的不止安信一家

前幾年,普通人“死於”P2P,中產“死於”理財。到了今年,富人們紛紛在信託上栽了跟斗。多年來,信託扮演了“影子銀行”的角色。簡單說,信託是非銀行金融機構,不是銀行卻能融資,而且還是合法地集資。一些高風險高收益的領域,銀行、保險和證券都難以涉足,信託卻能一往無前,進軍類似房地產、礦業等專案,而起投資門檻往往都是百萬起步。在房地產飛速發展的這些年,一些中小房企在銀行無法融資,就會去找信託,還有一些城投公司也都是這種玩法。過去的十年,錢如洪水,信託基本上做的都是高息發債、高息貸款的生意,早期旱澇保收,基本收益率都在10%以上,而且剛性兌付,收益高風險低,備受有錢人的青睞。但這幾年,在資管新規越來越緊,房地產政策也越來越緊的情況下,越來越多的信託感受到了凜冬將至的寒意。

今年以來,不僅是安信信託一家爆雷。四川信託、新時代信託等大量信託產品出現了違約。6月11日,投資者受到了四川信託無法兌付本息和產品無限延期的通知。監管機構表示,四川信託大量開展違規業務,隱瞞資金真實投向,專案資金大量存在股東挪用等違法行為。四川信託的底層資產很多都是爛尾樓專案,完全就是垃圾資產,但信託投資者卻對該產品底層資產的情況一無所知。目前,四川銀保監局和地方金融管理局成立了聯合小組,入駐四川信託並對其採取監管強制措施。

此外,最近武漢還有一個假黃金質押大案同樣值得關注。武漢金凰在過去幾年裡,曾向多家金融機構質押了大量黃金進行融資。這些機構包括民生信託、東莞信託、安信信託和四川信託。本案件最牛X的是,質押品是價值200億元的黃金,多達80噸,竟然都是包了皮的假黃金。操作這一切的武漢金凰(暫且認為信託沒有狼狽為奸),從2015年開始經營就出現了問題,武漢金凰一方面提供假黃金給貸款方,另一方面找中國人保進行黃金鑑定。有了黃金抵押和保險,看來是安全無虞的。而且只要武漢金凰按時還錢,哪怕這些黃金都是廢鐵,這個遊戲也能持續下去。但問題是武漢金凰的抵押貸款到期了,錢卻遲遲還不上。最後一查,黃金也是假的,表皮鍍金裡面卻是銅合金。這個中間的貓膩可就多了,究竟是鑑定環節的問題,還是存進之後的監守自盜,都說不清楚。

總之,有錢的朋友對於信託的購買要慎之又慎,不要對剛性兌付承諾抱有任何幻想,信託公司的兜底承諾全部都是“蝦扯蛋”。買者自負之前是監管精神,現在已經變成了司法精神。現在買信託,本金能不能回來都是未知數,更別說被吹的天花亂墜的收益了。

15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東野精機:攜鼎捷T100+PMS+BPM,建工業互聯示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