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美聯儲宣佈年內還會降息一次,但市場預期,12月再次降息的可能性為22%,據統計,截至目前全球已有30多個國家,有過至少一次的降息舉措,全球信貸放水,一夜之間回到了2008年,現在各國央行為什麼要降息放水?大山認為現在主要原因就是全球經濟放緩,用信貸政策刺激經濟是最有效的手段。
如果經濟還是不振,怎麼辦呢?那就繼續降息,就這樣降下去,以至於不少國家或地區出現了負利率,也就是說存款不賺利息,反而還要損失本金。日本,歐元區,瑞士等國家和地區的利率均為負利率,且已持續數年,不僅利率為負,包括德國在內的國家,還發行了數額巨大的負利率債券,現在全球負利率債券規模高達17萬億美元,佔全球債券總規模比例的30%,也就是說,全球1/3的債券都是負利率。各國央行是如何向市場放水的,行政部門如何向商業銀行多投放貨幣,怎麼投放呢?我們大家常聽說的中期借貸便利和常備借貸便利,還有逆回購之類的都是投放手段。還有一種增加放貸資金的方法,就是降準,降低存款準備金率,效果是立竿見影的。
其實銀行願意放貸,當銀行有了錢,就會去尋找合適的貸款人,讓更多企業或居民感覺錢很便宜,並由此願意去銀行貸款,而且各國都會增發貨幣,保持通貨膨脹,因為一定的通脹率有助於經濟發展。對於廣大老百姓來說,貸款這件事上不用考慮太多,如果你有一個不錯的想法,想要創業,幾乎是沒有可能從銀行貸到錢的,唯一一個辦法是靠買房從銀行貸到便宜的錢,所以說,如果有買房打算,大山認為一定要去貸款。但對富人來說,這卻是一件快樂輕鬆的事,這意味著市場上有很多資金,而且成本極低,當一個富人,有很多優質資產可以抵押的時候,會發現從銀行貸款,從市場籌集資金是一件相當容易的事情,而且優質資產越多,違約機率越小,議價能力就越強,利率還會比別人更低,拿到大筆資金以後,富人們可以投資股市,搞出各種各樣的金融產品,可以投資房地產,把價格炒高以後再轉手賣掉,可以收購競爭對手,就是這樣的經濟週期導致貧富差距會越來越大。你們貸過款嗎,利率都是多少?講講你的貸款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