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用一句話來形容今天的行情,就是:吃著火鍋唱著歌,突然就被麻匪給劫了…早上大盤還好好的,開盤後兩市指數一頓上攻,創業板指甚至還一度漲近1.4%,但十點半左右,就畫風突變了,一堆明星股快速下殺,部分高位股甚至出現資金踩踏的跡象,大盤一度嘗試回補下方缺口,創業板指更最多跌近2.5%。收盤時,上證指數跌0.63%、報於2885.29點;創業板指跌1.95%、報於1679.80點。

在一輪殺跌中,又看到假訊息滿天飛,說什麼核潛艇爆了、劍拔弩張了,反正沒看到任何令人信服的東西,難不成是獐子島家的扇貝跑去硌人家船底了?

回過頭來看,外圍市場沒啥反應啊,黃金沒急漲、港股沒跟跌、本幣雖貶了點但也不多,而陸股通這邊還是我行我素地淨買入,近七個交易日實現連續淨流入,合計買入淨額已達86.44億元。

既然並非外患,那今天的跌法就值得警惕了,因為這意味著機構抱團開始鬆動了。

翻開行情,今日收盤漲幅超過5%的個股僅區區50餘隻,但前期明星股動輒跌逾5%,尤其是高位醫藥股、科技類、釀酒等號稱核心資產的品種,諸如我武生物、藍思科技、聖邦股份皆慘遭跌停,一根大陰線彷彿在致敬昨日的港股雅高控股。

事實上,筆者此前也曾提示過,個人對一致性預期過高的東西始終帶有警惕,而時值年末,機構業績已經足夠好的情況下,有訊息稱,今年基金公司已提前把11月底當做年內業績考核時點,當前高位鎖住利潤顯然是其工作重點。加之近期市場始終維持縮量格局,在流動性匱缺的條件下,本來就持倉高度相似,出現你賣我也賣的操作,將帶來機構重倉股的一殺不可收拾。

這種情況,在過去的2018年1月也曾出現,彼時機構重倉的銀行、地產等白馬股,也是因為機構間“塑料花友情”破滅而活活把大盤從3587點在短短兩週內便打到了3000點附近,直接開啟去年的漫漫熊途。換而言之,高位機構重倉股今日的殺跌或只是預演,在年內行情結束前,應警惕該情況反覆上演,投資者宜儘量規避此類品種。

當然,目前部分權重股尤其是週期類、基建品種還躺在地上,仍可以用來對衝“喝酒吃藥”退燒行情的動能。同時,科技股其實也只是結構性強勢,其中的通訊產業明年既有故事可講、又有業績可看。因此,若無重大利空衝擊,個人認為指數出現恐慌性殺跌的可能性仍不高。短期來看,週末訊息面如若平淡度過,下週不排除指數再次試探2870點的缺口(最好不補完便形成60分鐘級別的二次底背離),不妨待反抽進一步減倉,繼續保持年末行情謹慎觀望態度。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創業擺地攤丟人?其實他們比你強多了 農村小夥這樣擺年入百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