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最受關注的商業模式,莫過於共享經濟,共享單車、共享汽車、共享雨傘、共享充電寶、共享按摩椅、共享貨架等等,由於模式新、估值高,受到廣泛創業者、投資者的青睞。但隨著燒錢潮、倒閉潮之後,人們對於共享經濟的認知,已經從盲目迴歸理智。
1、共享經濟是不是偽需求?對於這個問題,核心要站在消費者、使用者的角度上去公平地對待共享經濟這個新生事物,把握兩點,是否滿足了消費者的長期需求、是否滿足了消費者的未被滿足的需求,如此思考下,這個需求不是風口性需求,那也是剛性需求,而一直存在。
2、這是一場以“共享”為名的資本狂歡?對於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要遵循自然生存發展,優勝劣汰,落後的公司被淘汰是任何行業發展的必然規律,共享經濟不是泡沫經濟,行業出清正是共享經濟一個自發“擠泡沫”的過程。
3、共享經濟的野蠻增長帶來了社會問題?本質這個問題是共享經濟的階段性爆發導致的社會監管的滯後引起的主要矛盾,但如果歸結於創新產生了矛盾,是否就可以說社會不需要去創新,反而恰恰相反正是這些新經濟形式、新商業模式的出現,才能更好的促進商業和社會的整體進步、進化。
共享經濟之說以被看好,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將企業和個人過剩和閒置的資源放於共享平臺,從而使用價值最大和廣泛化,商用和變現價值最大化,滿足了供需關係。比如說uber匹配私家車司機閒置座位、司機與乘客的供需關係,從而讓使用者雙方都受益。同時,通過再利用、再分配,增加了產品的使用週期和飽和度,更合理的利用產品,
第二,共享不單單是商業模式,而是一種生活方式,通過分享或交換閒置和過剩的時間、空間、技能、物品、資金等,來促進人與人的交往,協作方式等。讓更多有分享價值的人獲利,是共享經濟的重要價值。
進入產業網際網路時代,在降本增效,協同進化的產業機制化程序中,80%的行業都會被共享經濟所改變,從以往的為福斯個體的服務,加入了供給側端,企業也成為服務物件,福斯和企業都成為參與主體,真正實現了產業全鏈條全要素的有效流通和互動。
2019年,我認為是中中國產業網際網路的真正元年,從2000年產業網際網路的概念的雛形,到2018年 世界網際網路大會BAT的力推,產業網際網路更多是在一少部分人的討論中成長,進入2019年隨著政府對中大型國企、央企和行業頭部民企佈局產業網際網路化、數字化專案的落地推動,各行各業順應行業龍頭的標杆帶動效應,開始從觀望產業網際網路到參與產業網際網路、佈局產業網際網路,而“共享”作為產業網際網路商業邏輯的核心,將會直接幫助企業從產業邊界變革、資源鉅變大潮中從彎道超車到直接起飛。存量整合與共享,將是中國巨集觀經濟最大的一個變化,也是在產業競爭的時候大家需要調整的最大的認知之一。
產業網際網路的首要思考就是存量資源整合和共享機制的設計,如何識別有哪些存量資源,做利益機制的設計,從而進行整合資源與共享是第一步,之後才是產業網際網路平臺商業的設計及新的價值體系和價值交易關係的構建,我們可以反向辯證來來看,共享模式即成就了產業網際網路,產業網際網路也成就了共享經濟。
拿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菜鳥”為例,曾幾何時我們只知道順豐、中通、圓通、申通、韻達等快遞企業,但不知不覺一家真正的攪局者“菜鳥”橫空出世,但是我們發現菜鳥不是快遞,而更像是一個快遞平臺,因為我們快遞上門的小哥依然是三通一達,但為什麼菜鳥能夠獲得成功?為什麼菜鳥在成立短短几年時間就已經入列全球獨角獸?
快遞行業標杆順豐,做的是自收、自儲、自運、自投、自建,順豐先行業之先,自己投運幹線飛機。15年把快遞做到極致,實現了48小時全國通達12元,還有次日達20多元。而菜鳥沒有一架飛機、沒有一個快遞員,2年重構快遞產業,全國24小時通達6元,它是由數十家產業生態鏈合夥而成,帶領整個快遞按行業做產業升級,以頂層價值為目標,不實施低緯度同業競爭,以利他為原則,讓整合行業降本增效,實現產業整合共享和產業升級,以先進技術和優秀商業模式為生產力,實現行業價值鏈重構。
在產業網際網路時代,所有行業都將重新再做一遍,所有企業必將重新定義自己,要麼成為一個大而強的共享平臺,要麼成為一個小而美的超有價值元件,做好的產品、好的生產、好的供應端,好的銷售、好的服務,好的神經末梢,產業網際網路時代共享經濟的兩類紅利邏輯,要麼共享別人,要麼被別共享。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