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有個企業家朋友,告訴我:他們今年的產業利潤是過去十年的兩倍。這是什麼概念?就是過去十年,如果每年平均利潤是1000萬,今年一年就是2個億。哇,太瘋狂了。這是什麼產業啊?
一提到產業機會,人們自然想到的就是“房地產”和“網際網路”。因為中國的大富豪多數都產生於這個兩個產業。比如馬化騰(網際網路產業)、馬雲(網際網路產業)、許家印(房地產產業)、楊惠妍(房地產女首富)、王健林(房地產)等等。
那麼,下一個產業機會是什麼呢?其實從巨集觀上講,機會很多。如物聯網、大資料、雲端計算、AI(人工智慧),以及這些產業和傳統產業的融合所創造出來新產業等等。但是,這些產業機會的直接性、易見性並不明顯。
目前,有一個產業的重大機會出現了,它的增長性、剛需性、獲利性直接擺在我們面前。這個產業就是生豬養殖業。
這一千載難逢的重大產業機會具有以下幾大誘惑力:
第一點,強大的政策支援力度。“非洲豬瘟”是生豬養殖業的最大剋星。它的“不請自到”給中國的生豬養殖業造成萬億的損失。官方資料顯示:僅7月份,生豬存欄、能繁母豬存欄數量比去年同期下降32.2%、31.9%,16省(市)瘦肉型白條豬肉出廠價格月平均值每公斤24.99元,環比漲9.1%,同比漲48.1%。11月22日,中國養豬主要區域的平均生豬價格又漲了32.6元/公斤。價格的暴漲,給老百姓帶來消費壓力,國務院把抑制“非洲豬瘟”促進生豬生產列入保民生的重大戰略性任務。出臺了一系列支援性政策。力度之大,可以說是空前。
第二點,恢復週期長,持續暴利。從現在算起,實現供需平衡至少需要5年時間。這次“非洲豬瘟”對生豬養殖業的破壞作用是巨大的。把現在的供需不平衡恢復到原有水平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難在什麼地方?一方面要鼓勵散戶和大戶積極養殖;另一方面又要推動產業升級,實行科學養殖、防疫養殖。對養殖設施條件提出了非常嚴格的要求。在這個漫長的5年中,有兩個特別突顯的問題:一是養殖的難度加大;二是持續處於暴利階段。這就叫人算不如天算,老天爺給有準備的養殖企業家創造一個賺個“盆滿笨滿”的契機。
第三點,“大難中”方顯英雄本色。在這次“災禍”中,讓無數養殖戶蒙受損失,但也有極少數“未雨綢繆”的企業,很早就把防疫+科學養殖放在首位來抓,在這次“劫難”中毫髮未損。例如,四川成都旺江農牧科技有限公司建設的世界級水平的現代種豬繁育基地在周邊“非洲豬瘟”頻發的困境中“安然無恙”。這家企業創造了一種震驚世界的科學養殖模式,具有極大的推廣和複製價值,特別是在當下這個時間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