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在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增強開放聯動效應的巨集觀任務背景下,長江經濟帶區域內各城市群的協同發展能力究竟是怎樣的呢?2019年11月24日下午,華東師範大學城市發展研究院對外發布了“長江經濟帶城市協同發展能力指數(2019)”(以下簡稱“協同指數”)。在110座城市中,南通排在第18名。
從研究報告來看,在長江經濟帶各城市的協同發展能力中,上海連續五年位居榜首,城市發展的龍頭作用顯著。與此同時,從整體上來看,與2018年相比,長江經濟帶各城市的協同發展能力差距正呈現出縮小的趨勢。
杭州“擠掉”蘇州進入前三
記者注意到,該協同報告指出,2019年長江經濟帶各城市群中協同發展能力前10強的城市依次為:上海、南京、杭州、武漢、成都、重慶、蘇州、長沙、無錫、寧波。值得關注的是,與2018年相比,該協同發展能力前10的榜單中,雖然上述10個城市均榜上有名,但位次卻發生了變化。
除了杭州的城市排名得到提升之外,在長江經濟帶各城市群中,武漢、成都、重慶分別在2019年的排行榜中提升了1位。
與協同發展能力排行前10名相對應的是,淮北、淮南、眉山、巴中、普洱、昭通、樂山、雅安、保山、臨滄則位列排行榜的後十名。
其中上海是龍頭城市,協同發展能力在長江經濟帶排名首位;南京、杭州、武漢、成都、重慶、蘇州、長沙、無錫、寧波合肥、昆明和常州12座城市是具有輻射帶動作用的高階區域中心城市;溫州、徐州、貴陽、南昌、宜昌等33座城市是在個別領域表現突出的一般區域中心城市;九江、黃山、湘潭、荊州、曲靖等22座城市是區域重要城市,往往地處較為重要的區位或用於某方面獨特的自然稟賦,對鄰近區域有一定的帶動能力;永州、安慶、吉安、咸寧、張家界、宜賓等25座城市是輻射帶動能力有限、但存在提升空間的地方重要城市;亳州、麗江、雅安等17座城市是存在短板或外向服務功能薄弱的地方一般城市。
曾剛總結指出,長江經濟帶上、中、下游城市的協同發展能力空間差異明顯,總體呈現東高西低、省會城市和沿江沿海城市較高的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