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10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90587億元,同比增長8.7%,增速快於經濟增速;而1—10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67704億元,同比增長3.8%,增速顯著低於經濟增速。財政收支狀況處於較為不平衡的狀況,支出增速顯著快於收入增速。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今年積極財政政策力度較大,加大財政支出力度以起到穩定經濟增長的作用。
但又從另一方面反應出積極財政政策可能面臨收支壓力,削弱未來財政政策力度。在經濟增長放緩的過程中,財政收入增長減速是必然,今年可能面臨較大的財稅徵收壓力。為了完成年初制定的財政收入預算目標,可能最後兩個月將加大財稅徵收力度。由於前10個月財政支出“用力過猛”,最後兩個月財政支出同比負增長也能完成年度支出目標。在財政收支壓力下,最後兩個月財政支出增速為負的可能性就非常大。但是當前經濟仍有下行壓力,如果顯著減少財政支出,又會對穩增長帶來負面影響。
從財政收入來看,今年全年財政收入預算在192500萬元,1-10月已經收入了167704億元,那麼最後兩個月財政收入的額度在24796億元才能完成全年目標。由於去年11月和12月合計財政收入21794.07億元,那麼今年後兩個月需要比去年同期多增加財政收入3001.9億元,計算出同比增速高達13.8%。而1-10月財政收入增速只有3.8%,意味著最後兩個月財政收入增速要加快10個百分點,如此高的財政收入增速應如何實現?
分中央和地方財政收入來看,或許地方財政收入壓力較大。1-10月中央財政收入增長4.4%,而中央收入預算目標增長5.1%,離年度目標存在一定差距。由於年末還會有不少收入進入國庫,所以中央財政最後兩個月增速將明顯加快,全年基本能夠完成預算目標。然而從地方來說,壓力可能就會比較大一些。地方財政本級收入1-10月累計同比增長3.3%,全年的預算目標是增長4.9%,增速相差1.6個百分點。部分省市上報的財政收入預算低於批准的預算目標,如果要完成年初制定的預算收入目標,最後兩個月加大財稅徵收的難度是比較大的。因此,地方財政收入完成預算目標存在一定壓力。希望不要強行完成預算收入目標,否則出現暴力征稅就不好了。
從財政支出來看,今年全年財政支出預算在235244億元,1-10月已經支出了190587億元,那麼最後兩個月支出的額度在44657億元。由於去年11月和12月合計財政支出45585.7億元,高於今年的預算928.7億元,那麼計算出今年後兩月財政支出增速為-2%既可以達成全年財政支出預算目標,也就是財政支出可能負增長。考慮到今年財政收支壓力,壓低財政支出增速的可能性非常大。實際上,10月份已經在這麼做了。10月份單月財政支出同比增速為-0.5%,而9月是同比增長12.9%,增速下降了13.4個百分點。照此來看,今年後兩個月財政支出負增長可能是必然。
如果最後兩個月財政支出負增長,對經濟執行可能產生負面影響。從今年經濟增長來看,前三季度經濟累計增長6.2%,一、二、三季度分別增長6.4%、6.2%、6%,呈逐季下滑態勢。前三季度財政政策穩增長力度較大,財政支出相對較快,但仍然難以緩解經濟增速放緩趨勢。如果第四季度財政支出負增長,經濟下行趨勢可能加重。樂觀來看,第四季度經濟增速可能與第三季度持平,也就是增長6%,那麼全年增速可能在6.1%,比去年下降0.5個百分點。如果第四季度經濟增速下降到6%以內,那麼今年經濟增速下滑速度可能會偏大。
-
1 #
-
2 #
突擊,強迫,完任務?
-
3 #
多拍幾塊地就可以解決地稅收入不足問題
-
4 #
從另一個方面講,通漲比率也在增長。尤為今更更快,豬肉帶動肉類糧類等增幅較大。許多人不食或少吃肉了。
-
5 #
你丫將公務員支出說說
-
6 #
不是減稅降費了嗎?
-
7 #
財政增長越快,光棍越多。
-
8 #
既然這樣,就應該讓利於民,降低工薪階層稅收,提高個稅起徵點8000元,拉動內需。
-
9 #
西部發工資都成問題了。
-
10 #
財政支出應多用於民生更好
-
11 #
是應該儘量控制財政赤字了。
-
12 #
要品質比要速度更重要。
-
13 #
多搞點防盜牌就可以了
一切都在掌控之中,資料早已設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