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我們中國還是可以儘量避免快速地進入到這個負利率時代,如果能夠管理好微觀貨幣政策,可以不用那麼依賴非常規的貨幣政策。”
今日,中國人民銀行原行長周小川在創新經濟論壇上這樣說。周小川表示,目前全球經濟進入低利率時代,但2008年的全球經濟危機教訓有兩個,一個是泡沫化,一個是低通脹環境下的低利率。
我們討論的負利率一般指的是央行的負利率政策。金融危機之後,主要發達經濟體先後將利率降至接近0的水平,但依然無法解決危機後經濟增長停滯的問題。並且,彼時部分發達經濟體面臨著預算約束、財政收支等各方面的問題,財政政策難以發力,進一步寬鬆的貨幣政策幾乎成了唯一選擇。但傳統貨幣政策存在零利率下限,因而部分發達經濟體創新了負利率政策以突破傳統貨幣政策限制,給經濟更強的刺激。此後,負利率資產也得以大規模出現。實踐證明,負利率對於刺激有一定的效果,但與此同時長期的負利率政策也給金融體系穩定性帶來了挑戰。
由此能夠發現,一方面,負利率政策是傳統貨幣政策到達極限後採用的超常規的貨幣政策,而中國的貨幣政策空間依然較大,利率仍有充足的下調空間,暫時不用擔心觸碰到零利率下限;另一方面,中國財政政策依然有較多的地方可以加力提效,政策配合的空間依然較大,無需單純仰賴貨幣政策。此外,日本、歐洲的人口老齡化、體制僵化、創新不足等因素導致的潛在經濟增長率過低也是其能夠出現負利率的重要原因。因而,就目前階段而言,中國尚沒有到需要擔心負利率政策的地步。
但是,這並不一意味這一問題無需討論,易綱行長也曾表示過“珍惜常規貨幣政策空間”。避免過快落入“負利率”區間,需要避免過多的依賴貨幣政策,可能需要更多的使用財政政策、產業政策對經濟結構調整,更重要的是加大改革開放的利率,增強市場活力、提高市場效率,從而更好的激發長期增長潛力。
周小川先生說這一句話其實是有幾種意思。
1.中國目前沒必要快速降息。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很多人指望著央行再次寬鬆刺激經濟,但事實上中國央行面臨著國內與國外平衡的問題,降息將打破這種平衡,導致國內泡沫提前破裂,所以央行事實上不具備降息的空間。
2.迴應中國經濟是有很大韌性這個主題。周小川先生說中國可以儘量避免快速進入負利率空間,那麼也就是說中國的企業利潤率,是有足夠的支撐。可以讓中國不必要快速的降進入負利率區間。這呼應了中國領導人對於中國經濟有很大韌性的觀點。
3.實際暗指貨幣政策的寬鬆空間是有限的,財政政策應該發揮主要作用。周小川先生說貨幣政策要發揮作用,需要有財政政策的積極配合。這點來講,也就是在打消人們之前對於通過央行寬鬆貨幣政策刺激經濟的慣性思維。事實上在告誡人們,貨幣政策是有它的使用邊界的,現在貨幣政策已經到達它使用的邊界。他不可能再獨自發揮這麼大的作用。
周行長所說的儘量避免快速進入負利率時代,此處所指應該是名義負利率。
名義負利率政策於國際金融危機之後在歐洲最早出現,如果不考慮名義負利率債券的話,目前採用名義負利率政策的國家仍然集中在歐洲,日本是唯一採用名義負利率政策的非歐洲國家。採用名義負利率政策的國家主要是出於穩定經濟增長或者穩定國際收支的角度考慮,但就實際實施情況看,名義負利率政策在短期內確實有刺激經濟增長的作用,長期中效果卻並不明顯。
中國雖然當前面臨較大的經濟下行壓力,但就實際經濟增速看,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仍然是高的。就深層次看,經濟面臨結構調整轉型壓力,而這些問題不是貨幣政策能夠有效解決的,簡單盯著利率政策調控經濟其效果勢必不彰,更多的需要結構性調控政策發力,以及各項政策之間的協調配合。
貨幣政策需要為下一次危機到來預留空間。原因主要有三:
一是全球已進入經濟金融化時代,特點是高流動性、低增長、低通脹和高泡沫,這意味著貨幣政策是低效甚至無效的。危機以來,全球經歷十年寬鬆週期,但全球潛在增速與實際增速之間缺口不僅沒有縮小,反而再擴大,經濟增長已經下了一個臺階。因此,低增長不是流動性的問題,繼續刺激解決不了根本問題。
二是當前中國與國際不一樣的地方在於,受豬週期影響,國內通脹持續高企,這限制了貨幣政策寬鬆空間。從貨幣政策損失函式看,通脹對經濟和居民消費的傷害是即時可見的,貨幣政策當局在短期通常會更難容忍通脹存在,因此,可能會通過保持貨幣政策基本穩定來尋求短期物價穩定,以求得時間換空間。
三是負利率或低利率會擾亂金融體系定價機制和正常執行,金融機構將更有動機進行冒險行動,將資產投入高風險高溢價領域,將增加金融系統的不穩定性。
負利率不是目標,而是不得已而為之的無奈之舉。中國目前雖然有經濟下行壓力,也存在區域性性金融風險,但遠未到必須實施負利率政策的地步。中國的貨幣政策應該保持自己的定力,根據自身的發展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運用,無需過分關注國外情況。
目前歐美等部分發達國家已進入負利率時代,這正給了中國一個吸收國外資本的良機。如何利用好現在這個視窗期,優化中國現有的資本賬戶開放與監管制度,提升中國的投資環境競爭力,才是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