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經濟形態有新與舊嗎?當下的經濟轉型期,創投行業還有哪些風口?清科資料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國內VC/PE市場無論是募資規模還是投資數量都大幅下降。這對創投行業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

剛過去不久的9月,嘉賓大學創辦人吳婷受邀參加了由廈門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母基金週刊主辦的“2019年中國母基金峰會首屆鷺江創投論壇”,並主持了主題為“新經濟與新創投”的主題圓桌。圓桌過程中,同創偉業董事長、執行合夥人鄭偉鶴,信中利資本創始人、董事長汪潮湧,高成資本創始合夥人洪婧,高榕資本創始合夥人高翔,以及華登國際合夥人彭桂娥、火山石資本管理合夥人章蘇陽、梅花創投創始合夥人吳世春對新經濟與新創投做了探討。

-------------------------------------------------------

距離2020年的到來只有不足兩個月的時間,中國創投界在老生常談“資本寒冬”之外,此時談論更多的是誰將在2020年捕獲更多獨角獸公司。在即將過去的2019年,大家的成績並不理想。據總部位於上海的第三方研究機構胡潤百富(Hurun Report)的資料,2019年的前六個月,中國創投界只培育了36家估值至少為10億美元的新創企業,這一成績較2018年同期下降了30%。

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過去幾年是一些超大獨角獸公司的誕生地,比如位元組跳動、滴滴出行、螞蟻金服。而現在,過去那些資本瘋狂湧入的日子已一去不復返。市場研究機構普雷欽(Preqin)的資料顯示,2019年第三季度,中國風投交易量下降了約50%(至702筆),這是自2014年以來交易量最低的季度資料。

“只有潮水退去後,才知道誰在裸泳。”在資本大潮退去之後,在那些當初頭頂閃耀創新光環的公司漸漸趨於黯淡之時,仍然還有一些人堅持淘金中國新經濟。胡潤百富的報告指出,儘管中國創投界培育獨角獸公司的速度有所放緩,但中國仍以206家獨角獸企業領先於美國的203家。中美兩國2019年獨角獸公司數量合計在一起,佔全球獨角獸的82.79%,這從另一個側面說明了中國仍然是當今全球科技創業最活躍的國家,顯示了中國在新經濟和科技創新方面的生命力。

在“2019年中國母基金峰會首屆鷺江創投論壇”上,嘉賓大學創辦人吳婷與同創偉業董事長、執行合夥人鄭偉鶴,信中利資本創始人、董事長汪潮湧,高成資本創始合夥人洪婧,高榕資本創始合夥人高翔,以及華登國際合夥人彭桂娥、火山石資本創始合夥人章蘇陽、梅花創投創始合夥人吳世春對新經濟與新創投做了深入探討,還一同討論了經濟形態是否有新舊之分,當下的經濟轉型期中創投行業還有哪些風口等一系列話題。

嘉賓大學創辦人吳婷參加“2019年中國母基金峰會首屆鷺江創投論壇”

❶新經濟:技術變革催生時代紅利

2018年9月20日,美團於港交所上市,開盤報72.9港元,市值達510億美元。在敲鐘儀式後的致辭中,除了感謝客戶、員工、騎手和投資人,王興還著重感謝了喬布斯:“如果沒有移動網際網路,沒有智慧手機,我們今天所做的一切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人們的生活越來越依賴於資訊。藉助移動網際網路和智慧手機,中國4.23億使用者每天為美團帶來3000萬單本地外賣生意。牛津大學哲學和資訊倫理學教授西安諾·弗洛裡迪(Luciano Floridi)認為,人類的進步和福祉主要依賴於對資訊生命週期的成功和有效管理。據此,將人類歷史分為史前時期、歷史時期和超越歷史時期,而網際網路的誕生無疑將人類帶入了超越歷史時期。

進入超越歷史時期以來,資訊和通訊等技術的發展快速地重構著個體和社會,新興的經濟形態不斷產生,以至於人們只能在經濟前面暫時加一個“新”字,來表明經濟發展的複雜性。這是語言學的無奈,也是時代的必然。新舊交替推動著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而前進的動力,則來自於巨量的個體對“新”的追逐。

投資人無疑是新生事物的狂熱追逐者。從上世紀90年代起,中國創投行業發展至今,資本與創投機構已經成為一股巨大的創新推動力量。他們被看做是新經濟的淘金者。

在王興感謝喬布斯的時候,高成資本創始合夥人洪婧就坐在臺下。她先後在華平投資、泛大西洋資本、高瓴資本擔任負責人,投資過大潤發、銀泰百貨、呷哺呷哺等線下零售企業,也投資過阿里巴巴、搜房網、美團、孩子王等企業。目前,高成資本將主要精力放在2B企業上,已經投資了有贊、百榮金服、依圖科技等30多家公司。

2005年從業至今,洪婧認為,所謂“新經濟”“舊經濟”,都是人為的定義。新經濟只有階段性的,過去50年中價值創造都是跟著技術週期走的。每一波大的技術浪潮後,才產生了許多業務模式的創新、新經濟的創新。

洪婧的觀點受到了華登國際合夥人彭桂娥的贊同,她所專注的投資領域也讓她更認同這種觀點。在中國創投行業發展初期,與IDG、高盛、摩根士丹利一樣,華登是捷足先登的海外投資公司之一。華登國際於上世紀80年代成立於矽谷,至今已經在全球投資了506家公司,其中108家公司在全球15個資本市場實現IPO。

過去30年,華登國際專注於投資半導體和晶片。不過,半導體和晶片既是新經濟,又是舊經濟。因為受到摩爾定律的影響,半導體和晶片也經歷了多次新舊的轉換。“新舊是個哲學問題,是不斷更新的。”彭桂娥說。

技術變革催生了商業模式和經濟形態的創新,而這些創新的堆積,正像河流入海,積沙成洲。信中利正是時代紅利的受益者。信中利成立於1999年5月,下設十支外幣和人民幣基金,累計管理外幣基金規模約12億美元,人民幣基金規模接近30億元人民幣。

信中利資本創始人、董事長汪潮湧稱,公司20年前成立之時,正值中國網際網路的興起。當時,新經濟就是網際網路,網際網路就是新經濟。到現在,網際網路和醫療健康是公司最大的兩個投資領域,後者包括醫療健康、生物醫藥、創新藥,以及醫療器械、新醫療體系和醫療機構。此外,信中利還劃定了另外的三個投資領域:“三新”,即新能源、新材料、新模式;“三高”,即高科技網際網路、高階製造、高品質的服務和消費;“三大”,即大健康、大文創、大環保。

同樣將TMT(Telecommunication,Media,Technology)和醫療作為主要投資領域的還有火山石投資基金。該基金於2017年初成立,是雙幣基金。目前人民幣基金共投了42家公司,美元基金共投資了12家。其投資領域三分之二為TMT,三分之一與醫療有關。針對此邏輯,火山石資本創始合夥人章蘇陽解釋,每個經濟階段的8~10年,都會有一個通用技術存在,比如PC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大家通常理解的新經濟,都是依賴於通用技術的。網際網路發展至今,資料已經成為了商業創新的驅動力,這也是新經濟的一個顯著特徵。

移動網際網路帶來了更豐富資料和應用場景,也進而催生了海嘯般的新技術浪潮。短短几年,PC網際網路時代卻已經顯得如此遙遠,正如站在網際網路時代遙望靜態般的工業時代。誕生於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投資人,似乎對舊事物有著天生的排斥。高榕資本創始合夥人高翔指出,這是由於新舊經濟的本質不同。傳統經濟的驅動力,更多是勞動力、生產要素、資源等,而新經濟的驅動力,則更多是技術和創新。

❷新創投:追逐風口的淘金者

科技創新是新經濟的底色。對於投資人來說,保持對創新的敏感是一個時代淘金者的本能。

梅花創投創始合夥人吳世春在創投界被稱為“快狼”。 從2014年成立至今,梅花創投共投了300多家公司,可以說是早期裡面最活躍的基金之一,“投資40萬,退出6個億”的案例讓吳世春聲名鵲起。他認為,沒有夕陽的行業,只有夕陽的企業。企業的核心是創始人,如果創始人的思維和理念是新的,無論做什麼行業,都會有創新思維。這是他在眾多“偽新經濟”專案中進行篩選的“絕招”。

隨著新技術的成熟,科創門檻的提高讓資本更加理性,創投行業也由群雄逐鹿而趨向成熟。硬科技、企業服務和產業網際網路成為淘金者們競相挖掘的金礦。

鄭偉鶴表示,目前同創偉業投資比較集中的領域是半導體、5G、自動化裝置和企業服務。信中利也在機器人領域做了不少投資,包括工業應用的並聯機器人、物流機器人、消防和水下作業機器人等硬科技企業。華登國際則將關注重點聚焦在汽車領域的投資。彭桂娥表示,原來汽車大部分都是以鋼鐵重量來計算價格的,但十年以後,整個汽車的成本60%將是汽車電子。目前,華登國際已經投資了30多家企業,包括汽車雷達、通訊WiFi、成像系統,以及車載GPU、CPU等,預計汽車的智慧化將會有萬億美元的市場。

硬科技的確是一座金礦,但汪潮湧卻認為,硬科技的背後還有很多軟體,軟硬的結合應該是中國科技企業未來的核心競爭力所在。企業服務和產業網際網路成為許多投資機構專注的方向。

企業服務一直是高成資本專注的投資領域。洪婧介紹,全球50億美金以上的消費網際網路公司大約有30家,其中中國公司佔了一半。而全球50億美金以上的企業服務公司有100家,中國只有三四家。她認為,企業服務是中國未來10~15年最大的機會。而高成的目標,就是在15年後,讓中國超過50億美金的企業服務公司至少能達到一半,而高成能投到其中的50%。

不過,對於國內企業來說,企業服務市場面臨很多挑戰:大企業不願付費,小企業留存也比較困難。洪婧總結稱,這個賽道的特點就是“細、碎、慢”。“細”指的是人力資源、財務、安全等細分賽道很多。“碎”是指每個細分賽道都有天花板,沒有2C那麼大的想象力。而“慢”則是指2B生意試錯週期長,哪個板短了都跑不起來。“企業服務領域沒有兩年就市值幾百億美金這樣的傳奇,它是超級馬拉松,”洪婧表示,這就需要創業者和投資人要有所謂的“結硬寨,打呆仗”的精神。

與高成資本不同,高榕資本更喜歡產業網際網路。在高翔看來,產業網際網路其實是企業服務的延展,但跟企業服務有兩點不同。一是在產業裡既有2B的部分,也有2C的部分,2B是基礎。第二,企業服務是慢生意,但產業網際網路可能會有快公司出現。他認為,未來十年可能絕大部分的產業都會被改變。

一切都將改變。這是21世紀初期淘金者們釋放的財富訊號。18~19世紀的美國西進運動帶動了美國西部的經濟發展,矽谷的崛起也正得益於這場舉世聞名的淘金熱。而發生在21世紀初期的這場創投淘金熱,也註定將推動中國的新經濟發展。

在吳世春看來,這場淘金熱的根源就在於,每一個投資人都在“看多中國”。

“我們的投資標的其實不是行業,而是人。我們投得很多都是小鎮青年。過去30年,這種小鎮青年向上的慾望其實是中國前進最重要的動力。”吳世春說。

【現場Q&A】

什麼是“新經濟”?

吳婷(嘉賓大學創辦人):“新經濟”這個詞從上世紀90年代就已經在用了,至今仍莫衷一是。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克萊因教授有一種說法,將美國經濟分為三個部分,即傳統經濟、知識經濟,以及新經濟。在他看來,傳統經濟指製造業,知識經濟指教育、文化、科學技術研究與開發等產業,新經濟指以網路、資訊和通訊技術為主體的新興產業。

過去的三十年裡,世界經濟的變化太快了。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新經濟也會有各種不同的表現形式。但日光之下無新事,在座各位認為什麼是新經濟?新在哪裡?你們投資過的專案中哪些屬於新經濟?

鄭偉鶴(同創偉業董事長兼執行合夥人):同創偉業成立於2000年,以人民幣基金為主,也成立了一個美元基金。我們投資了大概400多家企業,已經在國內和香港上市的有近70家。

我們在市場中待的比較久,可以說,人民幣基金相對來說做得比較傳統,一般符合國家戰略、符合區域經濟,而美元基金可能更代表一些新經濟的元素。當然,我們也投了很多企業服務、SaaS、產業網際網路領域的公司,包括窄帶衛星、物聯網。整體來講,我認為新舊之間沒有特別明確的劃分。

洪婧(高成資本創始合夥人):我現在是高成資本的創始合夥人,這個基金只投企業服務,是2B這個產業方向。從2014年以後,我們開始大規模投資這個領域,已經投了30多家公司,包括有贊、百榮金服、依圖科技等。

談到新經濟、舊經濟,我認為這都是人為的定義。應該說,只有階段性的新經濟,沒有永遠的舊經濟。因為永遠是技術創新推動業務模式的創新,推動資本在經濟過程中發揮不同的作用。過去50年,價值創造都是跟著技術週期走的。

早年我們投線下零售的時候,會以單店為經濟模型,計算人工、租金、物流等需要投資多少。單店是最小的管理資料單位,但現在孩子王做的是以單客為資料模型,計算每個客人的獲客成本、服務成本,每個店員用手機就能夠管理500~1000個使用者。隨著海量計算越來越大,資料儲存能力越來越大,人類理解和管理這個物理世界的資料顆粒度也越來越小。這種情況下,怎麼組織各行各業的生意,需要要重新做一遍。

高翔(高榕資本創始合夥人):創立高榕資本的六年時間裡,我們大概投了170多家公司,目前有八九家在美國、香港和國內上市,有二三十家公司達到10億美元以上的估值。整體上,我們就是投資新經濟的成長型基金,我們認為自己投的都是新的。

對於新經濟,我認為新舊背後的底層驅動力不同。傳統經濟的驅動力更多是勞動力、生產要素、資源等,而新經濟則更多是技術和創新在驅動。舉個例子,單車是個傳統產業,但到了共享單車早期就是新經濟,而在變成資本遊戲後又變成了舊經濟。我們後來投的哈囉單車,通過技術創新後來居上,我覺得就又回到了新經濟。

彭桂娥(華登國際合夥人):華登國際於上世紀80年代在矽谷成立,已有32年的歷史,在全球投資了506家公司,其中有108家在全球15個資本市場做到了IPO。剛剛鄭總和洪總講的我特別贊同。

華登一直投資半導體和晶片,這個領域既是新經濟,也是舊經濟,因為半導體在60年前做出來時只是一個電路板,積體電路只有幾個電晶體。隨著摩爾定律的發展,現在每一平方毫米的晶片上就有一億個電晶體。新舊經濟之分其實是個哲學問題,我們就是要不斷讓它更新,從舊的變成新的。

章蘇陽(火山石資本創始合夥人):我們是一個比較新的雙幣基金,2017年初成立,目前為止人民幣基金投了42家,美元基金投了12家。我們的三分之二會投在TMT領域,三分之一投資醫療相關領域。

關於新經濟,我認為每個階段,差不多8~10年,都會有一個通用技術的存在。大家通常理解的新經濟都是與通用技術繫結的。另外,新經濟本身還有管理制度的創新,這跟傳統經濟是不一樣的。這兩者構成了新經濟的基本特徵。

吳世春(梅花創投創始合夥人):從2014年成立至今,梅花創投共投了大概300多家公司,算是早起裡面最活躍的基金。

對於新經濟,我認為沒有夕陽的行業,只有夕陽的企業。新經濟的核心是創始人,如果創始人的思維和理念是新的,即便他做的是傳統行業,他的公司也會有創新思維。市場上有很多的“偽新經濟”,打著各種概念、旗號,什麼熱,就在自己公司前面加一個概念。早期投資機構會遇到大量這種公司。

汪潮湧(信中利資本創始人、董事長):信中利20年前成立時,正值中國網際網路的興起。當時大家說,新經濟就是網際網路,網際網路就是新經濟。經過20年的發展,新經濟的內涵已經像榕樹一樣發展壯大。到現在,網際網路和醫療健康是公司最大的兩個投資領域,後者包括醫療健康、生物醫藥、創新藥,以及醫療器械、新醫療體系和醫療機構。此外,在投資方向上,我們還劃定了另外三個投資領域:三新,即新能源、新材料、新模式;三高,即高科技網際網路、高階製造、高品質的服務和消費;三大,即大健康、大文創、大環保。

新經濟下的變革與挑戰有哪些?

吳婷(嘉賓大學創辦人):我們很有必要探討一下,在新經濟浪潮的推動下,哪些產業和行業會面臨比較大的變革?在變革當中又有什麼機會和挑戰?

鄭偉鶴(同創偉業董事長兼執行合夥人):生物醫藥領域我就不說了,目前我們的投資比較集中在四個領域。一個是半導體,兩三年前我們就專門有團隊在看,目前已經積累了二三十個專案。第二個是5G,這個機遇我覺得能持續5~10年,是我們佈局的重點。第三個是自動化裝置,主要是2B方向的,包括新能源汽車、蘋果產業鏈、華為產業鏈等。還有一個我們特別看好的就是企業服務。我最近有個想法,科創板特別強調科創屬性,那深交所的註冊制如何改革?我認為可能是創新服務,包括金融科技、資產管理等。

汪潮湧(信中利資本創始人、董事長):我們在硬科技上投了不少。機器人方面,我們投了工業應用的並聯機器人,物流機器人也投了兩家公司,還有水下作業的、消防方面的、無人機等也投了不少專案。整體來講,我們投資的專案大部分符合科創板的要求。

洪婧(高成資本創始合夥人):我們的基金非常專注,只專注在技術驅動的企業服務領域。我做了15年的投資,投過消費、零售、物流等很多領域。為何要選擇專注於這個賽道?我們做了很多分析,美國一級市場有50%的資金投向2B領域,而中國則不到5%。2B領域的特點就是“細、碎 慢”。細指的是人力資源、財務、安全等細分賽道很多,碎是指每個細分賽道都有天花板,沒有2C那麼大的想象力。而慢則是指2B生意試錯週期長,哪個板短了都跑不起來。

企業服務領域沒有兩年就市值幾百億美金這樣的傳奇,它是超級馬拉松。這就需要創業者和投資人要有所謂的“結硬寨,打呆仗”的精神。其實,2B賽道,資金幫不了企業太多。我們更多的是在用經驗幫企業少走彎路。企業服務不是爆發性增長,而是線性增長,但是線性增長有複利。要相信複利的力量,日拱一卒,積累起來就是巨大的優勢。

高翔(高榕資本創始合夥人):我們關注的方向有所不同,更喜歡產業網際網路,其實是企業服務的延展。

產業網際網路跟企業服務有兩點不同。一是它在產業裡,既有2B的部分,也有2C的部分,2B是基礎。第二,洪總認為企業服務是慢生意,但產業網際網路可能會有快公司出現。原因我覺得有幾個,一是雲的推動,過去企業服務要有很多模組,就像智慧家居,需要一堆遙控器,有了雲,就能形成一個整體方案。二是移動網際網路的普及模糊了C與B的界限。三是AI、5G等新技術的出現將會大大提高效率。綜合這些因素,我認為未來十年可能絕大部分的產業都會被改變。

彭桂娥(華登國際合夥人):華登國際一直專注半導體,最近關注的是汽車領域。汽車原來大部分是以鋼鐵重量來論價格的,但我們預計十年之後,汽車整個成本的60%將會是電子。現在我們專注投資汽車電子的產業化,包括汽車雷達、WiFi、成像系統,以及車載GPU、CPU等,投了30多家企業。未來十年,這個市場將會有萬億美元的規模。今年柏克萊銀行評選出13家最值得投資的AI半導體公司,華登國際已經投資了其中的九家,大部分是以色列和美國的,中國有兩家。思科、特斯拉、、東風等都是我們基金的LP。

章蘇陽(火山石資本創始合夥人):人類歷史發展到現在,只有一樣東西是隻漲不跌的,那就是資料。為什麼AI那麼長時間沒有發展?因為沒有資料。移動網際網路帶來了資料的快速增長,因此人工智慧持續發展十年也是沒有問題的。第二個看好的是基因和蛋白組技術,目前只有基因技術的發展是大於摩爾定律的。2000年的時候,測一個人的基因組需要30億美金,2008年是1000萬美金,現在是3萬塊人民幣。基因技術的發展將會顛覆現在的臨床醫學。

吳世春(梅花創投創始合夥人):我想起了那句著名的解說詞:“場上留給中國隊的時間不多了”。我的投資階段不一樣,主要是投資早期的公司。所以,我們的投資標的不是行業,而是人。我們投得很多都是小鎮青年。我們覺得,過去30年,這種小鎮青年向上的慾望其實是中國前進最重要的動力。

科創板來了

吳婷(嘉賓大學創辦人):科創板不僅給很多資本提供了退出機會,也為很多創業者提供了更好的發展機會。科創板的註冊制來了,其它板的註冊制還遠嗎?大家對於科創板有什麼期許和建議?

鄭偉鶴(同創偉業董事長兼執行合夥人):科創板滿月的時候叫了很多機構去做交流。我的一個核心觀點是,除了利潤指標等,還有一個核心指標,就是過會稽核的時間性。大家今年報進去,當年就要有個結果,這個特別重要。

汪潮湧(信中利資本創始人、董事長):科創板的確給創投界帶來了非常好的退出機遇。但是,對於太強調硬科技這方面,我們還是有些看法的。因為任何東西,有硬就有軟。當年上大學的時候,計算機繫有硬體與外設專業,有計算機軟體專業,把這兩者結合就是自動化系。在硬科技背後,還有像服務、資料、雲等看不見的東西。我認為軟硬的結合應該是中國科技企業未來的核心競爭力。海外資本市場上,中國高科技企業去上市的基本上是軟的為主。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幣圈談論的OTC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