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2003年中國首富丁磊的網易深陷“暴力裁員”輿論漩渦時,當下的首富馬雲所創立的阿里巴巴再度迎來高光時刻。
11月26日,阿里重返港股,募集資金超880億港元成為今年全球最大IPO。截止收盤,阿里股價報187.6港元/股,較發行價上漲6.59%,市值達到4.01萬億,一舉超越騰訊,成港股第一大市值公司。
退休後的馬雲,看來要穩坐首富寶座了。不過,阿里巴巴在港上市,最大的受益者還不是馬雲,當屬軟銀孫正義。
據阿里港股IPO招股說明書,軟銀、馬雲、蔡崇信的持股比例分別為25.8%、6.1%和2.0%。這就是說阿里港股的4萬億市值,有1/4即1萬億屬於軟銀。
當2014年阿里美股上市時,媒體紛言押注阿里的孫正義大賺3000倍。8200萬美元,換來了對阿里最多約34.4%的持股,一家阿里,孫正義躺賺數十年。
資料顯示,軟銀成立於1981年,至今投資超過600家公司,在全球主要的300多家 IT 公司擁有多數股份。投資阿里獲得巨大成功後,數年來,孫正義執著於“再造一個阿里”。
2016年10月,孫正義宣佈計劃成立千億美元的“軟銀願景基金”,目標是未來10年內創立全球最大科技投資機構之一。孫正義甚至放出豪言,稱計劃在未來10年投資1000家科技公司,砸入8800億美元。
2017年5月,軟銀與沙特聯手完成了第一期930億美元基金的募集,投資方匯聚沙特主權基金RIF、阿布扎比主權基金、蘋果公司、高通等。據了解,這個基金體量相當於4個銀湖資本和15個紅杉資本。
不過,孫正義當日的豪言壯志很快遭到霜打。被孫正義認定為“下一個阿里巴巴”的WeWork上市失敗,估值從470億美元暴跌至100億美元;Uber二季度財報虧損52.4億美金;Slack股價慘遭腰斬。
2019年11月6日,軟銀髮布2019 財年第二季度財報,歸屬於軟銀母公司股東的淨虧損為7001. 67 億日元(約合452 億人民幣)。這是軟銀14年來首次出現虧損,孫正義直言“就像颱風過境一樣”。
另據資料顯示,近幾年軟銀集團的資產負債率基本一直維持在70%~80%左右。計息債務佔總負債的6成左右,流動計息債務逐年遞增,截至9月約合17萬億日元(約1556億美元、10946億人民幣)。
事實上,為緩解債務壓力,從2016年開始,孫正義也走上了賣賣賣道路。
賣掉了當時非常賺錢的手遊SuperCell股份,套現以73億美元;把旗下某新加坡投資公司的54.5%股權作價6億美金賣給富士康;向美國沃爾瑪出售印度Flipkart股權。
手上最值錢的阿里,也不例外遭到減持。2016年6月初,軟銀宣佈出售阿里100億美元股票,以緩解因收購美國第三大通訊運營商Sprint而背上的鉅額債務壓力。2019年6月,軟銀再套現768億。幾次減持後,軟銀之後持股比例由阿里上市時的34.4%降至25.8%。
孫正義又一個阿里沒有創造成,憑藉阿里輸血才是真。阿里沒有軟銀無以有今日,同樣現在的孫正義若沒阿里,深陷泥潭的軟銀將更加難以自拔。真乃時也,勢也!
-
1 #
-
2 #
阿里巴巴在港上市,再次推高孫正義的財富。
-
3 #
又不能變現金都是空頭支幣,幾千萬億都是廢紙要變成黃金才有用,
-
4 #
只能說福了外人坑了國人!
-
5 #
外行看熱鬧!...套現的最佳理由是什麼?...自己困難...
-
6 #
怎麼是孫正義躺贏呢,畢竟在國外電商的進攻下,投資阿里在資本眼裡就是輸多贏少的豪賭
首先,港股這個4萬億,其中3.9萬億都是美國股市那邊的;其次這只是賬面價值,鑑於阿里14年美股上市至今不分紅,軟銀這幾年已經開始售賣股票套現得利了,說到底賺的基本是美國投資者的錢,這跟中國投資者沒啥關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