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電商與實體都出現了,流量枯竭、運營成本居高不下的現象。
因此,在2020年不但實體店遭遇了倒閉潮,電商賣家也在面臨大淘汰。
那麼未來電商與實體店,底誰才是最後的贏家呢?請看下面的內容。
1、電商的衰落
2、實體的弊端
3、未來的發展
一
電商最初的使命是: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
但電商發展至今,給市場帶來的結果是,讓所有人沒有生意可做。
在10年前做電商,賣家可以藉助流量紅利,搶佔先機。
但當流量紅利消失以後,真正能夠靠電商賺錢的賣家不足5%.
大量的中小賣家,其實都是在為電商平臺打工。
因為電商的本質,其實跟傳統商城類似。小賣家必須要入駐到平臺,才能獲取流量。
但當供給大於需求以後,就會造成同質化競爭,市場兩極分化。
大部分流量被極個別人搶佔,中小賣家想要生存,只能靠打價格戰。
當所有的電商都在打價格戰的時候,產品質量就無法保證。
在人們收入能力有限的時候,可以靠9.9的產品取勝。
但隨著人們整體收入能力的提高,靠物質類的產品就無法滿足市場需求。
因此,傳統電商、直播帶貨等電子商務模式,都將被淘汰。
二
在過去的10年是電商的天下,但在未來10年,實體將迎來新的生機。
實體崛起主要有2個方面因素:流量紅利消失、需求變化。
電商的興起,跟房地產的發展有直接的關係。大量商人之所以到線上做生意,就是因為當時線下的房租成本太高。
相反在流量紅利期,入駐到電商平臺,可以用最低的成本獲取最高的回報率。
但如今流量紅利消失了,運營成本在不斷提高,就會導致大量的賣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實體商業模式。
從經濟的角度分析,電商能夠崛起是因為大部分人的消費力有限。所以可以透過電商購買到更多高性價比的商品。
但隨著人們收入能力提升,消費者的需求不但是物質,更追求精神和品質。
消費者更願意到線下,為服務、文化、品質、技術花費更高的溢價。
當然實體店的崛起,並不意味著所有的實體老闆,都將迎來新的升級。
因為目前的實體店,更多是以賣貨賺差價為主。在產能過剩的時代,這根本無法滿足消費者需求。
再加上下線的流量枯竭,實體想要生存,必須要轉變經營思維。
三
未來的實體店該如何轉型呢?馬雲在一次演講中,早已給出了答案。
馬雲說:未來再無電子商務,只有新零售。也就是線上線下與物流需要融合在一起。
那麼線上線下具體該如何融合,每一步該怎麼做呢?不同的實體商家,可以選擇對應的轉型方式。
首先,生產類的實體企業,可以借用M2C線上平臺+線下經銷商共享的模式。
就是生產廠家,必須要在網際網路的基礎上,實現數字化轉型。
同時打造一套M2C線上雲平臺,去賦能經銷商,實現線上+線下的轉型。
這種M2C線上平臺,採用的是共享經營模式。每個使用者、經銷商、廠家都可以去分享傳播,實現流量共享、利益共享。
比如經銷商可以透過私域流量推廣M2C平臺,消費者同樣可以分享平臺的連線到自己的社交空間。
同時,廠家可以透過商業廣告推廣、社交媒體、創始人IP,以及直播的方式,去推廣商品。
這樣參與分享傳播的使用者,只要到了流量和銷量就可以分潤。
經銷商透過私域流量推廣傳播,可以實現數字化運營,產生業績也可以獲取分潤。
廠家推廣產生的銷量,可以直接分配給離使用者最近的經銷商,去發貨、配送服務。
這樣就可以透過數字化轉型,依託共享經濟模式,滿足消費者需求,提升整體的業績。
其次,對於連鎖類的實體商家,可以採用連鎖+線上雲商城+社交分享的模式。
就是每個連鎖企業,不但要給加盟商提供線下實體店和供應鏈服務。而且也要提供線上虛擬店和數字化的經營模式。
比如連鎖企業可以打造一套線上雲商城,每個連鎖店都透過線上銷售,實現經營的數字化。
這樣可以讓消費者,在線上、線下多個場景互聯互通,給消費者提供更多購物體驗。
當加盟商擁有線上雲商城後,就可以把客戶匯入線上,建立實時連線。
同時,消費者也可以在家,透過線上商城購物,選擇指定的線下店配送。
這樣的線下店不僅是一個銷售渠道,也是一個前置倉。
那麼這種雲商城的流量從哪裡來呢?
除了靠下線實體店作為入口去獲客以外,還可以在招募大量的虛擬店主。
就類似社群團購模式一樣,虛擬店主可以在社交空間、社群、社交媒體平臺、短影片、直播平臺,去分享傳播產品。
產生業績以後,訂單可以自動分配到連鎖店前置倉,有連鎖店人員配送上門。
如果是高毛利的產品,產生交易以後,可以直接由同城跑腿送貨上門。
這樣虛擬店主可以獲得4%的利潤,實體店主可以獲取6%的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