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大家好。吳教授的唸經時刻到了。

明年是2020,各種不確定性和往年是一樣的。考慮到美國股票如此之貴,英國歐盟關係如此糟糕,地緣政治衝突毫無減弱,大國摩擦損管多次低於預期,零利率繼續擴散,我勸大家:要比2019更慎重。

我勸大家:要比2019更慎重。

如果可以,請你多用一點衍生產工具,期貨,期權,牛熊證,博機會,博波動。如果你沒有,那你至少可以多關注下掛鉤此類工具的基金,對嗎?

如果你實在沒有那個興趣,那好好把臉轉向吳教授,聽我良言相勸。

第一,賣房。毫不猶豫,而且不那麼講究價格。房子的逐步下滑是大勢所趨,今天,我剛剛聽到北京四環邊的好樓盤,泛海國際,已經有8.5萬的報價。作為一個熟悉北京東三環東四環樓盤的“當地人”,我心裡還是挺震驚的。

第二,膽子大的人,一定要開始考慮期權。期權就是一種波動性管理工具,期權價格由內在價值、時間價值決定。而平時最經常看的,就是波動率。如果2020波動率加大,那就必須幹期權。

第三,膽子小的人,要考慮年金。至於是什麼年金,我不願意做廣告。但是我心裡倒是有幾個目標。年金需要你長期投資,穩定投資,這對大部分只想中產階級安老的讀者,是個穩妥選擇。尤其在利率不斷降低的情況下,你趕緊鎖定一個利率還可以的吧。

第四個,股市仍有機會。關於股市,我今天不再反反覆覆談核心資產理論,而是轉述一個與中金前同事的交流。他給我發了一段話,這麼說:歷史無數次告訴我們:除非你擁有一筆無比長期而穩定的資金,否則巨集觀和週期是永遠繞不過的檻,而未來一段時間或許又是其大放異彩的時刻。道理很簡單:未來至少兩個季度,我們可能面臨實際GDP破六、CPI高於四的困境,對於資產配置和行業選擇,這將是一個決定性的因素,比外資流入、科技破局、龍頭效應都更加重要。這是一個我們從未碰到的局面,即便是2008年初和2011年上半年的通脹,也只不過是經濟過熱的產物,所以央行的行為變得簡單、股跌債興、行業輪動有條不紊。但現在是“滯”和“脹”並存。一旦房地產擺脫二十年的向上週期,一方面會帶來經濟的“滯”,同時多年窖藏貨幣的流串也可能會帶來“脹”。美國在50年代以後受益於全球戰後復甦和“馬歇爾計劃”,股市主流品種也是“四個輪子”和工業品種。但是到了70年代,這種戰後紅利開始消退,經濟開始下滑,但同時貨幣開始流串、無處吸納、形成通脹。後來保羅·沃爾克強力加息、嚴控貨幣供給,雖然導致通脹迅速下滑,但通脹壓力始終存在,直到80年代美國找到新的主導產業。而股市先於實體探索經濟轉型的方向,60年代末的“電子科技泡沫”和70年代初的“漂亮50”就是明證。但最終都破滅了,直到1982年時隔16年再次突破1000點才步入歷史長牛。

我讀完了,哈哈一笑。

有趣,大時代,來了!

對了,12月7日,在崑山舉辦的土地流轉新格局研討會後的晚宴上,我會邀請軟銀中國合夥人給現場所有來賓講一場區塊鏈+新經濟,感謝到場的100位茅臺專欄讀者,為茅臺專欄喝彩!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阿里巴巴又上市?!鑼鼓一敲,狂卷280億!敲鑼竟是8張外籍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