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此次的公開增發一度受到市場質疑,但董事長陳景河帶著紫金礦業用一系列動作予以了肯定答覆。

募資80億元買礦

11月19日,紫金礦業公告完成A股公開增發。

據悉,紫金礦業增發23.46億股,募集資金80億元,申購總額達到93億元,超募集資金總額約16%,配售比例為83.74%。這是是紫金礦業繼2008年以0.10元/股面值創新迴歸A股再創的發行記錄,也近年來A股最大一筆公開發行。

公告顯示,紫金礦業此次網下發行約15.93億股,佔發行總量的67.91%;網上配售約3.75億股,佔發行總量的15.97%;公司原無限售條件A股股東通過網上專用申購程式碼“760899”認購部分的優先配售股數為約3.78億股,佔發行總量的16.12%。

實際上,此次增發募集資金將全部用於收購NevsunResourcesLtd.100%股權專案。

該專案始於2018年9月,紫金礦業披露要約收購Nevsun。為此,紫金礦業於2019年1月1日釋出了募資預案,還一度被戲謔道“差錢也要血拼”。

Nevsun有何來頭?Nevsun擁有量大核心資產Timok 銅金和Bisha 銅鋅礦,並在加拿大多倫多證券交易所和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兩地上市。

收購完成後,紫金礦業將新增銅資源儲量(按權益)約825.30萬噸;新增金資源儲量(按權益)約241.80噸;新增鋅資源儲量(按權益)約187.70萬噸。

不難看出,對於收購海外專案,紫金礦業還是下了大手筆的。

加速佈局海外礦產

紫金礦業向來都很重視“走出去”,也一直在這條路上奔跑,不斷在境外併購礦產專案。

就在11月初,紫金礦業就曾表示可能以高達3.9億美元的價格收購合作伙伴自由港麥克麥蘭FreeportMcMoranInc.在塞爾維亞的銅金資產,收購完成後將成為中國擁有銅礦資源儲量最大的企業。

據了解,紫金礦業將向自由港先行支付2.4億美元,用於購買Timok銅金礦下礦區的股份,再加上生產開始後淨銷售收入的0.4%,最高總額為1.5億美元。

可以說,紫金礦業一波操作下來之後,塞爾維亞地區礦產資源盡在掌握之中。

首先是通過收購Nevsun獲得了該礦上礦區的100%的權益,並持有下礦區60.4%的股權。而自由港擁有下礦區的其餘部分,但是持股比例可能在完成一項可行性研究後升至54%。紫金礦業表示,交易完成後,公司將在上、下礦區的資源中擁有100%的權益。

根據紫金礦業資料,2019年上半年,公司境外專案礦產金8.18噸,佔集團總量48.43%;礦產銅2.57萬噸,佔集團總量21.50%;礦產鋅5.56萬噸,佔集團總量37.47%。

陳景河也將帶著紫金礦業繼續向全球礦業寶座衝擊,成為擁有百億利潤的礦業龍頭。在公司規劃中,到2022年,核心業務礦產金、礦產銅、礦產鋅將分別達到49—54噸、67—74萬噸、38—42萬噸。

此外,紫金礦業釋出的《未來三年(2020-2022)主要產品產量規劃》明確表示,經過過去多年併購,礦產資源儲量大幅增長,資源儲備已接近國際一流礦業公司水平,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效益優勢是未來三年建設和生產經營的核心工作。

也就是說,紫金礦業前期累積的礦產資源是時候變成收益了。

閩商觀察

志在必成,勢在必得

其實,此次公開增發還有一段不小的插曲。

那就是80億元的增發引發了市場擔憂,累及市值。在紫金礦業1月1日晚間公佈發行預案之後的第二天股價在開盤後觸及跌停,當天A股跌停、港股股價下挫逾5%,兩市市值共蒸發逾60億元。

儘管如此,陳景河依舊懷著“志在必成,勢在必得”信念,帶領高層進行了為期7天、覆蓋北、上、廣、深的碾壓式路演,共會見120多家機構。最終贏得了多家機構甚至同行的支援。

細數紫金礦業一路以來的海外動作,還是頗為成功的,優質專案不在少數。例如近年來的KK銅礦(剛果金卡莫阿-卡庫拉銅礦)在2015—2018年期間三度增儲,資源量從收購之初的2400萬噸躍升到4200萬噸。再如2018年併購的塞爾維亞Timok銅金礦上礦帶品位極高。

實際上,紫金礦業國際化程序相當成功是有道理的。這些年來,紫金礦業認準目標,礦產品聚焦於金、銅、鋅這三個被看好的板塊,而國內銅資源對外依存度高,銅礦資源儲量又在國內最多,因而未來的爆發性利潤可以預期,毫無疑問的是海外併購已是紫金礦業的增長極。此外,資金礦業對於收購專案拿捏得非常準,能夠準確判斷其價值,並適宜適時地“下手”,並且將專案經營得有聲有色。

如此看來,紫金礦業不成功誰成功?

但同時需要警覺的是,包括紫金礦業在內的中國企業“走出去”還是存在一定困難和挑戰。就陳景河而言,他認為企業國際化人才緊缺,“早些年我們以國內運營為主,懂管理、懂技術的人員往往外語不太行”,為解決這個問題,公司已經連續4年在美國、加拿大、澳洲的高校進行招聘,同時有大概30%的員工是“海外出口轉內銷”。

國內市場達到一定飽和之後,企業往往會將觸角伸向海外以尋求新的經濟增長點,但一定要做到膽大心細,找到高品質專案,選準時機,就要果斷出手,並且做好後續的運營管理。

“百尺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是全身。”想要走得更遠更久,就要付出得更多更深。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中國平均消費支出前十名地區,有你的家鄉上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