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新聞一:11月20日,拼多多釋出了2019年第三季度財報。財報顯示,拼多多第三季度營收75.14億元,低於市場預期的76.54億元;淨虧損23.35億元,遠高於市場預期的12.22億元,去年同期淨虧損只有10.98億元。受此影響,拼多多收盤時股價跌幅超過20%,拼多多不斷加大的補貼力度,被認為是拼多多虧損擴大的原因。今年前三季度,拼多多在營銷推廣方面投入了179.02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4倍。補貼換來的是使用者數的增加,截至9月30日,拼多多的年度活躍買家數首次突破了5億人,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508億,比上一季度增長了5310萬,創下上市以來最大的單季增長。另外,在阿里和京東都開始發力下沉市場的情況下,拼多多想要擴大自己的基本盤,就只能瞄準一二線城市,補貼成了最有效的手段。拼多多CEO黃錚在財報釋出之後的電話會上表示,花錢是一種投資,是一種長期的機遇,“百億補貼”不是口號,所花的每一分錢都是值得的,下一季度“百億補貼”...。

新聞二:11月22日下午,一則“呆蘿蔔關門了”的訊息讓很多市民大吃一驚。2016 年,合肥首家呆蘿蔔門店習友路店在政務區融科九重錦小區開業,此後陸續從1 家門店發展到1000 餘家門店,從1 個城市發展到19個城市,包括合肥、南京、杭州等地。但一天之間,“呆蘿蔔”很多使用者群裡炸了鍋。呆蘿蔔公司通過微信公眾號釋出宣告表達歉意,稱因為經營不善,導致資金緊張,才讓公司日常經營受到重大影響。

兩家公司兩則不利訊息,兩種不同表態聲音。拼多多虧損持續上升,股票大跌,但他們並不在乎,並豪氣的提出了“花錢是一種投資,是一種長期的機遇,百億補貼不是口號”的豪言壯語。但呆蘿蔔就沒那麼幸運了,第一家門店關門的傳言一出,立馬引起了加盟商、供應商和充卡消費者的恐慌。呆蘿蔔不得不釋出公告:承認因經營不善,導致資金緊張,公司經營出現了問題。第一則訊息,讓拼多多股價大跌20%,但創始團隊並不在意,外界也相信拼多多不會輕易倒下,他的燒錢補貼遊戲依然還會繼續。但第二則訊息一出,很多人的心態立刻發生了變化,造成了一種恐慌,可能會讓呆蘿蔔從此消失於江湖。

老漂作為一個70後的老人,其實已經有點不理解現在的商業模式了,只是感覺現在很多企業都是在進行著一場資本遊戲的賭博,贏了,功成名就;輸了,可能會鋃鐺入獄或連續創業。

拼多多是電商行業的異類,在阿里和京東的眼皮底下活生生的砸出了一個“五環以外”的下沉市場,這的確讓人意外和敬佩,其發展勢頭也令兩大巨頭驚慌,並紛紛重金砸入下沉市場,而拼多多也不甘永遠做五環外的代言人,它需要擺脫這頂帽子,於是通過重金補貼模式來砸開這個市場,也許它能成功,只要資本能信任,能持續的有錢進來,就沒有問題。

而像“呆蘿蔔”這種企業可能就沒這麼幸運了,本身網路賣菜就是一個不成熟的市場,還屬於燒錢期,之前無數的先輩已經成了先烈,盈利模式遙遙無期,完全靠資本支撐起來的一種商業模式,而且這其中涉及到了加盟商和消費者的錢,一旦出現風吹草動的不利訊息,這就將是最薄弱的一環。所以,沒有強大資本的持續投資,這種商業模式非常脆弱。之前,6月份的時候杭州的“鮮生友請”倒閉,已經為這些線上賣菜模式敲響了警鐘。老漂認為,線上賣菜模式的市場環境還未正式形成,未來也許它將會是一個趨勢,也肯定會有更大的玩家進入,但沒錢者莫入。

拼多多和呆蘿蔔目前同樣都是燒錢模式,但卻是兩種不同的商業狀態,電商是成熟的市場,而線上賣菜才剛剛開始嘗試,當市場出現不利訊息時,倆家企業的命運可能完全不同。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為什麼有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自建外賣平臺,美團餓了麼“靠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