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前瞻2020年,巨集觀經濟的不確定性依然較高,在結構性通脹背景下預計上半年貨幣政策調整空間預計有限;但下半年貨幣政策調整空間將逐步開啟。經過多年的去槓桿、控風險、產品嚴監管和利率市場化改革,我們認為金融行業風險較為可控,盈利能力將總體平穩。

考慮到行業估值較低、股息回報率高且穩定、加之機構投資者依然低配此板塊,我們看好行業未來表現,建議投資者加大關注;對金融的子板塊推薦順序為銀行、證券、保險。

預測銀行業2020年營收增長為8%,利潤增長6%。在行業息差微降;負債、科技和風控能力日益分化的情況下,我們認為銀行業投資依然需要擇優劣汰。

維持銀行業“兩高”薦股原則,即重點推薦股息率高、業務穩定性高的大行和增長高、邊際資產回報率高的中型銀行。

業務穩健性凸顯 擇優劣汰下推薦“兩高”標的

銀行業是過去數年金融防風險、降槓桿的主要著力點。我們認為,目前銀行業主要風險來源已被逐一梳理,上市銀行業務的穩健性(資產負債表結構、資本充足率、表外產品風險、不良資產分類等)較幾年前有明顯改善。在巨集觀經濟的不確定性依然較高、無風險收益率中期內大概率走低的情況下,銀行業的配置和投資價值的不斷增大。

但與此同時,必須認識到行業分化的主題正不斷深化,不同銀行在風控能力、負債能力、科技能力和管理能力上的差異日益擴大。核心負債的競爭日趨激烈、經濟增速下降以及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帶來的不良壓力,給銀行經營帶來更大挑戰。

因此,銀行業的投資 邏輯依然要擇優劣汰,對銀行經營能力的分析和把握在估值中的佔比會越來越大。

我們持續維持銀行業“兩高”薦股原則,即重點推薦股息率高、業務穩定性高的大行和增長高、邊際資產回報率高的中型銀行。

國有大行過去幾年的信貸政策和資源投放政策有趨同之勢,其營收尤其是利潤增速差異較小。

股份制銀行業務特色更加鮮明。總體來說,股份制銀行業務規模足以支撐較大的科技和業務轉型投入;而且相對國有大行較低的全國市場份額使其可以執行較為聚焦的發展戰略(例如招商銀行和平安銀行都強調零售銀行戰略,而四大國有銀行則全部選擇全客戶戰略)。

銀行 3 季報已全部披露,業績大體符合預期,其中淨息差表現超出我們的預期,中間業務收入增速加快,資產品質保持平穩。息差環比上升一方面和資產重定價較慢有關,也可能預示市場的存款成本基本見頂。目前監管開始著力控制金融機構的資金成本、打擊假結構存款,預計行業息差下行空間較為有限。

風險

巨集觀經濟波動加大。

風險提示: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免責宣告:本文僅供參考,並不構成投資的依據。投資者應根據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來獨立做出投資決策並自行承擔相應風險,我公司及其僱員不對據此而引致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負任何責任。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半導體熱點來了!40只半導體概念股名單出爐!或將反轉?先拿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