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市場沒啥值得說的,北向資金今天淨流入38億,昨天沒買的287億並沒有重新買,所以應該就能實錘我說的第二種情況。提前進來抄底的A外資,在尾盤集合競價階段,把貨都砸給了B外資。外資中出了部分內奸,並非團結一致。
最近不少機構抱團股都出現了比較大的跌幅,不少公司長期來看依然是好公司好行業。只是由於年底結賬行情,大家爭相賣出鎖定收益。那麼對於之前錯過上車機會的朋友來說,想買就應該開始關注了。
今晚我們先來聊第一個行業,機場。標題說的連跌六週的大白馬,就是機場老二白雲機場。為了照顧新朋友,我儘量說得簡單一些。
目前在A股上市的機場公司主要有四家,分別是上海機場、白雲機場、深圳機場、廈門空港。可能會有朋友說還有海航控股(海南航空)啊,這家公司之前犯了錯誤正面臨各種債務危機,就先不用看了。
今年以來,各大機場股漲幅不一:
上海機場+51%
白雲機場+68%
深圳機場+22%
廈門空港+2.3%
新朋友看到這張圖,可能第一時間就想著去抄底廈門空港。但此機場非彼機場,機場之間最大的不同就在於地理位置的不同。瞄著上海去廈門抄底,很容易就是越買越虧。
機場的核心業務分兩個,一是航空性收入,二是非航空性收入。航空性收入主要是飛機起降費、旅客服務費、安檢費等等,這項業務增長幅度比較緩慢。非航空性收入包括了地面服務費、免稅零售商店收入、廣告、餐飲等等,這項業務增長是比較迅速的。
下圖是上海機場半年報披露的資料,可以看到航空性收入增速只有3%,而非航空性收入增速高達35%。
所以免稅店收入將是未來機場增長的核心支柱,機場正常的航空業務吸引客流量,而機場內部的免稅店、商業餐飲則吸引旅客消費,機場不是簡單收租的而是直接根據收入進行扣點,目前普遍是30%-45%的扣點率。
所以分析機場資產是否優質,關鍵就看地理優勢了以及免稅店規模了。
上海機場輻射國內最富裕的長三角地區,又是中國金融中心。而白雲機場與深圳機場坐落同樣富裕的珠三角地區,是中國南大門,連結東南亞。廈門空港與它們相比,就遜色了不少。
市場通過估值已經反映了出來:
上海機場PB估值4.73倍
白雲機場PB估值2.19倍
深圳機場PB估值1.62倍
廈門空港PB估值1.70倍
可以看到,上海機場的PB是最高的,PB=市值/淨資產,也就是說市場認為上海機場的資產最優質,賦予它最高的估值。這是合理的,因為從資料來看,上海機場是國內擁有最多國際旅客的機場,免稅規模也是最大。
廣州白雲排老三,再加上它的免稅店規模與上海機場相比還有距離,旁邊不遠的地方還有香港機場競爭,所以矮了一個頭。深圳機場名字看上去很牛逼,掛著深圳的名號,但其實國際航班很少,潛力是有的,但還在坑裡。廈門空港對應是廈門高崎機場,下圖也能找到,排在倒數第二的位置。
那麼機場股多少估值是比較合理的呢?
一種辦法是去分析公司未來的現金流,而另一種辦法就是看世界上其他同行類似公司的估值。隨著A股開放程度越來越高,外資佔比A股權重越來越大,外資話語權越來越大的同時,A股的估值體系是向世界接軌的。
我翻了一圈,與我們最相似的應該是泰國機場。它在泰股上市,普通軟體找不到的。
不過泰國機場牛逼之處在於它把泰國六個機場全部打包,放在了一個上市公司裡面。相當於搞箇中國機場,然後把首都機場、上海機場、白雲機場、深圳機場、廈門機場全部往裡面裝。
說它相似不是說股價也漲了很多,而是業務模式很相似。泰國機場的收入增長主要也是來自旅客服務收入以及特許經營費收入(泰國王權免稅)。不過國內機場受制於空域資源緊張,增速沒有泰國機場那麼驚人。
可以看到,世界各大機場股整體分為兩個陣營,增速放緩的一般給予15-20倍PE估值,增速較快的一般給予25-35倍PE估值。白雲機場由於T2航站樓折舊以及民航基金影響,今年利潤較低,PE較高。看2020年預期資料會清楚一些,所以經過最近一輪殺跌,機場股的估值已經相對合理,值得關注了。
........
①中午吃飯的時候刷到新聞報道,臺灣藝人高以翔凌晨錄製綜藝節目猝死,朋友圈已經炸鍋。普通人生活艱難,沒想到外表光鮮亮麗的大明星同樣生活不易。之前就有報道寫,很多明星今年都沒戲拍,已經停工大半年了,只能靠上綜藝露個臉,維持一下熱度。
股票市場是現實的反映,代表龍頭網際網路傳媒的中概互聯艱難新高,而代表中小傳媒的傳媒ETF還在水底浮沉。
②今天家電股莫名其妙暴跌,原來是格力電器也學拼多多搞百億補貼,其實就是降價促銷。這就是降維打擊了,對其他有空調產品的家電股是大利空,但廚電也跟著跌就有趁機跑路的意思了。
④天路轉債明天上市,AA級,轉股價值94元,不會破發,估計能賺1斤-1.5斤排骨。通光轉債明天上市,A+級,轉股價值97元,也不會破發,估計能賺半斤-1斤排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