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我完全擁護我們會議的主題——“擴大內需,穩定增長”。我的基本觀點是:中國經濟的成長空間結合著工業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還有極大的潛力(前面很多專家已有強調),對此所說的韌性、迴旋餘地不是虛言,我們現在理應充分運用它,而且實際上在貿易戰大兵壓境的情況之下,我們擴大內需別無選擇。我現在願強調的,是在四中全會現代化國家治理體系、治理能力提高的原則指導之下,當務之急,是要以擴大有效投融資,結合著機制創新,來帶動消費,改善預期,進一步完成“新常態”由新入常的L型轉換的確認。我在內部聽到有人說,明年的經濟增長目標可以提5.5-6%,我個人認為過於悲觀了。在今年說的6-6.5%的水平上,可往下把重心落一落,但我認為只應是落到“6%左右”——其實這個全面小康的保證速度,它帶有一定的政治含義,是要高度重視的,而且關鍵在於,我們經過努力,完全可以達到6%左右。

我結合前面鄭新立主任講的很多措施(依記錄注:1.鄉村整治——宅基地等;2.農民工進城落戶;3.老城區改造;4.增建停車位;5.失能老人照顧體系;6.職業教育擴招;7.高技術產業關鍵技術舉國攻關;8.以改性甲醇替代汽、柴油;9.固體廢棄物“再生利用”產業;10.集約化、規範化、設施化的農業;11.通用航空業;12.把淮河生態經濟帶作為國家第四增長極來建設),想做些補充。應看到這些空間是實實在在的,中國有效投融資的專案俯拾皆是,而且我們現在已經有了這麼多年的經驗積累,完全可以在“財政過緊日子”的情況之下以貼息、政策性信用擔保、產業引導基金,特別是PPP(特別是連片開發、綜合開發的PPP)來利用這個空間。

那麼除了前面鄭主任說到的那12項之外,我想補充這樣一些很現實的例子:第一,北京為代表的中國一系列中心城市要加快建設軌道交通網,這別無選擇。北京現在哪裡稱得上現代化的大都市?老百姓買機動車要三千多個號裡中一個籤,這是國際笑話。紐約和東京的機動車擁有率比北京都高得多,人家為什麼不必這樣?就是我們的城市公交建設在有效供給方面遠遠不到位,本應該形成四通八達、密度足夠的軌道交通網,這個事情是非做不可的。4號線、16號線為什麼用PPP做?就是政府力不所及,但是已有這麼好的機制。現在在北京鬧得更不像話的就是已經把中籤後怎麼倒手以假結婚、假離婚賣出一個好價錢,形成了一個產業鏈,這是什麼現代國家治理?根本原因缺的是有效的公共交通體系供給。紐約、東京人家老百姓有錢了,買機動車是用於應急和到了節假日、週末往外開去享受生活,中心區周邊平價停車位、停車場政府各個節點上早都有安排建好了,不可能出現北京這樣實際上帶有危機性質的局面,這個事情是非做不可的。北京如此,其他的很多城市,上海、深圳、廣州等等無一例外,這個事是再往後做十幾年做不完的,但一定得做,當下正應加緊做,不做還叫什麼現代化?

再有第二,中心區的這些停車場、停車位的建設是很有講究的:北京的平安大道當年作為政績來說,評價為終於開通了與長安街平行的一條東西貫通的大道,但為什麼它的兩邊,那時候不惜工本設計建造的雕樑畫棟式鋪面,還有宮燈式的照明裝置,這些年出來的經濟效果並不好,人氣上不來?因為兩邊根本就沒安排停車位,車停不下來,它就沒有人氣,兩邊的店鋪嗷嗷叫沒有辦法。現在怎麼辦呢?必須建立體的車位。早已經有企業提出方案,一個車的位子面積,上面、下面加在一起是10個車位,放大10倍,最高位置和最低位置的車調到路面開走可在50秒之內,這就解決問題了。這種停車場、停車位就是完全要以PPP來做,因為它有現金流,政府給一個好的規劃罩著它,給出已經有經驗的規範化的PPP的制度配套,這個事情就做起來了,使老百姓受益、經濟生活繁榮,讓各方面我們的需求潛力、供給潛力進一步釋放。形成這種有效供給相關的東西我們什麼都有,有鋼材,有水泥,有勞動力,有技術,有管理經驗,啥都不缺,就是要把這個事情納入一個政府的高水平頂層規劃,規劃先行,多規合一。

第三,在老舊小區改造裡,就說一件事:要加裝電梯。在北京,這個事的覆蓋面至少是幾百萬人。人們住的四層、五層、六層的樓,十幾年前、二十幾年前,天經地義不用配電梯,現在不行了,老齡化,對生活水平的要求也高了——一個單元樓門配個玻璃筒子式的電梯,20萬元左右解決問題,除了每家自己出點兒錢之外,有些小區可以加上PPP,企業進入以後墊資,有個機制,在運營保養期間通過管理費的方式,逐漸把它整個投資回報拿完。政府也可以給點補貼,“可行性缺口補貼”,四兩撥千斤。這個事情在北京如此,在中國其他一大批城市裡,大同小異,都是非常值得做的,是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非常現實的例子。有些居民小區根本就不是老舊,像我住的那個小區,十幾年前人們評價都很高的,但現在大家幾乎都說遺憾的是沒有配電梯。四層、五層的樓房配電梯已如此容易,這個事情做起來在中國調動的增長潛力,是直接讓老百姓受益的。

第四,要說一下綜合管廊——已說了多年,我認為有關部門要趕快確定:所有的新區,不按綜合管廊設計不許開工,就是要在一開始,把投資打足,把地底下這個綜合管廊做得像模像樣,這應是現在提高發展品質必須作為標配的一個要求。老區的改造當然可以從容來。

第五,海綿城市建設。既然至少要抵禦百年一遇的大雨水,那就得不惜工本,特別像雄安新區這樣,建在白洋澱那邊,按海綿城市建設的要求,作為千年大計。現在投入要素都有,又正是需要反週期,你就得放開手腳——這個事情當然要有一個好的規劃罩著它,不能一哄而上。在全中國,海綿城市可先從一些重點的地方做起,一定要把它做到位。

第六,冷鏈,要從農村一直到城鎮的餐館、老百姓的餐桌,所有這些物流方面的相關裝置、硬體、建築物,通盤的這些投資,也是未來多少年在中國應該堅持做好、做下去的。

第七,特色小鎮,確實能夠在合理掌握的同時大有可為。如果把特色小鎮按照PPP的連片開發來做,企業為主,就幫著政府來考慮其可行性,控制它的風險了。企業家好不容易賺點錢,不見兔子不撒鷹,沒有個八九不離十的把握的時候,人家不會簽字,做不起來的。所以不要太擔心特色小鎮一哄而起出多少問題,關鍵在於,這個特色小鎮建設上地方政府沒錢,那正好是以規範的PPP由企業自願簽字才能做起來,這個機制是個Sunny化的機制,是個非常好的防範風險的機制,可以把這個潛力空間用起來。

第八,水利設施治理。前面有專家專門說到了,為什麼動不動旱災就來了?水災就來了?中國提升抗災能力要跟水利設施升級結合在一起,完全可以在這方面有重點地先做起來。

第九,與城市群建設相關的基礎設施,中央政治局專門說了這個話,怎麼落實?那就得在城市群的規劃上,把這些基礎設施從重點開始,把它們規劃好,趕快做起來。

最後一條,是主要直接面對消費的:在中國不要再猶豫了,一定要放開生育。今年有專家預測,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新增人口最低水平,只有1100萬人出頭。建國之初,一年下來還比這個數更高,計劃生育年份中,也從來沒有低到這個水平上,這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前幾年放開兩孩了,現在應該放開整個的生育控制,沒有必要再限制了。這個事情我覺得應該當機立斷,吸取前面中國生育政策調整至少晚了5年的教訓。

這些,我覺得都是實實在在可以抓的事情,應合在一起。中央所說的貨幣政策方面的去槓桿變為穩槓桿,我覺得非常正確,因為不要光看廣義貨幣供應量M2和GDP之比,主要是看物價,物價中的PPI現在已走在負增長區間,它給我們的警示是防止通貨緊縮。CPI的3.8%,那個豬肉供不應求因素幾個月之內就可望消化掉,因為這是結構性對策可解決的問題——豬肉的供應不足,主要是我們的“環保風暴”做過了頭,地方上一刀切,不許農戶散養和不許小的養豬場生存。那個非洲豬瘟,根據姚景源同志提供的資料,只是引起撲殺了110多萬頭豬,而中國一天全社會的豬肉消費量是150萬頭。所以那個豬瘟的影響,不到全國一天的消費量,豬肉價格猛漲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們自己以好的願望卻做了蠢事。

同時,在實際生活中,要特別警惕:“官場不為”仍然沒有得到很好解決。今年3月中央下了檔案,要求地方一線要以破除形式主義來鼓勵地方幹部做實事,敢擔當,有作為,但是我調研裡碰到的書記、市長,他們仍然反映還是不斷要接待各種各樣的督導組、檢查組、審計組、約談組,甚至一天來兩撥、三撥,一個人在一線做事兒,要有6個人、8個人在後面挑毛病,他怎麼作為?他不是覺悟不高,他是如履薄冰,戰戰兢兢,小心謹慎,生怕有點兒什麼被抓住了以後,讓他吃不了兜著走,誰也不說你是改革中間犯了錯誤,只說你心術不正,說你瀆職。這還得了嗎?這種風氣造成的沉悶局面一定要衝破。

賈 康 介 紹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前10月,江西主要經濟指標增速位居全國“第一方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