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阿里總市值4萬億 成為港股市值第一公司】

11月26日,阿里巴巴正式在香港證交所上市,開盤價為187港元,較發行價大漲6.25%,按照這一股價計算阿里巴巴總市值超過4萬億港元,超過騰訊公司3.2萬億港元市值,成為了港股目前市值第一公司。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執行長張勇在上市儀式後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香港是中國和世界連線的視窗和樞紐,如何通過香港進一步做好我們的全球化,這是我們的一個既定想法。”對於未來是否可能迴歸A股,張勇說,“阿里巴巴生在中國、長在中國,我們會一直積極探索各種可能性。今天在香港上市是非常重要的一步,絕對不是我們的終點,是我們下一程的起點。”

阿里巴巴曾在2007年在港交所上市,2012年退市進行私有化,2014 年 9 月 19 日,阿里巴巴集團於紐約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

11月26日,納斯達克交易所亞太區主席Robert H McCooey在北京出席活動時表示,美國歡迎中國公司來上市,納斯達克歡迎中國公司來上市,“現在市場上有一些謠言,我們希望傳遞正確的聲音。”

從今年9月以來,關於美國限制中企上市的新聞層出不窮。今年9月27日,據外媒援引知情人士的話報道說,美國正考慮將中國公司從美國證券交易所摘牌,並限制政府養老金投資中國市場。在外媒最先放出有關“白宮考慮限制中企”的訊息後,多家主流美媒都予以了跟進。在美上市的中國企業股價應聲下跌。

隨後,美國財政部緊急出面否認上述訊息,稱“特朗普政府目前並沒有考慮阻止中國公司在美國證券交易所上市。”

【增值稅立法意見稿公佈:稅負水平總體未變】

中國第一大稅種、收入超6萬億元的增值稅立法將邁出重要一步。11月27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公佈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法(徵求意見稿)》(下稱增值稅法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增值稅法意見稿共9章47條,明確了增值稅徵稅範圍、稅率等關鍵要素。由於增值稅涉及企業眾多,增值稅立法備受市場關注。

中國在1994年開徵增值稅,2012年起營業稅改增值稅啟動,2016年營改增全面推開,營業稅正式被增值稅取代,成為中國第一大稅種。

財政部表示,經過八年的改革,中國已經基本建立了現代增值稅制度,為增值稅立法夯實了制度基礎。目前增值稅相關改革措施已全部推出,立法條件成熟。為以法律形式鞏固改革成果,按照保持現行稅制框架總體不變以及保持現行稅收負擔水平總體不變的原則,整合了《條例》和36號文等,並適當調整完善相關內容,形成了增值稅法意見稿。

【美聯儲理事佈雷納德:預計經濟穩健成長】

美聯儲理事佈雷納德週二描繪了一幅大體正面的美國經濟短期前景,同時主張在低利率和低通脹的時代,要對貨幣政策行為實施長期性的變動。

佈雷納德週二在為紐約演講準備好的講稿中稱:“儘管有持續的貿易衝突不確定性和令人失望的外國經濟成長,但在強勁的消費支出和健康就業市場的支援下,有充分理由期望經濟在未來一年左右的時間內以適度高於潛力的速度成長”。

佈雷納德表示,儘管下行風險仍然存在,但美聯儲已採取“重大行動”,今年已三度降息,並指出,要感受到降息的全部影響尚需時日。

佈雷納德說:“我將仔細觀察資料,看是否有前景發生重大變化的跡象,後者可能促使我重新評估政策的正確路徑。”這暗示她對政策暫時按兵不動感到安心。

【統計局:今年前10月私營企業和小型企業利潤保持穩定增長】

據統計局今天釋出的工業企業財務資料顯示,2019年1—10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下降2.9%。對此,國家統計局工業司高階統計師朱虹進行了解讀。

1—10月份工業企業效益情況呈現以下特點:

一是高技術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裝備製造業利潤增長加快。1—10月份,高技術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裝備製造業利潤同比分別增長7.5%、5.3%和2.0%,增速比1—9月份分別加快1.2、0.7和1.1個百分點。

二是私營企業和小型企業利潤保持穩定增長。1—10月份,私營企業和小型企業利潤同比分別增長5.3%和8.8%,與1—9月份大體持平。

三是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利潤降幅繼續收窄。1—10月份,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利潤同比下降4.0%,降幅比1—9月份收窄0.2個百分點,已連續4個月呈降幅收窄態勢。

四是資產負債率下降。10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為56.8%,同比降低0.5個百分點。其中,國有控股企業資產負債率為58.3%,降低0.7個百分點。

五是產成品存貨週轉有所加快。10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成品存貨週轉天數為17.3天,同比減少0.2天。

10月份,工業企業利潤同比下降9.9%,降幅比9月份有所擴大,主要受工業品出廠價格降幅擴大、生產銷售增長放緩等因素影響。

【南韓央行11月利率決議前瞻:料年內維穩 明年下行】

南韓央行將於11月29日公佈11月份利率決議,央行7天回購利率現維持在1.25%,預期值為1.25%。目前市場普遍預計南韓央行將在本週凍結其政策利率。

今年7月,南韓在時隔3年之後重啟寬鬆政策,調降了7天期回購利率。10月16日,南韓央行年內第二次降息,將基準利率下調25個基點至1.25%,追平2016年6月份歷史低點。同時,南韓央行行長李柱烈暗示將凍結利率。

8月底,南韓10年期國債收益率跌破2016年底部。自12月以來,南韓的出口已連續11個月下降,出口下降使依賴出口的南韓經濟增長受阻。但南韓最新公佈的資料顯示,11月前20天出口同比跌幅從上月的-19.7%收窄至-9.6%,傳遞出相對積極的訊號。

11月13日,南韓智庫(KDI)召開2019年下半年經濟展望記者會,將今年和明年南韓經濟增長預期下調了0.4和0.2個百分點。南韓經濟進入了利率、物價、經濟增長率都為0的“零經濟時代”。

【全國10多省份下調預算收入目標 保證減稅降費政策落地】

力度空前的2萬億元減稅降費新政,讓地方政府收入受到前所未有的衝擊。為了促進收支平衡,調整不切實際的高收入指標是辦法之一。

知情人士處獲悉,全國已有10多個省份調降了收入目標,一些市縣也在跟進,不過大部分地方仍在觀望。

財稅專家建議,地方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如果年初設定收入目標過高難以完成,應該儘快根據法定程式調低收入目標,這將有利於年末減稅降費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地,也確保財政收支預算平衡。

今年減稅降費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前三季度全國新增減稅降費規模已達17834億元。財政部部長劉昆估算,全年減稅降費規模將達到2.3萬億元。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2020-2030,中國城市發展潛力排名,推薦大學生創新就業安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