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跟朋友吃飯的時候,談到了月開銷的問題,朋友獨自一人租住在福州,人有點宅,一個月花費大概3千左右,然後存款有12萬多。我就問他存在哪裡,他說存放貨幣基金裡,一天收益8塊多,一個月差不多240元收益。於是兩分鐘金融狠狠數落了他一頓,說現在CPI都多少了,年化收益率低於2.5%的理財你也存得下去?結果朋友說,幾十萬在股市裡套了幾年,不敢補倉,對風險投資暫失信心,而平時又怕突發急用錢,不想買理財產品,只好存在貨基裡。
好吧!事實上,這個朋友的心態,也代表了目前很多人的心態,一方面對網際網路時代的理財工具缺乏了解,選擇缺乏多樣性;另一方面存在一種強迫症,對流動性的要求總是很高,不想投向期限較長的產品。
也正因如此,銀行智慧存款近年來才會流行起來,它實質上是把3年期或5年期的定期存款做成“短期”的形式,畢竟年輕人跟中老年人不一樣,年輕人雖然對收益率也有追求,但如果代價是要存個三五年,恐怕沒幾個人願意。
而兩分鐘金融發現,對於此類的智慧存款,最近一家民營銀行又有了新花樣,具體“新”在哪裡?主要是計息方式很特別,它以7天為一個計息週期,滿7天派息一次(存款利率達4.1%),而每次不足7天支取,就按活期利率來計息。
換句話說,只要你存滿7天,就按4.1%的年利率給你結算一次利息,而如果沒存滿7天,那麼只能按0.3%的活期利率計息。
舉個例子,你在12月5日存入10萬元,如果在12月11日前支取(不滿7天),比如12月10日支取,那麼這6天只能按活期利率計息;如果在12月11日後支取,那麼滿7天就按4.1%年利率計息;而如果在12月15日支取,前面的7天按4.1%計息,後面的4天又是按活期利率計息,以此類推。是不是很特別?
按照這種存法的話,10萬元每7天可以拿80元的利息,而一年有52個7天,差不多可以拿4千元以上利息,與之前兩分鐘金融介紹的其他智慧存款相比,它有兩個明顯特點:一是年利率比隨存隨取(一般年利率是3.%)的要高;二是流動性比定期的要強,畢竟只要7天、14天、21天等7的倍數天支取,那麼就可以拿4.1%的年利率,比30天、180天、360天之類的要靈活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