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增長減速和各國央行調高政策利率的背景下,對於許多投資者來說,要成功攫取較高的可持續收益殊不容易。
如果您只著眼投資於可帶來最高收益率的證券,或會迫使自己陷入容易遭受下行風險打擊的險境。
誠摯與您分享摩根大通多元資產投資方案團隊投資組合經理Leon Goldfeld與專注於新興市場的投資公司Ashmore Group的投資組合經理Adrian Petreanu就當前市場上的各種機會和挑戰,以及對於投資者如何應對市場變化的分析。
經濟衰退即將來臨?
收益率曲線倒掛並不能確切預示著經濟衰退即將到來。
Goldfeld說道:「收益率曲線倒掛並不能確切預示著經濟衰退即將到來。我們的結論認為目前經濟陷入衰退的風險大約是30至40%——但是衰退並不是我們的基本預測。我們預期由美國推動的全球增長將保持在趨勢水平。」
Goldfeld指出:「經濟衰退通常是由結構失衡導致。」按照目前情況來看,他並未看到太多結構失衡現象。因此,即使經濟真的陷入衰退,也可能影響輕微。
中美爆發貿易戰影響幾何?
投資者應當加強防禦性配置,但不要過分規避風險。
關稅推升物價,持續影響企業和消費者的信心。然而,美聯儲下調利率降低了融資成本,有助提振投資者信心。因此,「投資者應當加強防禦性配置,但不要過分規避風險,」Goldfeld表示。
Adrian Petreanu說:「從樂觀的角度來看,貿易戰正在亞洲,尤其是中國的高收益信用債市場創造不少投資機會。中國的高收益地產公司帶來了雙位數的收益率,有助市場保持穩定。」
面對貿易戰擔憂帶來的不利影響,中國投資者轉向本土消費。在中國,房地產一直是資產保值的重要手段,對支撐消費者信心至關重要。中國政府一直通過貨幣寬鬆政策和財政刺激來支援消費者支出。
Petreanu相信,隨著貿易戰有望得到解決,中國房地產行業在未來一段較長時期內將會繼續增長。
推動中國房地產長遠需求的因素
家庭普遍將財富投資於房地產。
從長遠角度來看,中國具備兩大因素推動房地產需求持續增長:
財富積累
在中國以至亞洲,家庭普遍將財富投資於房地產並將之傳承下一代,這種傳統可謂由來已久。隨著中國創造了大量財富,加上中國繼續限制資本外流,這些富裕家庭將會繼續投資於房地產。
城鎮化
截至2018年底,中國只有59%的人口生活在城鎮地區。與發達國家的城鎮化率平均達到80%相比,這個數字相對很低。如果中國要在未來二十年達到發達國家的城鎮化水平,則需要增加20%的城市人口——此舉將會驅使城市房地產的需求增加。
投資組合經理預期
可以發掘收益的領域
摩根大通將會降低投資組合風險,但不會百分百持有現金。
「摩根大通將會降低投資組合風險,但不會百分百持有現金。」Goldfeld說道。有些收益來源仍然比現金更有吸引力。當現金和債券的收益率甚低時,多元資產收益策略有機會產生4-5%的收益。
Petreanu則建議投資於新興市場中債務與國內生產總值比率較低且增長率較高的國家。預期今年新興市場的經濟增速將會回升,發達市場的經濟增長將會放緩。
此外,由於新興市場包含70多個不同國家,每個國家所處經濟週期中的時點也都各不相同,因而具備分散風險的好處,投資者可以從中挑選出風險狀況符合本身需要的國家。
新興市場與發達市場之間的增長差距,與資本流向高度相關。當差距縮小時,資本就會離開新興市場。
「隨著增長差距從2019年初起收窄,Ashmore已經看到流向新興市場的資本有所增加。」Petreanu表示。
新興市場的具體風險情況
新興市場投資劇烈波動,可能有利於主動型管理策略。
2019年夏季,環球市場對阿根廷政局的不確定性反應過度。雖然市場當前定價反映阿根廷出現違約的概率很高,但市場依然蘊藏著不少投資機會。由於季節性因素影響流動性降低,8月市場振幅通常高於其他月份,但到了9月流動性將會恢復正常,8月份出現的波動往往會逆轉。
雖然新興市場的債券違約率仍然處於歷史低位,但新興市場目前的高收益信用債利差相比2018年的高位還要高。
Petreanu認為這是暫時性的定價錯配,預計進入第四季度利差將明顯收窄。他表明:「在這種背景下,將會給願意現在就將資金配置到新興市場的投資者創造了一個入場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