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數天才下筆寫這篇文章,走訪了幾個行業的大咖和領袖,跨境電商、新能源、受邀請參加了江蘇如皋投資說明會嘉賓席並協辦了本次活動……
歷經一個專案的三輪創業,從1個人到1群人,從1群人到一個市場,從1個市場到市場佈局,話說資源整合成功案例是什麼?太多人跟我們講述怎麼成功的了,卻沒有幾個人告訴你他資源整合過程中的失敗案例是什麼!商業模式設定該如何確立,哪些是雷區,哪些是沼澤,哪些是石塊,哪些是草原……在眾多商業模式案例中,太多脫離了實施本質,走的是“大概、感覺、好像是”的路線,“差不多、是一樣、有借鑑、如果它合法,我們就不非法……”等的擦邊球眾腦思維。
定位決定地位,規劃才能有計劃!
初創論(十四),商業模式設定
商業模式就是盈利模式,就是把一個專案、產品、計劃、想法等從理論變成現實的整個盈利過程和持續盈利到轉型升級存在增量空間的一套邏輯思維。
講述商業模式的教授、大師、講師太多,在這裡我不做過深闡述,但是對幾個老師們不會和你闡明的地雷和盲區進行個人闡述,以此奉獻給創業路上的精英們!
商業模式設定的第一前提是能夠直接招募客戶、合夥人、代理商等即“人”的層面,同時要解決“人”帶來“錢”的投入。但是在商業模式設定的第二環節是什麼?是能持續帶動“人”和“資金”流閉環,不能像別人說的,別人只做兩年就不做了,真不好意思,筆者執著於10年、百年企業的願景,不做2、3年企業的諮詢。商業模式的第三個重點環節是,預算前三輪市場能沉澱下來的存量市場和第四輪創業、第五輪創業的增量市場和增量空間!
商業模式同步的是幾輪創業對公司的產品、人員、市場結構、品牌定位等的梯隊式提升、管理、篩選、招募、替代、培養等。如無綜合設計,僅以找錢為導向,就是人財兩空,結果被圍攻!
初創論(十五),五輪創業規劃
一年起、兩年活,三年五年成規模!
建立企業和培養孩子一樣,急不來,抱不遠……,拔苗助長只有一個結果,就是死給你看。
五輪創業規劃,不是上市,僅僅是草根創業或初創者剛剛學會做生意的新起點而已!
第一輪,立項;以業務和生存為導向開展基礎和業務,這塊業務看似小,但是也許是公司永久的立身之本。第一輪要累計的是資料、客戶、完善供應鏈、閉環基本業務流程,這個過程要1年到1年半,無大富,但是絕對比做同年齡的工作強,因為自由和成就。
第二輪,立人;通過第一輪創業打下的業務基礎和供應鏈基礎,適當的擴充基礎業務,找到合適的合夥人或階梯式培養原有的人員上一個臺階,讓公司內部的人員能夠替代原本“老闆就是大業務員”的工作,讓老闆分身,讓業務能以公司名義進行正常的運作和閉環。立人的意思就是讓公司本身的功能和職能,有人能用,有人可用,用則必達!
第三輪,立財;在業務擴充套件和市場拓展飛速發展的時候,財務管理和財務資金鍊是至關重要,也是第三輪創業最敏感的事情,很多公司就死在第三輪創業上,曾經底子不厚,素質不高的老闆在這個時候會爭權奪利,或揮霍無度等;公司財務嚴進嚴出,做好公司的整體行政管理檔案,所有訂單,專案,產品價格,財務,流程等標準化,系統化,流程化。
我是一個諮詢顧問師,是知識教育傳播者,資深讀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