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導言

據特斯拉中國官網訊息稱“特斯拉ModelY長續航版起售價為33.99萬元人民幣,下調14.81萬元。但是國產特斯拉ModelY上市的入門價格就是33.99萬元”,降幅遠遠超過市場預期。

中國是人情社會,人情社會每個人把面子看的比命都重要,特別是年輕人,少年裘馬,衣履風流,香車美女才能證明自己的成功,男人要開寶馬坐賓士,女孩子更是寧願在寶馬車裡哭,也不願在腳踏車後邊笑,臨近年關,沒有一輛好車都沒臉面回家過年,更別說相親,門都沒有。

國家更是理解社會的需求,年關將至,單身狗面臨相親和榮歸故里雙重心理需求,特拉斯大幅降價,國產ModelY價格已明顯低於BBA同級別燃油車,2021年中國銷量有望超18萬輛,中長期有望超40萬輛。

特斯拉再次大幅降價,是再次而不是首次,再次意味著後邊還有可能降價,並且是大幅降價,重大利好就像廣島長崎的原子彈,一落地就掀起軒然大波,相關產業鏈公司的股價紛紛飆升。

特斯拉國產化後刺激了相關產業鏈的需求,那麼受益特斯拉的供應鏈龍頭公司都有哪些。這些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想要搞明白特斯拉的投資邏輯,先要搞明白特斯拉的產業鏈結構。

汽車產業鏈結構是什麼?

特斯拉產業鏈,將拉動一個全新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汽車由上萬個零件構成,採用分級供應商模式,所以汽車行業分為兩個部分:“整車製造”和“汽車零部件供應”,而整車製造則直接對接一級供應商,一級供應商又會對接二級供應商。所以形成一個完整的產業鏈。

汽車零部件供應涉及動力總成系統、電驅系統、充電、底盤、車身、其他構件、中控系統、內飾和外飾等十幾個部分。

特斯拉概念龍頭股彙總:

(1)德聯集團:國內汽車精細化學品的龍頭

該公司產品技術先進,公司與德國巴斯夫公司(BASF)、美國杜邦陶氏公司(DowDuPont)、美國雅富頓公司(AFTON)、韓國尤尼科恩等國際巨頭企業都有長期合作關係,且為特定產品的國內長期唯一合作方。公司產品供應50餘家汽車整車企業,其中很多都是一流企業,例如大眾、華晨寶馬、北京賓士、比亞迪、長安福特、廣汽集團等知名整車廠。在技術上從周線來看,目前股價止跌於前期低點的支撐,迎來反彈,在特斯拉概念的炒作下,股價高開高走,後市是否能延續反彈,有待觀望特斯拉炒作的持續性。

(2)諾德股份:新能源鋰電池材料龍頭供應商,公司主營鋰電池用電解銅箔,業務在國內市場佔有率達50%左右,排名第一。

從技術上來看,該股經過三個階段的整理,重心不斷上移,最近放量上漲,多次漲停,上漲趨勢明顯,動能強勁,再加上新能源,特斯拉,鋰電池,寧德時代等熱點概念的疊加,短期備受遊資追捧。

(3)三花智控:全球領軍的製冷控制元器件製造商。

公司併購的企業三花汽零獲得特斯拉一級供應商認證,公司產品覆蓋製冷空調電器零部件及汽車零部件兩大行業。公司電子膨脹閥、四通換向閥、電磁閥、車用電子膨脹閥、Omega泵等產品市場佔有率全球第一。技術上從周k線來看,股價經過波動性上漲之後,目前在高位震盪 ,短期有突破箱體束縛的意向。

(4)滬光股份:被大眾集團評為A級供應商,奧迪物流體系A級供應商。

公司主要是從事汽車線束的研發,公司設計的全自動高壓線束生產線目前是全球首條高壓自動化生產線。公司客戶資源優質,品牌影響力強大,公司與賓士、奧迪、上汽通用、上汽集團、奇瑞汽車、等汽車整車製造商有著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該股是特斯拉和次新股疊加概念,股價目前在前期低點處得到強有力的支撐,反彈上漲,今日表現搶眼,股價高開漲停,動能強勁,爆發力很強。

(5)拓普集團:國內汽車NVH龍頭。

公司為特斯拉Model3提供輕量化鋁合金底盤結構件,公司主要客戶群已涵蓋通用、福特、戴姆勒、寶馬、大眾、奧迪、本田等全球整車廠商以及國內一線自主品牌等。技術上從周k線來看,股價在一路爬升後,進入一個高位整理期,目前仍處於震盪整理箱體中,等待突破。

(6)模塑科技:轎車保險槓及防擦條等汽車裝飾件的生產和銷售

公司在保險槓、防擦條等汽車裝飾件的生產銷售在行業中處於領先地位,公司具有年產300萬套以上保險槓的生產能力,目前公司的主要營業收入來自乘用車的配套市場,其中主要是華晨寶馬、北京賓士、特斯拉、上汽通用、上汽大眾、奇瑞、捷豹、路虎、沃爾沃、北京現代、神龍汽車等。從技術上來看,股價在漲停後一路下跌,充分釋放了風險,目前在利好下一字漲停,動能強勁。

(7)世運電路:公司主營業務為各類印製電路板(PCB)的研發,生產與銷售。

公司核心產品是電路板(PCB),汽車PCB對可靠性的高要求,一旦透過認證,廠商一般不會輕易更換供應商,所以公司的行業壁壘特別高,根據資料顯示,公司在2018年全球汽車用PCB供應商排行榜中穩居前20名。從技術上來看,股價突破前期高點後,經過一段時間的震盪爬升後,進入了下跌調整,在前期高點位置得到支撐反彈。

10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運營三巨頭被逼退市,股價大跌背後,三大運營商估值有望加速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