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對於德國而言,製造業是傳統的經濟增長動力,製造業的發展是德國工業增長的不可或缺因素,基於這一共識,德國政府傾力推動進一步的技術創新,其關鍵詞是“工業4.0”。

2009到2012年歐洲深陷債務危機,德國經濟卻一枝獨秀,依然堅挺。德國經濟增長的動力來自其基礎產業——製造業所維持的國際競爭力。對於德國而言,製造業是傳統的經濟增長動力,製造業的發展是德國工業增長的不可或缺因素,基於這一共識,德國政府傾力推動進一步的技術創新,其關鍵詞是“工業4.0”。

德國2010年公佈的《高科技戰略2020》中,提出了一系列促進製造業發展的創新政策。為使該戰略得到具體落實,2012年德國政府公佈題為《十大未來專案》的跨政府部門的聯合行動計劃,並決定在2012~2015年間向十大專案資助84 億歐元。被稱為“工業4.0”的未來專案,與能源供給結構改革、可持續發展等專案同步公佈。“工業4.0”未來專案,主要是通過深度應用ICT(資訊通訊技術),總體掌控從消費需求到生產製造的所有過程,由此實現高效生產管理。

工業 4.0進化過程

工業革命1.0:18世紀末期始於英國的第一次工業革命,19世紀中葉結束。這次工業革命的結果是機械生產代替了手工勞動,經濟社會從以農業、手工業為基礎轉型到了以工業以及機械製造帶動經濟發展的模式。 工業革命 2.0:第二次工業領域大變革發生在20世紀初期,形成生產線生產的階段。通過零部件生產與產品裝配的成功分離,開創了產品批量生產的新模式。20世紀70年代以後,隨著電子工程和資訊科技充實到工業過程之中,實現了生產的最優化和自動化。

工業革命3.0:第三次工業革命始於第二次工業革命過程中發生的生產過程高度自動化。自此,機械能夠逐步替代人類作業。

工業革命4.0:未來10年,第四次工業革命將步入“分散化”生產的新時代。工業 4.0通過決定生產製造過程等的網路技術,實現實時管理。

資訊物理融合系統(CPS)

通過通訊網路,將工廠內所有裝置互聯的“智慧工廠”就是其中最好的一個體現。德國製造業中的所有行業正在實施該專案有關的研究,並計劃為此投入2 億歐元。智慧工廠或者“工業 4.0”,是從嵌入式系統向資訊物理融合系統(CPS)發展的技術進化。作為未來第四次工業革命的代表,工業 4.0不斷向實現物體、資料以及服務等無縫連線的網際網路 (物聯網、資料網和服務網際網路)的方向發展。

工業 4.0體現了生產模式從“集中型”到“分散型”的正規化轉變,正是因為有了讓傳統生產過程理論發生顛覆的技術進步,這一切才成為可能。同時,分散型智慧利用,代表了生產製造過程的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之間的互動關係,在構建智慧物體網路中發揮重要作用。未來,工業生產機械不再只是“加工”產品,取而代之的是,產品通過通訊向機械傳達如何採取正確操作。

CPS連線了虛擬空間與物理現實世界,使智慧物體通訊以及相互作用,創造一個真正的網路世界。CPS 體現了當前嵌入式系統的進一步進化。與網際網路或者網上可蒐集的資料、服務一起,嵌入式系統也是構成CPS的要素之一。CPS可提供構建物聯網的基礎部分,並且與“服務網際網路”一體化,實現工業 4.0。這些技術被稱為“實現技術”,培育更加廣泛的基於創新型應用或過程的新現實空間,淡化現實世界與虛擬空間的界限。實現技術就像網際網路使得個人通訊以及相互作用的關係發生變革一樣,將給我們與物理現實世界之間的相互作用關係帶來根本性變化。

基於高效能軟體的嵌入式系統與融合在數字網路中的專業使用者介面之間,發生的相互作用,將誕生全新的系統功能性世界。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智慧手機囊括許多應用和服務,已經遠遠超出裝置本身通話功能。由於全新的劃時代應用和服務的提供商將不斷湧現,漸漸形成新價值鏈,所以,CPS也將對現有業務與市場模式帶來正規化轉變。汽車工業、能源經濟,還有包括諸如工業 4.0的生產技術的各個工業部門,將同步因這些新價值鏈發生鉅變。

未來智慧製造業

在未來的智慧製造業中,CPS對涵蓋自動化、生產技術、汽車、機械工程、能源、運輸以及遠端醫療等眾多工業部門、應用領域,帶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CPS而實現的許多應用,將產生新附加價值鏈和業務模式。CPS不僅可以降低實際成本,提高能源、時間等的效率,還能降低CO2排放水平,在保護環境上發揮重大作用。

生產系統,智慧工廠的產品、資源及處理過程因CPS的存在,將具有非常高水平的實時性,同時在資源、成本節約中也頗具優勢。智慧工廠將按照重視可持續性的服務中心的業務來設計。因此,服從性、靈活性、自適應以及學習等特徵、容錯能力,甚至風險管理都是其中不可或缺的要素。智慧工廠的裝置將實現高階自動化,主要是由基於自動觀察生產過程的CPS的生產系統的靈活網路來實現的。通過可實時應對的靈活的生產系統,能夠實現生產工程的徹底優化。同時,生產優勢不僅僅是在特定生產條件下一次性體現,也可以實現多家工廠、多個生產單元所形成的世界級網路的最優化。

相對於傳統制造工業,以智慧工廠為代表的未來智慧製造業是一種理想的生產系統,能夠智慧編輯產品特性、成本、物流管理、安全、信賴性、時間以及可持續性等要素,從而為各個顧客進行最優化的產品製造。這也意味著,創新技術、成本與時間的節約,擁有培育新市場機會的網路容量的“自下而上”型生產模式中的革命。(作者王喜文系工業和資訊化部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中心電子商務研究所所長)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美聯儲負債越高,對比特幣就越有利?是這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