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石潭鎮凱源食品廠的負責人羅粵兵。

石潭鎮凱源食品廠。

臨近中秋,加工坊內格外地忙碌。

新鮮出爐的月餅。

前來買月餅的顧客絡繹不絕。

他,出生僅40天就患上小兒麻痺症,16歲在伯父的帶領下踏入食品製作行業,身體的缺陷並沒有讓他失去創業的激情,從擺攤謀生到擴大廠房。今天我們就為大家講述殘疾人羅粵兵的創業故事。

臨近中秋,在石潭鎮凱源食品廠的加工坊內格外地忙碌,該工廠的負責人羅粵兵一邊忙著銷售,一邊指揮著生產。

雖然患上小兒麻痺症腿腳不便,但為了學習傳統月餅的製作方法,羅粵兵曾經輾轉上海、蘇州、廣州等地,經常一呆就是幾個月。

羅粵兵妻子許菊花說:“那時候家裡條件也不好,經濟上也比較拮据,要開發這些東西也很難,剛開始做的時候還是兩個人加班,每天做到一兩點鐘,都是從零開始。”

憑著自己吃苦耐勞的精神,羅粵兵的小攤位也越做越大,至2016年底,他進一步擴大規模,租下了這個300平的廠房。每至中秋節前,廠裡都有十幾位工人加班加點生產,日均出廠月餅2萬個。

羅粵兵的食品廠辦的風生水起,創業之路上艱辛與挑戰並存,他深知殘疾人生活的不易。為此他決定把周邊的殘疾人也帶動起來,靠自己的雙手創造財富。

在凱源食品廠,有三位殘疾人在這裡工作。張春仕就是其中一位,因為身患侏儒,平時只能靠一條矮凳緩慢挪動,在生產線上他就負責簡單的烤盆清理工作。雖然工作簡單,但也能獲得70塊錢一天的收入,一個月下來就有將近2000元。

此外,羅粵兵還特地為殘疾人工人提供一日三餐和住宿,免去了他們的後顧之憂。

羅粵兵說:“雖然我們是殘疾人,但只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奮鬥,和正常人沒什麼區別。我準備五年之內還要擴大這個廠房,召集更多的殘疾人和貧困戶來做事,讓他們能夠自食其力。(完)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高品質發展看聊城|臨清軸承:從家庭作坊到世界級的產業叢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