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蒙古國的經濟支柱產業是什麼?該文章指出,“在蒙古國的經濟構成中,農業仍然是最主要的經濟支柱,其次為服務業和礦業,而製造業在其經濟構成中只佔很小的比例。”何謂經濟支柱產業?就是指產業規模在國民經濟中佔有較大份額,並起著支撐作用。通俗地講,就是一個國家、一個地區有沒有錢,靠的就是這些支柱產業。因此,我理解該作者在文中所提的農業應該是指第一產業,是包括了畜牧業的。據不完全統計,蒙古國的農業從業人口大約有6萬餘人,每年的產值約佔農牧業總產值的四分之一。那麼,蒙古國的畜牧業又佔了多少比重呢?據2019年初的統計資料顯示,畜牧業約佔全年國內生產總值的10.6%,礦業是24%。從這份資料上看,農業和畜牧業兩項加起來肯定是不會超過礦業的。二、兩地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產業都是什麼?還是以2018年的資料為例。根據蒙古國家統計局公佈的資料,2018年蒙古國內生產總值是32萬億圖格里克,按照交叉匯率計算,摺合人民幣約860.9億元。除去物價上漲等因素後實際增速為6.9%。其中,工業產值為15.7萬億蒙圖,同比增長近21%;金融和保險業增長12.3%,製造業和建築業增長6.2%,服務業增長5.3%。根據內蒙古自治區政府於2019年初發布的訊息,2018年全區生產總值完成1.73萬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5.3%。從產業情況看,第一產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3.2%;第二產業增加值增長5.1%;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6.0%。雖然第三產業繼續成為了拉動全區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但高新技術工業和房地產業也做出了重要貢獻。僅商品房銷售額就達到了1113.9億元,比上年增長了16.4%。而與之相比,拉動蒙古國經濟增長的主要產業仍然是礦業,不僅實現了19.6%的增長,而且還約佔出口貿易總額的87%,畜牧業僅佔出口貿易總額的8.4%。由此說明,蒙古國的畜牧業包括農業,若想替代礦業成為經濟支柱產業尚需時日,必須不斷優化經濟結構。三、農業能否成為經濟支柱產業?雖然蒙古國內的礦產資源豐富,已發現和確定的就有80多種,部分大礦儲量在國際上還處於領先地位。但是一直比較依賴礦產出口的蒙古國,很容易受到全球經濟不景氣、礦產價格持續走低等多種因素的影響,無法保持穩定的經濟增速。因此,充分發揮在畜牧業上的優勢已刻不容緩。但是農牧業到底能不能成為經濟支柱呢?
四、兩者真的具有可比性嗎?前者蒙古國,國土面積156.65萬平方公里 ,全國人口320萬人。後者內蒙古自治區,總面積118.3萬平方公里,全區常住人口2534萬人。因為歷史的原因,現在有許多人還稱前者為“外蒙古”。出於“一內一外”等原因,有許多人便會經常拿這兩者進行對比。歸根結底,就是要決出個雌雄,分出個孰優孰劣。首先,蒙古國是一個獨立國家,內蒙古則是中國的一個省級行政地區。其次,內蒙古的總人口,要比蒙古國多出近8倍。正是因為存在人口基數上的不同,所以造成了按照經濟總量簡單對比會出現的不合理等問題。當前,消費拉動已成為國家和地區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單純以人口消費總額舉例來說,由於人口基數上本身就存在著很大差距,如果非要對比,後者要落下前者好幾個量級出去。同理,雖然澳洲2018年的GDP總量位居世界第14位。儘管如此,還是有人把澳洲與中國的廣東省放在一起比較,認為其總量還不如中國的一個廣東省,相差了0.05萬億美元。可是知不知道,如果是按照人均GDP相比,澳洲以56261美元,比廣東省要高出4倍還要多,已快接近美國了。您感覺這樣的比較有意義嗎?2019年,是中國和蒙古國建交70週年。蒙古國與中國是互為無法選擇的鄰居,歷來重視發展兩國間的睦鄰友好關係。在此背景下,向兩地雙方的民眾們鄭重倡議:正確看待蒙古國與內蒙古自治區兩者之間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上存在的差異,彼此多點發展的眼光、少點有色的眼睛,多點包容的胸襟、少點狹隘的心理,多點理解的姿態、少點抱怨的言行,加強相互間的交流與溝通,共同維護好這片土地的安寧和祥和。無論您是否身在其中,或者只是匆匆路過。假如您同意此倡議,請將此文轉發分享,讓更多的朋友們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