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亞馬遜Quattroporte貝佐斯問巴菲特:“你的投資理念非常簡單,為什麼大家不直接複製你的做法呢?”

巴菲特說:“因為沒有人願意慢慢地變富。”

01長期主義:沒有一個高手是突然牛逼起來

巴菲特11歲就參與到投資遊戲當中,15歲的時候(1945年)就有了6000美元的資產,但真正爆發是從56歲起,從此之後,價值產生價值,勢不可擋地進入全球富人榜前三位。

巴菲特是長期主義者,他的成功源於“時間的複利”。

不過,即便是他公開自己的祕密,我們依然只記得他的財富,忘記為此需要付出的時間。

比方說,亞馬遜1997年上市的當天,股價就從18美元漲到了23.5美元,是一匹“黑馬”啊。當時願意購買這隻股票的人大有人在。

從1997年上市到現在,股價上漲了1000倍。如果當年投資了哪怕100塊錢,現在也可以支付二三線城市的首付了。

不過,當年看好亞馬遜的人,有多少人還在持股?真沒幾個人,因為太難堅持下來了。

亞馬遜儘管銷售持續增長,季報卻始終是虧損的。短期成績單常常不如人意。

風險投資人馬克·安德魯森回憶說,在2000年的時候,因為他還持有亞馬遜股份,在分析師會議上被公開嘲笑:“他瘋了吧,這家公司肯定要破產了。”

對此,貝佐斯的回答是:盈利很容易,但是現在就盈利太蠢了。亞馬遜一直是長期主義的堅守者,從開始就在打造一個龐大的“輪子”:

用低價吸引訪客,用訪客增長銷售量,用銷售量吸引更多賣家,然後擴充套件渠道分佈,讓更多產品能夠低價。

暢銷書作者吉姆·柯林斯把亞馬遜的策略比喻成一個飛輪:讓千斤重的輪子旋轉,你必須全力地推,一圈又一圈。然而,隨著輪子轉的圈數變多,你不需要那麼吃力了。輪子本身的“千斤重”成為旋轉動力,即使你不繼續努力推了,輪子自己也能飛起來。

長期主義不是一個複雜的概念,卻是一個稀有的特質,是我們把目光放在能夠長久產生價值的事上,而不被眼前曇花一現的痛苦、質疑、愉悅所阻礙。

出生時的地位、財富、家庭,不是我們所能夠選擇,但人生所能達到的最高度,卻能借由“長期主義”這把梯子爬上去。你的梯子有多長,就能看到多高的風景。

02普通人的逆襲:在長期賽道當中找機會

我關注了一個博主“程式設計師新視界”,他分享了自己做自媒體人的經歷:

因為太在意短期內的收穫了。

比如,昨天發了文章,今天就在想,為什麼還是沒有人看呢?為什麼沒人轉發?還沒有增粉呢?短期內沒有得到這樣的反饋,開始覺得,要麼是自己能力不行,要麼是這事根本不靠譜。於是,自信心就這麼沒了。

後來,他離職了,有了清晰的目標:在網上為自己構建職業形象,也為其他程式設計師提供一些經驗。

當自己的目標不再著眼在短期的收穫,而是長久的影響後,他才感受到了“時間的複利”。微博上的粉絲已經增長到50多萬,有出版社來約他寫書,前幾天剛剛交稿。

他說,反思之前的失敗,才明白:“不是自己做了某件事,就能快速獲得某些成就。把格局放在短期,就會覺得我已經做了,它就應該怎樣。只有長期做,五年十年地做,才可能會怎樣。”

2011年貝佐斯寫的一封公開信當中說:

“如果你做一件事,把眼光放到未來三年,和你同臺競技的人很多;但如果你的目光能放到未來七年,那麼可以和你競爭的人就很少了。因為很少有公司願意做那麼長遠的打算。”

不只是對企業,對個人也遵循著同樣的道理:短期市場裡競爭者多,運氣總是能很大地影響結果;但是在長期的賽道上,機會往往不是那麼擁擠,影響結局才是判斷力和執行。

03怎麼規避自己的“短視”,保持長期主義?

我們都想做選擇了“長期利益”的人,但又常常會陷入各種“癮”。我們告訴自己,做一個優秀的人,要對自己狠一點。從今天起:

網購,不買了。

遊戲,不玩了。

短視訊,不刷了。

……

至於怎麼才能做到?靠著意志力吧。

殊不知,靠意志力作鬥爭,十有八九是場敗局。意志力和金錢一樣是消耗品,你用意志力兌現了第一筆承諾,不代表你還有餘額支付第二筆。

那麼,我們能夠怎樣讓自己保持“長期主義”?

(1) 規避“錯誤選擇”的最佳方式:不讓自己做選擇

TED演講有一期演講,叫《早起生活經歷如何寫入DNA》,演講者是2017年諾貝爾獎獲得者、表觀遺傳學家摩西·西夫(Moshe Szyf)。

在演講中,他提到一個關於“毒癮”的實驗:給小白鼠餵食可卡因,然後間隔30天,期間小白鼠沒有上癮,一些都很正常。但當實驗員提示小白鼠第一次餵食可可因的場景,比如說籠子的顏色,小白鼠忽然就瘋狂起來,拼命按籠子裡的槓桿——原本能掉落可卡因的機關。

人也是受到類似的影響,摩西提到一個,有些高中生受到同學影響,嚐了可卡因,但是一點也沒上癮,直到過了幾個月,偶然又碰到了毒販子,想起幾個月前的場景才產生了“上癮”的感覺。

讓我們“上癮”的事情,往往不只是“癮”本身帶來愉悅感,還有場景。

在“短期愉悅感”和“長期利益”擺在你面前,你卻無法選擇的時候,不妨試一下換個環境,不帶上能讓你犯癮的“觸發道具”。

比如,我們習慣了在家肥宅躺刷手機後,一回家就容易頹廢,但在別處就積極向上許多。如果你想每天下班後讀書一小時,那不妨先去別的地方看夠一小時書再回家。

(2) 正面在迴避的事情

刷視訊的人,白天傻笑、晚上責備自己,他們知道自己是錯的。

沉迷遊戲的人,對重要的人視而不見,他們也知道自己是錯的。

選擇“短期回報”,往往不是因為不知錯,而是不知自己害怕了。上癮的事,背後都有一件讓自己不能接受的情緒和事情。

杭州某位女士購物成癮被老公送去醫診,原來,僅雙11凌晨她就花掉了10萬元。是她一直這樣大手大腳嗎?

並不是。澎湃新聞採訪她的時候,才知道一個月前,這位女士剛剛辭職,情緒始終都比較焦慮。

如果看不到自己真正的傷口,就會選擇錯誤的方式療愈自己,讓自己被新的絕望淹沒,更加談不上“未來”。

姜思達在《透明人》節目中,採訪過一位酒癮者,受訪人說:

“不喝難受,喝的時候緩解一點,然後喝完了就更難受,到最後就是每天想自殺,然後一邊哭,一邊喝,停不住。”

不自律的背後,都有一個想回避的事情。知道自己成癮的人,活在不能夠打破怪圈的自責裡,始終和錯誤的物件在痛苦爭鬥。

回憶自己第一次通過遊戲、網購,菸酒讓自己開心的場景,發生了什麼難過的事情讓你覺得上癮了會更好?

揪出你想通過上癮迴避的事情,正視自己真正的“敵人”,這才是根本的解決方法。

(3) 時間複利的前提:在同一領域深耕

這兩年,“知識付費”逐漸有了“割韭菜”的名聲。難道真的是講師們惡意割韭菜?其實不是講師們有“割韭菜”的想法,而是大部分的付費知識是碎片化、非系統性的。東一榔頭、西一棒槌的知識攝入方式,能夠變成江湖百曉生,但卻不見得對自己成長有所裨益。

關於個人成長的複利效應,有兩條非常著名的公式:

1.01的365次方 = 37.08

0.99的365次方 = 0.025

意思是說,每天有1%的成長,一年後的平均值是年初的37倍;而如果每天退步1%,365天后就只剩下原來的0.025。

不過,這種成長是有前提的,就是知識之間是有聯結的。

《窮查理寶典》當中有一句話:

我們賺錢,靠的是記住淺顯的,而不是掌握深奧的。我們從來不去試圖成為非常聰明的人,而是持續的試圖別變成蠢貨,久而久之,我們這種人便能獲得非常大的優勢。

亞馬遜的“飛輪效應”裡,推動力固然重要,但是最重頭戲是構建飛輪。先去找到自己想達成的目的,才能完成思考系統框架,最後才是填充需要執行的事情。

用生命影響生命,和你一起變為有趣的靈魂!

最新評論
  • 1 #

    所以科創板50萬門檻有點意思

  • 2 #

    我就是慢慢變富的,12年前2700點進的,現在漲到2800多點了

  • 3 #

    不是因為窮人窮,而是窮,所以叫窮人

  • 4 #

    如果巴菲特出生在中國,估計就不會這麼說了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突發 任正非卸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