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不要懷疑,一點都不要懷疑,他的CEO陳智勝很高調的說過這樣一句話:“這個行業沒有人能夠跟我們競爭,因為(它們)沒法跟我們競爭,這是一個強者恆強的時代。”

看看藥明二級市場的表現,以前大股東每兩個月大手筆減持一次,但依舊如此堅挺....

當然啦,藥明也不是真的就那麼好,他最讓人吐槽也是擔心的一點就在於——分拆了。

我們之前講過,藥明系之前在美國上市,整體是一家公司,回國後,一拆二,變成藥明生物和藥明康德。別看這兩背後的老闆都是李革,但作為公司而言,這兩現在是半毛錢關係都沒有。

拆了就拆了,傻子都知道,未來藥明生物會更有前途,但李革很過分的一點是,他把一些前沿技術保留在了藥明康德裡面,包括細胞治療、基因治療。當然了,現在細胞治療又給拆了出去,變成了藥明巨諾,和生物不同的是,康德持有巨諾14.20%的股份。

下圖是所長和一位產業基金vp的聊天。

其實,雖然明知老闆過分,但確實很能理解,因為,CXO是重資本行業,發展需要錢,而且需要很多很多錢的支援才能夠持續穩定的擴張,所以,別看現在的藥明、康龍、凱萊英、泰格等各個業績好,但他們還是很需要錢。咱就以藥明生物舉例,它現在5w多L的產能,要在2023年擴到28萬L,這都是錢。

藥明的分拆上市,康龍、泰格的A+H兩地上市,都是為了自己更好的融資。

李老闆把藥明生物拆出去,卻把一些前沿技術保留在了藥明康德裡面,目的就是不想讓康德估值掉下去,要兩個一齊發展。

藥明生物的底氣

好了,我們回到前文,藥明的CEO為什麼有這樣的底氣,敢放這樣的話?

首先,生物藥的研發生產比起化學藥,確實難很多,我們知道,藥物是由一個個分子構成的,化學藥,又稱小分子藥,他的研發核心技術是合成。也就是把一個個藥物有效結構拼在一起,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其實工藝已經比較成熟了。

在A股中,專門有一家叫藥石科技的公司,他的特色就是分子砌塊。目前,這家公司已經構建成了一個包含 80000 餘種結構新穎、成藥性優越的藥物分子砌塊庫。如果需要合成什麼小分子藥物,基本就是從這個分子砌塊庫裡面找到對應的ABCDE....然後組合起來(當然,我們講得很簡單哈,原理如此,實際操作起來還是很複雜的)。

但是生物藥,又稱大分子藥,顧名思義就是超級超級大的分子,已經沒辦法透過人工合成做出來了,即便仿製,也沒辦法100%一樣,所以生物藥的仿製藥業內稱為:生物藥類似藥。

生物藥的製作,是利用生物體、組織、細胞、體液等製造的一系列藥品,我們常聽到的單抗、雙抗、ADC 藥物、細胞治療、幹細胞、基因治療等都是按照不同的技術平臺的分類。

有些醫藥公司可能擅長單抗,但是後面的雙抗、ADC啥的就不太行了,而藥明,這些技術平臺全都有,甚至非常有前瞻性的佈局了疫苗專用生產基地,今年年初,藥明生物就和某醫藥巨頭簽訂了長達20 年、30 億美元的疫苗 CMO 訂單。

這次疫情相關的新冠專案,截止今年10月中旬,公司已經簽署超過20個,這在全球立項的可以外包的新冠抗體專案中,簽單率超過 80%....

而在10月中旬之後,根據公司四季度電話會議的披露,又簽訂了接近 1 億美元的製劑供應合同,也就是說,光是新冠相關的單子,公司現在就接了7億美金了,而且還有一些在談,如果都談下來,公司預計,只是新冠相關,訂單就能達到10億美金....

為啥這些新冠的單子,大藥企都願意包給藥明呢?

因為,藥明太快了,一般來說,把專案推到 IND 的階段,平均消耗時間是 3-5 個月。而藥明最快的專案是在 2.5 個月時間就達到 IND,這不僅是藥明的最高速度,也是全球最快的速度。

新冠這種,和時間賽跑同時又容不得半點馬虎的單子,當然要交給藥明這種又快質量又好的公司。

其實,這也側面說明藥明的技術優勢有多強。

如我們前面的文章所講:藥明的前十大客戶中,平均每個有專案6.3個,二十大平均4.8個,整體平均1.6個,簡單說,就是合作年限越長的客戶,越願意和藥明合作,續簽率超過80%。

如此強的黏性,無怪藥明CEO敢放話:這個行業沒有人能夠跟我們競爭。

藥明:我們不一樣

藥明比起其他公司來說,除了研發優勢外,還有就是能提供全球雙廠生產,也就是在中國能做的一套,在海外也能做,這樣可能幫客戶很好的分散風險。

因為,如果產能非常集中,藥企們難免擔心,如果工廠有什麼問題,停產之類的,供應鏈就會斷掉,比如今年1-2月,國內疫情比較嚴重的時候,海外工廠就還是在開工;而3月以後,海外疫情嚴重的時候,國內工廠又可以動起來。藥明的客戶可以選擇位於中國、歐洲、美國的任意兩個生產基地進行商業化生產。

其實這次的疫情,不僅僅是為藥明貢獻了近10億美金新冠藥物相關的單子,更重要的是,這次疫情讓很多藥企明白了服務外包可以分散他們的風險。

當然啦,也正是看到這個機會,還有看到大分子領域的機會,國內的很多公司都想來分一杯羹。大的公司如凱萊英、康龍化成,小的公司,今年有好幾十個註冊生物藥CDMO的,大家猜猜看,藥明是如何評價的?

藥明就差直說他們沒戲了。

藥明的意思是,他們做的生物藥CDMO並不是針對中國市場的,而是針對的全球市場。如果不能夠拿到高質量訂單,直接就會被擋在門外。

這麼大量的投入,無論對人員、技術、商業化生產產能擴建,都是一道天然的門檻,現在全球的 CDMO 競爭格局不是越來越多,而是越來越少。

藥明在電話會議中用了這麼一段話來表達自己的不屑:“未來,如果大家都能夠做到像我們一樣這個 CDMO 一體化賦能平臺,才能在全球市場相對來說佔到一定有意義的分量,拿到足夠多的訂單。我能理解國內現在的公司轉入大分子的興趣,但確實在國外的同行來看,從小分子成功過渡到大分子的機率是不高的。”

而和海外的競爭對手比起來,藥明和他們又不一樣了,在昨天的文章裡我們講到,藥明的海外對手,龍沙、BI、三星,都沒有CRO團隊,他們是建了產能再去找客戶,而藥明的CRO業務可以像漏斗一樣不斷給CMO導流。

更為關鍵的是,在李革設計的盈利模式中,藥明幾乎很難虧損,因為,公司的收入模式是“服務費+里程碑付款+銷售提成”。

與藥明合作的客戶,首先需要交納數百萬的服務費,新藥研發每到一個階段,需付相應的里程碑付款。新藥若上市成功,公司每年還能有3%~5%不等的銷售提成,這相比藥明康德、泰格醫藥對Biotech的投資收益,更加穩定有持續性。

寫在最後

所以,非常可以肯定,藥明生物在大分子領域未來就是壟斷地位,沒有對手,沒人配當他的對手。

這樣的公司,能不貴麼?會便宜麼?大家傻嘛,要把手裡的好籌碼低位扔出來。他最大的風險,也就是前文中提到的,資本運作能力太強。

但是,怎麼辦呢,大分子CDMO,有且僅有一個藥明呀。

63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新能源崛起,上汽還能做500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