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迴歸成港股今年以來一大標誌性事件,首日上市突破4萬億市值更令市場為之振奮。
作為市值最高的中國上市公司,阿里在各個領域上有著廣泛的投資和佈局。對於港股投資者而言,熟悉的相關概念股可能只停留於阿里影業以及阿里健康。
但事實上,阿里的佈局不止於阿里...一間深耕車後市場近30年的龍頭公司-元徵科技(2488.HK),也被阿里看中。
去年11月,元徵與天貓技術訂立合作協議,同意動用彼此各自的資源、專長及經驗,在車後市場上達成深度合作。
一個車後市場30年老兵,一個網際網路巨頭,又如何能攜手撬動這個萬億市場?
一、汽車後市場:規模萬億級別
中國汽車產業雖然起步發展較晚,但自2009年中國汽車銷量超越美國以來,已連續10年蟬聯全球汽車產銷第一。
截止2018年底,中國汽車保有量2.4億輛,有望2020年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保有量市場。
其中,車後市場不但已成為一個萬億級市場,更是產業發展的新焦點。
根據艾媒諮詢資料顯示,2018年中國車後市場行業規模達1.29萬億,同比增長20.6%。
另根據德勤發表的《2019中國汽車後市場白皮書》,目前中國保有車輛平均車齡4.9年,對照國外市場用車經驗,車輛超過5年後將迎來大型維修保養高峰期。
在「車齡+保有量」雙重動力下,車後市場將迎來拐點,未來幾年需求巨大。
最重要的是,相比美國成熟市場,中國市場集中度仍然非常低。
美國汽配件領域有著四大連鎖企業,每隻市值都屹立於百億美元以上。而中國至今仍沒有可與之等量對標的上市巨頭或是獨角獸,即使是成立8年的途虎養車,其估值也僅約11億美元。
在龐大的市場規模、以及行業上下游分散的狀態下,車後市場提供了足夠的想象空間,也令各巨頭虎視眈眈。
二、阿里的佈局,獨角獸的出現
阿里在車後市場涉足頗早,但在探索早期出手頗為謹慎。
2015年4月,阿里整合旗下汽車相關業務,成立了阿里汽車事業部。
2016年6月,阿里汽車上線「阿里車碼頭」專案,試水O2O模式,通過與第三方車後服務門店合作,為使用者提供洗車美容、檢測養護等一站式車後服務。
然而,車後市場不但服務環節多、商業模式也多,單是汽車保養已包括外部清洗、更換電瓶、剎車片等多個專案。
在此情況下,網際網路的單點突破模式難以走通。
實際上,對車後市場來說,相比線上能力,線下門店和供應鏈整合能力更為重要。
做好線上推廣容易,但如果沒有線下服務配合,消費者很難擁有良好的體驗。
而且,僅僅做洗車美容,對技術和素質要求或許還相對較低,而一旦涉及檢測保養等後續服務,就需要專業化人才以及穩定的零配件供應鏈。
因此,即使是像阿里這樣的網際網路巨頭,但面對著單店服務能力參差不齊等多種因素下,試水成果也未如理想。
車碼頭模式雖然未能成功,但也是基於過去幾年這些在各零售領域上的持續探索,才成就了現今阿里在新零售上的成功,產生了盒馬鮮生這一個新零售代表。
事實上,不論是是阿里的盒馬鮮生或是騰訊的永輝超市,其模式能取得突破,離不開三個要素:SaaS的管理系統、配件供應鏈和技術供應鏈。
這三個要素缺一不可,單做其中一部份都不能搭建一個產業閉環,隨時更會變成一個坑。
這也意味著,企業必須有著車後全鏈條的視野,包括銷售、倉儲、運輸、維修等各方面,才能有所作為。
在這層面上,巨頭要靠一己之力整合行業難度也更大,尋找在行業己具備競爭力的企業合作共羸,更為明智。
2018年8月,阿里把汽車後市場業務剝離出來,聯手康眾汽配、汽車超人,成立合資公司「新康眾」。
在新康眾背後,一個是全國最大的線上車主流量平臺,約有1.4億車主資料的阿里;一個是在供應鏈、汽服門店SAAS、門店整合和車主服務領域等方面佔據行業優勢的汽車超人;一個是在全國佈局了500多家直營汽配門店、供應鏈體系成熟的康眾汽配。
從線上流量到線下終端,三者天然互補,令新康眾成為了車後市場全產業鏈上的獨角獸。
根據介紹,新康眾目標是通過優勢資源聚焦全行業汽配,以B2B模式切入,以客戶為中心、以供應鏈為核心,讓採購、售後、服務更趨標準化。
不同於以往的供應鏈模式,新康眾會做全品類產品,除易損件外,還會增加輪胎、全車零件等內容。
儘管如此,要線上線下打通車後市場全服務鏈,讓車主在一家平臺上就可以享受到洗車、修車、保險代理、融資租賃等一條龍的服務,還要依靠更多合作伙伴將服務延伸,才能實現一個完整的生態閉環。
在這方面,憑藉在車輛診斷近30年的積累,元徵能在大資料上作出巨大貢獻,這亦是阿里是看中兩者間協同效應的重要關鍵。
三、元徵的助力,協助生態延伸
元徵以傳統的汽車診斷裝置起家,經過多年發展已成為細分領域的龍頭企業。
隨著網際網路的飛躍式發展,公司早已嗅到大資料的重要性,於近年來推出聯網的診斷裝置,將每個診斷報告自動上傳到雲端,轉化為自身的資料庫,目前資料庫後臺每天收到約40萬份汽車診斷報告。
2019年上半年,元徵收集約7,300萬份汽車維修資料報告,同比增量2,100萬,增幅40%;診斷報告覆蓋車輛數約2,000萬輛,同比增量992萬輛,增幅98%;截止報告期累計收集約3.5億份汽車維修資料報告,覆蓋車輛數約4,000萬。
以資料為基礎,以SAAS為形態,元徵便能在更多場景釋出價值,協助阿里在產業鏈延伸,例如向汽車保養、金融保險、中古車銷售等各方面。
目前,基於自身資料庫,元徵正逐步向「診斷SAAS雲服務商」演進,為行業賦能的同時,亦發揮資料庫的價值。
一方面,相比僅依靠技師的判斷,元徵的聯網診斷裝置能提供更科學的分析處理,產生更多的增值服務;
另一方面,科學的處理方法能進一步將服務標準化,而其重要性對連銷店的意義不言而喻,統一而高效的服務才能讓使用者擁有更好體驗。
除此之外,針對汽車供應鏈普遍存在資訊透明度低、協調困難等痛點,元徵也探索出一個完美的解決方案 - 區塊鏈技術。
區塊鏈的儲存方式,最大特點就是不可篡改以及可溯源的,亦因此大幅提高了資料的公信力以及其相應價值。
截至2019年10月31日,元徵累計申請區塊鏈相關專利已達至325件,而在區塊鏈相關專利申請數量更是全球排名第六,排名僅次於阿里、平安、以及由騰訊發起的微眾銀行等。
最重要的是,元徵更成功將區塊鏈技術落地,借力實現產業升級。
2018年4月,元徵發布了全球第一個汽車區塊鏈應用「元徵車鏈平臺」。
車鏈平臺將汽車服務業供應鏈的上下游串聯在一起,並將所有節點的資料進行了共享,在簡化上下游交易流程的同時,目的是打造一個無中心化、全流程可追溯的供應鏈信用機制以及汽車商業新生態。
簡單而言,對於阿里想打造的車後全鏈條,元徵的區塊鏈技術能發揮重大作用。
2019年3月30日,天貓車站認證體系正式釋出。
根據規劃,5年內,全國5萬家汽修門店的招牌上都將陸續出現「天貓車站」標識,為2億車主提供可信賴的汽車維修保養服務。
對於車主使用者來說,未來只需通過天貓、高德地圖等阿里旗下的App,便能預約「天貓車站」的服務,更可填入車型後提前得知所需的配件和服務時間等,讓車主省卻時間的同時,亦能享受品質服務。
另外,車主可以在在這些App內建立自己的車輛檔案,自動記錄每次保養後的維修資訊,而下次的保養提示也會自動出現在車主的APP上。
而且,車主能夠掃描配件上的二維碼,追溯配件貨源,得知製造商、經銷商等相關資訊,避免假貨問題,而配件價格也將變得公開透明,讓車主避免被漫天要價。
除此之外,對背後的供應鏈而言,資料共享能實現高效的供應鏈管理,令上下游關聯度越來越強。
比如,只要知道某區域有多少某車型的使用者,就能根據資料模型估算出應該備多少零部件,實現更好的存貨管理。
同時,基於新康眾在全國近30個省份擁有共計近600個倉庫,可實現「五公里30分鐘送達」,不但大大縮短修車時間,更能提供90%以上的汽車零配件。
上述一切均會大大提高車主的體驗,而背後的重點之一就在於資料開放共享以及資料的公信力,這也是天貓車站認證體系的核心。
通過區塊鏈技術,整個阿里汽車生態中的資料,包括使用者、車輛、配件等資訊便能變成不可篡改以及可溯源,在提升使用者信任的同時,也簡化了上下游的交易流程,並讓採購、售後、服務更趨標準化。
行業要變得更加透明,這樣才能建成車後市場服務誠信體系,讓使用者逗留在閉環生態內,也讓元徵的資料和區塊鏈技術進一步發揮。
四、結語
面對萬億級規模的中國車後市場,元徵能依託自身在產業鏈的地位和資源優勢,為傳統產業賦能的同時,亦可體現出公司的價值。
元徵在全國多達幾十萬臺的汽車檢測裝置以及一個擁有40萬註冊維修技師的平臺,將成為阿里車後市場佈局中最重要的資料抓手;
而公司豐富的區塊鏈技術儲備,亦將成為背後產業鏈升級的重要助力。
隨著阿里的佈局趨向完善,區塊鏈的應用場景也會逐步增加,併為元徵提供更多的延展空間,讓汽車大資料轉化成規模收入。
一個車後市場30年老兵,一個網際網路巨頭,優勢互補強強聯手,能產生多少的協同效應?這一切的後續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