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產業網際網路金融,和供應鏈金融,其實可能會有細微差別,但更多時候我們說的也是同一個意思。所以,我有時候自己也把自己給繞暈了,一會兒這個說法,一會兒那個說法。之後,就統稱供應鏈金融吧,省卻糾結。

供應鏈金融存在的這些悖論關係點,比如,核心企業與上下游中小微企業之間,核心企業為啥要做這個業務?如果核心企業做這個業務,到底做上游還是做下游?在實踐過程中,其實,大家仔細想想就會發現這樣的矛盾和困惑點。

悖論點一:"1+N"模式,有融資需求的中小微企業,遇上沒有動力的核心企業

很多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這個已經是共識,之所以稱他們為中小微是他們自身也本就不夠強大,甚至有些小微企業連最基礎的財務報表都沒有。對他們而言,日常需要資金保證正常生產加工,但與此同時,能借能貸的資金途徑都已經用完,剩下只有手上一堆上游核心企業或者上游供應商的一沓應收賬款票證。

而核心企業作為強勢的食物鏈頂端,霸權得到充分地位,他們往往會利用自身地位優勢,對上游供應商拉長賬期,有良知的短則30天,無恥的長則數個月甚至半年一年的也很正常;對下游經銷商,通過預付款等方式,要求企業壓貨。這樣,通過佔用上游供應商的貨款資金,要求讓下游經銷商預付資金快速回籠自身現金,做好在自身體系內保持充足的賬面現金流。(此處,需要除卻那些確實需要通過預付款模式的核心企業。)

在整個業務過程中,中小微企業確實有融資需求,而且自身融資渠道也確實存在一定困難。但供應鏈金融強調圍繞的是"供應鏈",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1+N"模式。而核心企業作為這個業務的"1",他們的參與地位處於無可取代的關鍵核心位置,簡單直白的說,沒有這個"1",剩下再多的"N",對這個業務都無濟於事。

正是因為,核心企業在這個供應鏈中的地位,得到了充分體現。那麼問題來了,對核心企業來說,老子憑本事欠著的錢,為啥我要著急還?有道是欠錢的都是大爺!我自己有充足的現金流,有什麼不好!既然這樣,那麼如果做供應鏈金融,核心企業做這件事的動力,在哪裡?

都說無利不起早,核心企業為啥要配合做這個業務呢?如果說,對大型央企和國企而言,更多是承擔社會責任。而且國家層面都在主張及時支付,活著都在主推供應鏈金融,作為央企國企自然責無旁貸。那民營企業的龍頭,他們的動力又在哪裡?

有人說,一個人活著,多數時候追求的,無非就是名和利。同樣的道理,對大型核心企業來說,兩頭,總得占上一頭啊!

沒錯!有些人,會說現在競爭激烈,核心企業想鞏固自己的產業鏈,或者積累自己的大資料,沉澱自己的資料和資訊價值,覺悟高的想承擔社會責任。那對於覺悟不高的核心企業來說,恐怕更看重的,還是想再剝削一次上下游的中小微企業,"薅"他們的羊毛,賺他們的錢,誰讓他們弱小呢!

這就像,誰會嫌天上的星星多,一顆一顆都閃著金色的光芒。同樣,誰會嫌兜兜裡的錢多,一分一分積攢起來都是可以花。關鍵是,有些上游的供應商,人家還是上市公司,未必也差錢。

所以,這些本質上還是屬於彈性需求,並非實際業務中的剛需啊!或者這些訴求,並非到了不做這個業務,核心企業活不下去的地步。這,大概也就是供應鏈金融不好推的癥結所在之一吧!

悖論點二:圍繞核心企業,資金方想做上游供應商,而核心企業想做下游經銷商

就目前市場主流作業趨勢,圍繞核心企業做供應鏈金融的,開展的是上游供應商業務,尤其是央企國企更喜歡做上游。為什麼會這樣?主要取決於兩方面,一是銀行等資金方是否認同核心企業的上游或下游?另一方面核心企業對自身上下游的掌控力度,以及和自身利益的相關性。

我們都知道,對核心企業來說,上游供應商是應付帳款,付款的主動權掌握在核心企業。對核心企業來說,如果做下游供應商,有助於擴大自身的業務銷售,他們肯定是非常願意的。如果,核心企業自己有資金,又有社會責任感,自己願意承擔兜底或者擔保責任,無論做上游和下游都沒有問題。

如果自己沒有資金,但有用不完的銀行授信,又想承擔社會責任,也或者也想賺取一定的利差,選擇做上游供應商模式,銀行也是非常歡迎的。可一旦涉及到下游經銷商模式,在這種沒有資金的情況下,銀行等資金方就會有顧慮,尤其是核心企業明確表示不承諾兜底連帶責任的。加上核心企業主體資質一般,行業又屬於下行週期或者巨集觀調控範疇。舉例紡織行業,某家上市服裝公司,想聯合銀行做供應鏈金融,圍繞下游經銷商門店,還是直營模式,銀行一聽下游,立馬就拒絕了。

所以,現實就是這樣。上游供應商風險小,大家都想做;下游風險不可控,誰都不願意擔責任,核心企業想做,但資金方不太樂意做。這一點,在龍頭民營企業中,尤其明顯。

綜上所述,是做供應鏈金融業務,最明顯的兩個悖論點。也正是因為這兩個問題,其最終帶來的行業發展,就是緩慢前行。除了這兩個,其實還有一些矛盾點和困難點,比如很多銀行和資金方都想做以央企國企為核心企業的供應鏈金融,但對這些不差錢的巨無霸企業來說,他們就掌握了話語權,誰能提供更低的資金成本,要求低於基準利率以下甚至更低。

而對於一些有意願的龍頭民營企業,企業有意願,但銀行就不樂意了,害怕民營企業因經濟下行週期帶來的風險。供應鏈金融業務,涉及的供應商分散在全國各地,而很多商業銀行沒有那麼多網點可以開戶。網點密集的四大銀行,即使有做供應鏈金融的意願,但由於銀行有屬地強監管要求,他們之間總分異地互動協同性就差很多。

不過,好在現在很多核心企業和銀行,在實際展業過程中,已經意識到這些,無論業務態度的積極性,還是業務的執行能力,都比以前好很多。在這點上,也歸功於媒體鼓吹的所謂風口等因素,充分激發調動了核心企業對行業的認知,包括銀行也是一樣。從行業發展的角度來說,這是一個好訊息,也是好現象。未來,會有更多的核心企業和銀行加入到供應鏈金融的業務中來,正所謂做的人越多,越有利於趨勢的形成,也更加利於行業的發展。

-【end】-

下一期:

《究竟什麼樣的核心企業適合做供應鏈金融——我的供應鏈金融筆記(三)》

往期精彩推薦閱讀:

供應鏈筆記系列文章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152億!又一鉅額收購,孫巨集斌哪來那麼多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