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基金報 莫飛
第一家外資支付機構終於要來了!
9月30日下午,國付寶釋出公告稱,中國人民銀行批准國付寶股權變更申請,PayPal通過旗下美銀寶資訊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收購國付寶70%的股權,成為國付寶實際控制人並進入中國支付服務市場。
這也意味著,這家海外支付機構巨頭PayPal通過收購股權方式正式拿下了國內第三方支付的牌照,並進軍國內市場。
而在本就過於擁擠的中國支付市場,後來者PayPal又該如何尋得自己的定位和份額?
PayPal正式拿下本土支付牌照
外資機構收購國付寶控70%股權
擁有著全球最大規模支付市場的中國,外資巨頭企業們始終緊盯機會切入。現在,外方資本控股國內支付機構,正在從限制變為可能。
據上述公告顯示,中國人民銀行批准國付寶股權變更申請,PayPal通過旗下美銀寶資訊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收購國付寶70%的股權,成為國付寶實際控制人並進入中國支付服務市場。
公開資料顯示,國付寶於2011年12月獲中國人民銀行頒發網際網路支付、行動電話支付業務許可,2015年獲基金支付業務許可,2016年獲跨境人民幣支付業務許可,2016年獲預付費卡發行與受理業務許可(海南省、陝西省、雲南省、湖南省、北京市)。公司主要面向電子商務、跨境商貿、航空旅遊等行業企業提供支付產品及行業配套解決方案。
據天眼查資訊顯示,國付寶的運營主體為國付寶資訊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1年1月,註冊資本約1.4億人民幣。
從股權機構看,國付寶的大股東為持股70%的北京智融信達科技有限公司,其為海航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的全資孫公司。國付寶的二股東為國富通資訊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為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的全資孫公司。
而這家收購方美銀寶資訊公司則是海外支付公司PayPal的全資控股的公司。該公司成立於2004年8月,註冊資本約14.8億人民幣,由PayPal全資控股。美銀寶資訊科技(上海)有限公司還有兩家全資控股子公司,分別為美銀寶資訊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深圳貝寶分公司和美銀寶資訊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這意味著,收購完成後,PayPal將通過間接控股的方式,成為國付寶的實際控制人,並藉此拿下國內支付牌照,而成為第一家進入中國的外資支付機構。
美版“支付寶”進軍中國
擁有超2.86億活躍使用者
說起PayPal,很多有過海淘經驗的使用者並不陌生,這家支付機構可以說在美國本土就頗有實力,而它的創始人還是當前的矽谷紅人、特斯拉掌門人埃隆馬斯克。
從1998年開始就在美國加州聖何塞市成長起來的PayPal,早期僅僅只是一家電子商務網站貸款支付方面的服務商,隨後他們通過拓展更廣泛的線上使用者而發展成為一家普惠式的金融支付機構。
2002年,PayPal在納斯達克上市,期間這家支付公司經歷了從和另一家支付巨頭eBay的聯姻到分拆的漫長過程。2015年後,PayPal開始了自己獨立發展的道路,並迅速打開了向境外機構合作,佈局國際市場的道路。
2016年起,PayPal在跨國合作上加大力度,相繼與摩根大通、三星、微軟、聯想等國際巨頭企業達成合作。截止目前,PayPal已支援在全球202個國家和地區,使用100種貨幣進行交易,並且可使用56種貨幣進行提現服務。
而在上述國付寶的公告中,也提及了部分有關Paypal方面的資料。據悉,Paypal是全球領先的第三方支付企業,擁有超過2.86億活躍支付賬戶。
而對於中國這樣的市場,Paly並沒有掩飾其大舉進場的強烈渴望。2011年底,PayPal向中國人民銀行遞交了支付牌照申請。而當時,對於外資背景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央行在牌照的發放上意見並不明朗。
2015年,PayPal從母公司eBay分拆出來並很快再次上市後,當時PayPal亞太區副QuattroporteRohan表示,“目前PayPal在中國的主業依舊是跨境支付,我們同時也在繼續申請中國本土支付牌照”。
不過,此次國付寶股權變更的獲批,實際上正意味著對於支付牌照向外資機構開放,無疑表明了中國金融市場對外開放的全新態度:外資支付機構的准入限制正在迎來鬆綁期。
9月30日晚間,美股開盤前,PYPL股價微跌後出現小幅上漲態勢。截至發稿前,PYPL股價為102.69美元,漲幅0.48%,估值為1205億美元。
金融業對外開放節奏加快
Paypal藉機收購海航系資產
實際上,這家海外支付巨頭此時進軍中國,並非偶然。
經歷多年等待的PayPal,現在卻能順利突破政策壁壘,實際上正在傳遞一個明顯的訊號:即金融業對外開放正在逐步擴大和深化,而外資機構的進場也正好迎來了這樣的黃金時期。
2019年3月28日,高層在博鰲亞洲論壇表示,中國將持續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大幅放鬆銀行卡清算和非銀行支付的准入限制。
2019年7月20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辦公室對外宣佈,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的決策部署,按照“宜快不宜慢、宜早不宜遲”的原則,在深入研究評估的基礎上,推出11條金融業對外開放措施,涉及銀行、保險、券商、基金、期貨、信用評級等多個領域。
2019年9月10日,國家外匯管理局釋出公告稱,為進一步擴大中國金融市場對外開放,經國務院批准,國家外匯管理局決定取消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和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投資額度限制,同時也取消了單家境外機構投資者額度備案和審批以及RQFII試點國家和地區限制。
9月27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召開第八次會議,強調要進一步擴大金融業高水平雙向開放,鼓勵境外金融機構和資金進入境內金融市場。
今年以來,多個政策動向無不指向著金融領域更廣泛領域的對外開放,而在業內人士看來,PayPal進入中國,無疑可以視為一個“標誌性事件。”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研究員董希淼認為此次PayPal正式進入中國境內支付服務市場,具有多方面意義。
“首先,對境內外支付機構實現統一的准入標準和監管要求,有助於培育創新驅動的競爭新優勢,進一步優化支付產業結構。其次,適度引入外資支付機構,有利於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提升支付機構和支付產業的服務水平。再次,擴大支付清算市場雙向開放,有利於深化中國支付服務市場改革,加快創新轉型,完善制度建設,擴大和深化金融業對外開放。”
而從出讓股權的國付Bora看,由於違反清算管理、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等相關規定,國付寶被人行營業管理部給予警告處罰並被罰沒4646.2萬元。
對於已有其他多張支付牌照的海航系而言,鉅額罰款而盈利困難的國付寶,加上競爭激勵的第三方支付市場,讓海航系較早萌生了出讓股權的想法。而此次PayPal收購國付寶70%的股權,似乎也屬於令雙方都滿意的動作。
不過目前,對於新外資方股東進場,如何開展中國市場的業務,國付寶暫未公佈未來的發展計劃。
兩大支付巨頭地位難撼動
跨境支付或為突破口
對於PayPal這樣一家市值過千億美元的支付巨頭公司而言,現在大舉進軍中國市場,似乎也讓市場開始嗅到了來自第三方支付市場逐漸瀰漫起來的硝煙。
只不過,目前競爭已經處於紅海階段的第三方支付市場,尤其是支付寶和微信支付以及背後阿里和騰訊兩大巨頭牢牢佔據寡頭格局的情形下,處於後發的PayPal如何發揮它的鯰魚效應,也令人懷疑。
資料顯示,截至2018年底,財付通和支付寶的使用者滲透率分別為86.4%和70.9%,兩巨頭均擁有龐大的使用者群體,共同滲透率已達到93.3%,較2017年增加了4.2個百分點,且非常接近於移動支付的整體使用者滲透率(94.7%)。
而從使用者使用的角度來看,PayPal相比國內支付產品較高的支付費率也可能會成為其擴充套件市場的重要阻礙。
據PayPal中國官網顯示,購物無需任何手續費,但使用 PayPal收款時將會被收取小筆費用。中國的第三方支付企業一直以來大打便宜甚至免費牌,國內5‰左右的費率,遠遠低於國際上1.5—2%的收費水平。
難怪有網友在得知PayPal進軍中國的訊息後,就開始建議PayPal,是否可以將此前較高的手續費適度進行降低。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指出,即便支付市場寡頭格局穩固,但對於PayPal而言,中國市場的蛋糕足夠大,足夠具備吸引力,競爭激烈也難以阻擋其進場的決心。
一位從事金融支付業務的上市公司負責人表示,從2017年開始,公司正式轉型做進軍第三方支付業務,並預期盈利豐厚。“即便兩大巨頭佔據超過90%的市場,但在中國這個龐大的支付市場下,多數的第三方支付企業仍然有利可圖,1%的市場規模就足夠養活很多企業。”
相關資料顯示,2018年中國移動支付滲透率高達71%,而美國移動支付比例50%,英國48%,德國49%,法國40%,日本作為移動支付的起源國,手機支付比例也僅為30%。
據Frost & Sullivan預測,2023年的中國移動支付市場規模將達到96.7萬億美元,接近2017年資料的3倍,月活使用者量(MAU)將達到9.56億,接近2017年資料的2倍。
此前PayPal相關人士也對外表示,“他們並不擔憂中國的市場過於擁擠。”而從可公開的資訊看,PayPal未來的戰略,也並非和支付寶和微信支付進行直接正面的競爭,而是通過發力跨境支付來尋求自身的優勢和市場。
資料顯示,2018年中國跨境電商交易總額達到7.6萬億人民幣,較2017年增長20.6%,遠超傳統國際貿易的增速。中國市場貢獻了PayPal跨境支付業務的五分之一,而跨境支付佔其業務總量的21%。
“作為一家國際化程度高、擁有豐富跨境支付經驗的外資支付巨頭,PayPal或將集中資源大力發展跨境支付,同時發揮所併購的支付機構國付寶的優勢,在此基礎上培育和形成差異化的競爭能力。”董希淼猜測。
老鐵們,投資是一種眼光,賺錢是一種能力。賺錢最忌諱的就是,操之過急。穩妥、持續、見效、才是核心。+++關注,嘮嘮嗑、談談股,我們一起股市掘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