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12月2日,中俄兩國元首通過視訊連線下達指令,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正式投產。

來自俄羅斯的天然氣,將經過“西伯利亞力量”管道,從中國黑龍江入境,並經東北地區接入全國天然氣管網。

據中石油的資訊,管道第一年可為中國引進50億立方米俄羅斯天然氣,未來,完全建成之後,每年可向中國提供380億方天然氣。

2018年,中國天然氣消費總量已經超2800億立方米,如果以此計算,來自俄羅斯的天然氣將滿足未來超過1/10的天然氣需求。

俄羅斯天然氣進入中國的背後,我們不難看到兩國能源合作規模不斷擴大,領域不斷拓展。

從1999年的石油貿易量只有57萬多噸,到2004年石油貿易量突破1000萬噸;從2008年10月簽署《貸款換石油協議》,到2011年1月經由漠河通往大慶的年供應1500萬噸的石油管線開通;從2010年中國開始從俄進口天然氣,到2013年6月簽署總額為2700億美元、年供應4600萬噸、合同期25年的長期供油協議;從2014年5月簽署合同期為30年、年供應38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協議,到2017年中俄開展帕亞哈油氣田專案為標誌的北極航道合作;從2018年6月中核集團與俄羅斯國家原子能公司簽署《田灣核電站7、8號機組框架合同》《徐大堡核電站框架合同》,到2019年6月中石化簽署了投資參與諾瓦泰克在俄羅斯北極地區的液化天然氣專案的協議,當下,中俄關系進入歷史最好時期,兩國合作步入發展快車道。這一過程中,互利共贏的能源合作日益成為兩國經貿合作規模的“壓艙石”,快速增長的“晴雨表”與不斷創新的“風向標”。

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後,中俄兩國一方面加強了在跨境能源通道、能源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等建設,另一方面不斷摸索能源合作模式的創新。近年,先後有中俄原油管道二線、亞馬爾液化天然氣專案、田灣核電站等一批重點專案完工或即將竣工。

目前,隨著中國對石油、天然氣需求的穩步增加,兩國能源合作除單純的礦物和油氣產品貿易外,還擴充套件到在上游勘探開發、中游參股投資、下游煉化和精深加工合作及石油服務等領域,兩國也積極謀劃北極專案和智慧綠色能源的合作開發。

可以說,中俄能源合作已開始步入上、中、下游全產業鏈、多領域、全覆蓋的多元化合作新週期,按下了走好快車道的綠色鍵。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1-10月江門經濟執行簡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