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這兩天,醫藥公司又開始天雷滾滾了。

主要還是上週那個集採,尤其是面對醫保專家的靈魂砍價,藥企hold不住了!醫藥企業變成“雙輸”:沒進醫保名單,意味著很大一部分市場沒了,股價殺跌;進了名單,藥價殺得太厲害,業績沒保障。

據說,還有醫藥公司的人當場就哭了……

下面,簡單給大家盤點下炸鍋的公司。

首當其衝的,應該是通化東寶,主打產品是“胰島素”。聽起很高大上啊,結果股價兩天錘了20%。如果看遠點,股價從19一路狂跌到12,跌了40%。

一時好奇,我就想去看看哪些基金重倉了通化東寶。三季報來看,冤大頭還挺多的啊!前20名裡,有7只基金產品是華夏的,持股市值合計是13.37億。

北向外資、社保,更是冤的一塌糊塗!3只社保基金組合,重倉了8000萬股,這事情弄得,好搞笑啊。

Ps一下:通化東寶這個問題有些複雜,糖尿病用藥,這次是壓價最狠的。不過也不全是集採這件事情,三代胰島素都商用了,東寶還在二代;還有阿卡波糖片等降糖藥競爭;大股東有高股權質押。

對於通化東寶,大家可不要輕易抄底!

醫藥第一牛股長春高新,大跌了15%。

還有之前信立泰,股價也是一路殺跌。

醫藥股天雷滾滾,醫藥基金跟著涼涼。

個人認為,醫保目錄談判這件事,不影響醫藥行業長期向好的趨勢。醫藥這個賽道,依然非常的優秀。

emmm,接下來就簡單說說自己的看法:

第一個,關於醫保壓價太狠。

醫保這個壓價,其實是有點兒不理性。單單把藥價一個勁往下砍,卻不想想後果,或者說後果被忽視。原料藥漲價、環保漲價、人工漲價、運費漲價、豬肉都一路漲價,藥價反而砍得最狠?

另外也是表面上的低,醫院沒咋降價。

醫藥一定程度上,也是市場化的供求。醫保壓價壓得太狠,藥企覺得不划算了,它可能就退出生產了。

從過往來看,藥荒現象也是屢見不鮮。

最後往往藥價異常飆升,得不償失了。

就是說,大家別太悲觀了,人人都看得見的爆雷點,反而不是爆雷點。市場有市場化的方式,去化解。

然後是醫藥股的業績影響:醫藥企業雖然“多金”,但是每年都要拿出大筆的錢投在渠道、XX灰色。如果能慢慢砍掉這個環節,對淨利潤影響沒多大。

第二,醫藥的兩大特點。

對醫藥的觀點其實非常簡單:醫藥未來的增長,一定比GDP增速高,甚至比上市公司平均業績增速高。

(1)人類對醫藥的需求,這沒有上限的。

這是真正的剛需消費,醫藥和白酒一樣,喝了就是喝了、吃了就是吃了,不可能同樣東西消費第二遍。就需要消費者頻頻買單,業績自然高增長,醫藥也是“十年十倍股”誕生最多的行業。

客觀來說,醫藥比白酒還要強悍的多。

(2)人口老齡化來臨,醫療需求飛速飆升。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醫藥呈現出越來越強的剛需屬性。

第三,醫藥的好機會在路上。

在港交所開綠燈前,納斯達克是尚未盈利生物醫藥公司的IPO殿堂,目前納斯達克上市公司有2643家,醫藥相關公司737家,屬於主力板塊。

港交所一紙檔案,搶了納斯達克風頭!

從去年4月份裡起,港交所宣佈接受尚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於主機板上市的申請開始,有了歌禮制藥、百濟神州、信達生物、華領醫藥、復巨集漢霖、康希諾、君實生物、基石藥業赴港上市。

一年後,科創板再次打開了另一扇窗。

科創板比港交所的政策設定更為靈活,為上市企業提供了5套標準,能夠為不同層次的醫藥企業提供IPO模式選擇,同時,科創板的交易環境和規則,相對來說,科創板也更加符合內地醫藥企業。

話說咱們14億人口,這麼大市場,以後的醫藥研發、醫藥公司,甚至能誕生世界級的醫藥龍頭公司。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們仍需多努力呀!

我其實很喜歡信立泰,公司負債極低。建議有投股票的讀者,選股時多注意負債,公司也和人一樣,負債低,多經營穩健;負債累累,多無法自拔。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未來10倍牛股,科技硬核,半導體一線龍頭集中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