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武佔國 劉哲
奇瑞混改歷經一年多,終於有了下文,民營企業青島五道口新能源汽車產業基金企業(有限合夥)(下稱“青島五道口”)成為奇瑞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奇瑞控股”)與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奇瑞汽車”)的新股東。
青島五道口是一家於8月22日剛剛成立的企業,註冊地址為青島市即墨區,其背後的實控人周建民卻與奇瑞汽車的董事有著諸多關係。
混改方案落地後,奇瑞控股、奇瑞汽車董事長尹同躍對《上海證券報》表示,在面對當下“不進則退,慢進也是退”的行業競爭新環境時,奇瑞必須以更加深入和徹底的創新求變精神,引入戰略資本,啟用體制機制,為下一輪競爭搶佔新賽道。
同時他說:“青島五道口團隊了解汽車行業,既有豐富的產業和客戶資源,也有產業投資和資本運作經驗,能夠協助奇瑞實現2025戰略藍圖,為奇瑞騰飛賦能。”
事實上,是這樣嗎?
“低調”周建民
12月4日,長江股權交易所釋出公告稱,奇瑞控股、奇瑞汽車(以下合稱“奇瑞”)的增資擴股專案均已成交,投資方為青島五道口。
奇瑞控股和奇瑞汽車整體掛牌增資成交價格比整體掛牌增資底價溢價1億元,總成交金額約144億元。
公告顯示,青島五道口持有奇瑞控股、奇瑞汽車股權的比例分別為30.99%和18.5185%;此外,奇瑞控股的股東華泰資管和瑞創投資將向青島五道口分別轉讓15.78%和4.23%股權。上述交易完成後,青島五道口持有奇瑞控股股權的比例將達到51%,並間接持有奇瑞汽車32.4815%的股權,使其所持奇瑞汽車的股權總比例也達到51%。
天眼查顯示,青島五道口成立於2019年8月22日,也就是說,今年9月2日,奇瑞混改方案在長江股權交易所釋出公開招募股東方的前一個多星期,這家合夥企業火線成立,時間線頗為精準。
根據股權穿透發現,該合夥企業最終的實際控制人為周建民。周建民又是何許人也?
公開資料顯示,周建民1988年畢業於山東大學,大學畢業後,他在山東省勞動保障局任職6年,1995年成立山東金日國際廣告公司並出任董事長。目前擔任職務包括,五道口投資基金董事長、北京大風車教育集團董事長等職。周建民在文化傳媒、教育、旅遊、類金融及TMT等領域有多年的投資併購經歷。
例如,周建民和目前奇瑞汽車董事、深圳市鼎暉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鼎暉投資”)Quattroporte焦樹閣(又名焦震)為大學校友。今年6月,他們還一同回到山東大學參加座談會。也就是說,周建民和焦樹閣是校友,焦樹閣和尹同躍同在奇瑞汽車共事。
此外,上海瑞有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瑞有投資”)也成為此次混改成功的關鍵,作為操盤基金,瑞有投資官網顯示,奇瑞控股、奇瑞汽車董事長尹同躍和鼎暉投資、奇瑞汽車董事焦震均為瑞有投資的顧問。
從去年奇瑞開啟混改以來,眾多媒體紛紛指向尹同躍即將退休,他自己也曾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希望在2020年退休之前,將奇瑞打造成世界上有競爭力的企業。然而,他在退休之前,開啟“混改”背後,是否意味著老牌國企奇瑞效率將會提高?
奇瑞虧損之路
據奇瑞披露的財務資料顯示,截至2019年6月30日,奇瑞控股的淨利潤為-1.56億元,資產總額為904億元,負債總額685.1億元;奇瑞汽車的淨利潤為-13.74億元,資產總額為830.8億元,負債總額622.94億元,資產負債率高達75%。
然而,奇瑞汽車是如何走向現在的虧損境地的?
奇瑞汽車成立於1997年,尹同躍成為奇瑞汽車“八大元老”之一。2004年,奇瑞汽車進行第一次股權改革,引入員工持股平臺蕪湖瑞創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瑞創投資”),董事長尹同躍成為持股公司的大股東,持股達87.53%,處於絕對控股地位。
目前,瑞創投資持有奇瑞汽車股份比例為8.27%,也就是說尹同躍間接持有奇瑞汽車的股權比例,離控股股東還有很遠的距離。
其實,奇瑞汽車的困局,在2007年已經凸顯,其2007年至2009年的營業利潤分別為11.3億元、-1.94億元、-5.56億元。
低迷的業績催生了尹同躍的“造車夢”,2009年,他提出“多生孩子好打架”策略,孩子代指不同的車型。此後,奇瑞汽車開啟了品牌多元化戰略,瑞麒、威麟、開瑞品牌相繼成立。具體到車型,更是多達20餘種。
可是,想通過造新車賣高價的尹同躍沒有想到,新品牌一時不能被消費者認可,對銷售額貢獻不大。安徽麒麟汽車銷售有限公司,2009年收入為8.85億元,虧損1.5億元。2009年奇瑞汽車的均價為4萬元,價格偏低。
隨之而來的,是研發費用和管理費用的攀升,奇瑞汽車2009年管理費用增至12.5億元,這也是其虧損的原因之一。
據當時《21世紀經濟報道》的報道,多位奇瑞汽車供應商反映,由於車型變化太快,A級供應商相應會支付更多研發費用在前期試製階段。一旦產品滯銷,一整套裝置就作廢,“完全浪費”。供應商一款配件的前期研發費用可能上百萬元,而奇瑞汽車一款車型的研發費用則至少幾千萬元。
尹同躍對“多多益善”的執念不僅執著於汽車領域,他還要造更多東西。
當然,有夢想是好的,畢竟,“不務正業”的車企多得很:比如福斯汽車在1973年就開始生產香腸,遠銷德國;再比如,法拉利開起了主題公園……
尹同躍也不甘示弱,帶著奇瑞搞起了“副業”。2007年,奇瑞收購了蕪湖造船廠,通過資產重組改制,成為新聯造船有限公司。2010年,奇瑞以200億汽車專案進入鄂爾多斯,也是看中了鄂爾多斯政府配置煤炭資源;2013年12月,奇瑞和兩個合夥企業一同成立了中電科蕪湖鑽石飛機制造有限公司,而奇瑞,負責提供飛機上的核心部件發動機。
而這些跨行業的行為,都需要大額投資,這也加劇了奇瑞寒冬的來臨。
尹同躍的“同學情”
奇瑞汽車董事長尹同躍是安徽人,1984年從合肥工業大學汽車工程專業後,在福斯工作了12年。在此期間,他不僅當上了總裝車間主任,還當選過“十大傑出青年”。
奇瑞汽車起源於安徽省蕪湖市政府的汽車專案。1995年,蕪湖代表團在參觀時發現了安徽老鄉尹同躍,邀請他主持蕪湖汽車專案。“軟磨硬泡”下,尹同躍接受邀請,1996年離開,回到安徽老家。1997年,奇瑞汽車成立,“奇瑞”,取義為“出奇不意,帶著瑞氣”,當時的廠區還是個小草屋。
京劇《智取威虎山》中,有“八大金剛”,說的是八個懷揣技能的人組成了土匪中的管理層。在奇瑞汽車,也有“八大金剛”,是奇瑞汽車最初創業的8個“元老”。其中,“元老”之一魯付俊還是尹同躍的同班同學,他原來在安徽客車總廠任副總工程師,也被尹同躍挖到奇瑞汽車。
之後,尹同躍充分施展“同學情”魅力,還挖來了同班同學高立新、1997屆同學高興華。他甚至還用上了“同事情”,從挖來很多人才,這些人成為奇瑞汽車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1998年,奇瑞汽車開始建設轎車發動機工廠、組裝工廠,還花了2900萬美元從英國引入一條福特的二手發動機生產線,尹同躍帶著一夥人研發發動機及汽車組裝。他對當時蕪湖市副市長、後來任奇瑞汽車董事長的詹夏來許諾:“幹不成我就跳長江!”
1999年,奇瑞汽車生產出第一臺車,尹同躍開著車去城裡報喜,在路上就拋錨了。經過一年除錯,汽車才算成熟。
造車沒這麼簡單,汽車生產資質就像“準生證”,當時還處於管制當中,奇瑞沒有,就是“黑戶”。為此,奇瑞登上了這艘船,奇瑞就送了20%股權給,從間接獲得了“準生證”。
1999年底,奇瑞風雲以“10萬元家庭轎車”上市,2001年一年內便達到了20多億元的銷售額,盈利13億元。2002年奇瑞以5萬輛的年銷量,進入國內轎車行業“八強”。那時,想要增持奇瑞股份,車圈“紅人”奇瑞不僅拒絕,還順手拿回了送給的20%股份,因為奇瑞已經有了汽車生產資質。
但是,2004年,奇瑞汽車生存再一次面臨危機。先是奇瑞汽車推出的“年輕人的第一輛車”QQ車型被通用懷疑抄襲通用大宇SPARK;緊接著德爾福公司等一批歐美零部件廠商停止向奇瑞汽車供貨;奇瑞因售後維修體系不健全被吐槽“奇瑞、奇瑞,修車排隊”;當時的銷售總經理孫勇辭職,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加之汽車行業競爭加劇,奇瑞銷量嚴重下滑,進入寒冬。
這時候,尹同躍再一次想到了用上“同學情”,挖來了當時的北汽福田銷售部經理李峰,二人原來也是同班同學。2005年李風進入奇瑞後,利用分網銷售等方法整理經銷商網路,完善後期服務,接下來3年奇瑞銷售量達到18.9萬、30.53萬、38.12萬,行業排名連續上升,到2008年升到行業第四位。
現在,奇瑞控股和奇瑞汽車再次陷入虧損,面臨危機,只能通過混改來讓企業獲得新生。最新引入的戰略投資者青島五道口實控人周建民表示,“青島五道口入股奇瑞後,秉承‘幫忙不添亂’的原則,繼續推動奇瑞建立更加市場化的激勵機制、增加資源資金的引入、加強資本運作、加快全國全球的佈局,協助‘奇瑞2025戰略’落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