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大家一定接受過定投分散投資降低成本吧啦吧啦的投資者教育,這種模式本身沒有什麼問題,但凡事都有利弊,這種模式最怕的就是有些基金買著買著就買不到了……
限購有些基金會因為規模太大不利於基金正常運作而限購,通常10萬以上的單賬戶日限額只能攔得住機構投資者,並不會對絕大多數個人投資者產生影響,然而5萬甚至1萬以下的額度就對不少投資者不太友好了,如果是分批建倉的話,就可能被限額卡住。
比如中歐時代先鋒A和中歐醫療健康A,當前代銷機構的限額都是1萬元,對於部分投資者的正常操作就有所影響了,不過這種情況影響群體還是有限的,畢竟土豪還是少數,除了銀行渠道客戶,我們大多數投資者單筆投資金額真得不大。
暫停申購有的基金會乾脆直接停掉申購,不過這種情況比較少見,因為一般規模增長較快的基金贖回量也不小,如果徹底停了申購,規模是會下降的,這也不利於基金的穩定運作。
有的基金暫停申購則是迫不得已,比如華寶油氣這種,耗盡了外匯額度的QDII基金,每家基金公司的外匯額度是有限的,如果投資者太踴躍,那就只能閉門謝客。不過對於華寶油氣的場外投資者來說,這種暫停申購實在鬧心,前期跌幅較大,現在補倉無門,成本高高在上,回本遙遙無期,想解決這個問題,一是開個證券賬戶進場購買,再就是祈禱華寶油氣能夠儘快雄起一波。
檸檬君最擔心的則是華寶油氣再下一個臺階,並且停留較長時間,這對於已經被套較多的持有人來說將會是非常難受的。
轉型or清盤有的基金則會變身或者直接“狗帶”,同樣會出現買著買著就買不到了的尷尬。
這樣的案例有很多了,檸檬君就不舉個例了,有一類基金比較集中,那就是分級基金,即將告別歷史舞臺的分級基金,下場無非轉型和清盤兩種,為了順利告別,基金公司已經採取了非常嚴格的限購措施,謝治宇的興全合潤剛好也是一隻分級基金,限購2000元/日。
對於投資者來說,如果基金賺錢了,買不到只是遺憾,頂多是少賺錢;如果是被套了還不能補倉,就不止是遺憾了,那情緒可就複雜了。基金不是股票,絕大多數基金補倉是有意義的,能夠幫助投資者儘早實現盈利,如果補倉有障礙,投資者的盈利體驗就會差很多。當然,也有一些基金實在是爛泥扶不上牆,這些基金買不到也是好事情,能夠早點解脫,也算是脫離苦海了。
這些年令人噁心的操作也有不少,能夠在這個市場上堅持下去,唯有“吐著吐著就習慣了”。
-
1 #
-
2 #
富國的基金最好不要買,尤其是魏偉的,買完了就光剩生氣了
國內的都沒玩轉,千萬別聽基金公司吹噓啥全球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