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在改革開放的前40年,零售業經歷了4次大變局。

80年代的個體戶,90年代的品牌連鎖,2000年以後的電商,2016年的新零售。

那麼在未來10年,如何抓住下一個風口呢?必須要讀懂這3大趨勢,認清智慧零售模式。

1、傳統零售時代

2、新零售時代

3、智慧零售時代

在弄清智慧零售之前,我們先來回顧下零售業的演變。

在80年代為了解決知青就業,出現了所有制改革。

大量的年輕人,可以透過從事個體經營,實現就業和創業。

因此,在改革開放以後,零售業的形式更多以個體戶為主。

隨著產品的豐富以及人們收入能力的提高,人們不但追求溫飽消費,更需要滿足品質、品牌的需求。

在消費力不斷提升的情況下,個體戶的形式已經無法滿足市場需求。

於是在90年代各地陸續出現了連鎖、大賣場等零售形式。

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國內的網民也在不斷普及。

人們的生活工作,逐漸從線下的物理空間,轉移到了線上的網際網路空間。

所以到了2000年以後,電子商務成為了新的趨勢。

當時由於網際網路的獲客成本較低,在線上開網店成了最賺錢的風口。

但任何事物都無法一勞永逸,到了16年電商及實體都出現了客流枯竭的現象。

在電商實體都遭遇經營困境,面臨倒閉潮之際,馬雲提成了新零售的概念。

新零售主要是依託網際網路、賦能傳統商家,實現多個場景的融合,從而提升效率和業績。

首先是透過線上作為體驗店和流量入口,把進店消費的客戶匯入線上,透過APP與消費者建立連線。

把線上線下打通,可以滿足懶人經濟需求,滿足使用者在線上下單,同城配送。

線上下單同城配送,其實就是在線上與線下打通的基礎上,實現了物流的融合。

盒馬生鮮,運用的就是這種多場景融合模式。消費者可以在盒馬生鮮的體驗店購買產品。而且選擇好食材後可以直接在店內烹飪。

消費者如果不願意下樓,可以在APP下單,由盒馬的配送人員送貨上門。

這種新零售模式,完全顛覆了傳統零售的賣貨模式,不再靠賣貨賺差價。而是根據使用者的需求在提供美食需求的解決方案。

最關鍵的是當線上線下打通以後,可以鎖定使用者,並獲取使用者的大資料。

就是使用者在註冊APP、選購產品、支付等一系列的行為,都會被記錄儲存到雲計算,形成大資料。

當新零售平臺,依託線下場景獲取大量的使用者資料以後,就會先最佳化供給結構,再提升消費力。

最佳化供給結構,就是以大資料分析使用者的真實需求,然後要求產地按需生產。

同時也可以根據使用者需求,透過線上推薦精準的營銷活動,激勵使用者持續復購。

每一次商業模式的更迭,都與科技發展有關。

網際網路時代下電商迎來大爆發,產業網際網路時代新零售成為新的趨勢,到了萬物互聯的時代,智慧零售就會成為新的風口

何為智慧零售?就是所要即所得,可以感知使用者的需求,在使用者生活的任何場景提供產品及服務。

因為智慧零售是在萬物互聯的基礎上形成的。這也意味著,只要是可以通電的物體,都可以聯網,都能夠成為一個營銷場景。

尤其是在大健康快速發展的今天,商家可以根據使用者的需求,為其提供美食、健康的解決方案。

可以在使用者看電視、看手機時候、乘坐無人駕駛汽車時候,開啟冰箱門的時候,推薦產品。

那麼商家是怎麼知道消費者是誰,需要哪些商品的呢?

在萬物網際網路的時代,每個可以通電的物體不但是營銷場景,也是獲取使用者資料的入口。

比如可以透過運動手環、運動鞋各種可穿戴裝置分析使用者的身體狀況。

同時在使用者購買食物、藥物及生活用品的時候,都可以在不同的場景去獲取使用者資料。

其次可以根據使用者的生活習慣,生活規律,去判斷使用者的需求,給出指導建議。

有了萬物網際網路和大資料的支援,可以讓商家更懂使用者,根據使用者的需求做未來的判斷,實現智慧化營銷。

現在網際網路巨頭,共享單車、地圖導航、線下賣場各個領域佈局,其實就是在透過不同的場景去獲取使用者即大資料。

只有獲取更多的大資料,才能驅動AI實現智慧化的銷售。

智慧零售是未來的大勢所趨,不想被時代淘汰,就要提升認知,提前佈局。

27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2021 To B增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