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許多加密貨幣企業表示,全球的監管機構太多,尤其是在美國,它們認為這種重疊的甚至矛盾的監管方式阻礙了市場的增長和創新。美國聯邦監管機構的“字母表湯(alphabet soup)”,如SEC,CFTC,DOJ,FDIC,FTC和IRS等等紛紛介入加密貨幣領域,這些僅是個開始。

範圍限制在美國各個州內,每當市場有變動都需要50位總檢查長之間互相博弈。而對於執法的機構和監管者來說,同樣的市場變動,還需要由州立法機關向法院申請。數字貨幣是無國界的,而監管機構是有監管範圍的,如果在其管轄範圍內的消費者和機構因此受到影響,他們則可以擴大監管範圍。

一些加密貨幣初創公司和金融科技領頭企業主張建立一個新的監管體系,以取代當前略顯重疊的監管機構,並進一步簡化監管的合規法則。

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FCA)經常被視作“中央取代機構”的一個典型案例,該機構透過其政策來審批新的市場創新,因此許多人主張在美國設立相匹配的代理機構。

毫無疑問,當前美國的聯邦法規和州法規讓初創的加密貨幣企業以及走向成熟的金融科技公司進入一個艱難的階段。但儘管眼前的監管結構看似混亂,美國的體制仍為投資者和消費者提供了很大信心。

這種數字資產監管方式透過防止欺詐的方式,以及成套抗擊泡沫的方法,使創新得以蓬勃發展。美國為了激發創新並保持領先於其他國際市場的競爭地位,要求各個監管機構透過加強監管來減少“灰色地帶”,以便更多的金融科技和企業家可以清楚地瞭解監管規則。而如今的問題不是美國監管機構太多,而是監管機制缺乏明確性,還有已出臺的法規呈現極高的重疊性。

在短期內想建立一個整體性的監管機構相對容易,可提供一站式的服務,但這個監管機構一旦出錯,則會巨出現大的風險。儘管它可能更復雜,但美國在加密行業建立的監管體系孕育了更持久的投資者,堅定了市場信心。

鑑於監管機構的自由度很大,尤其是在金融科技和金融創新監管方面。但隨著技術的發展,監管方式也將變得愈加靈活。美國幾個聯邦金融監管機構的存在意味著沒有一個監管機構會為加密貨幣領域專門設定標準。從某種意義上說,監管機構可以在創新與安全穩健性之間尋求平衡的競爭機制。在州際間,紐約州和懷俄明州是在數字資產監管方面處於領先地位的州。從長遠來看,哪個州推出的監管最有效還是交給時間吧。

有時監管機構之間的緊張關係令人非常失望。例如,美國在發展協調與全面的“監管沙盒”方面滯後了,而其他司法管轄區的監管體系反而更加寬鬆。

總的來說,美國這種獨特的監管格局即將促成一個穩定的市場形成,並慢慢地發展起來。美國監管機構非常自豪的一點是他們建立了一個高度穩定的金融體系,然而,創新才是他們能站在世界舞臺前列的關鍵因素。

但是為什麼不消除所有監管重疊,在聯邦政府的層面來建立一個獨立的監管機構來監督加密貨幣呢?

首先,這將是國會的一項法案。鑑於在分裂的華盛頓,兩黨就新立法達成協議的可能性很小,因此監管者有責任透過創造性的方式利用其權力和靈活的法規。然而,協調和溝通就變得非常關鍵且最容易實現。

其次,美國監管部門也會成立一個理事會。透過知識和經驗分享,達到避免冗餘,同時加強監管機構與系統中所有參與者之間的相互溝通。該理事會可以效仿總統的工作模式,旨在增強美國的誠信、效率、秩序和競爭力,同時保持金融市場投資者的信心。所有類似的理事會都可擴大成員範圍,這不僅使監管機構獲益,也使學術界、非營利部門以及初創企業界的思想領袖們獲益。

9月份,針對簡化對貨幣服務業務(MSB)的合規性監管問題,有49個州的銀行監管機構釋出了一項計劃,該計劃為監管機構與公司節省了大量地時間和金錢,也使MSB在整個美國開展業務變得更加容易。這種協作方法的模式為我們提供了參考依據,以在美國範圍內實現更好、更有效的監管。

將這種相同的協作精神應用於KYC流程等其他領域,籌集資金和發放護照許可證將同樣減少摩擦,併為初創企業開展業務提供合規、無縫且成本更低的方式。例如,透過採用協作方式不僅可以抵禦政治風向的變化,也避免黨派紛爭困擾金融消費者保護局(CFPB)的工作。

我們不需要一個新的監管機構來監管數字貨幣。相反,我們更需要監管機構、企業家、投資者以及銀行之間的溝通與協作,這樣的做法不僅可以保護消費者的權益,也使市場誠信更加透明。

8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新能源汽車估值泡沫因素,大熱有一個因素不可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