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作者|曹蓓 編輯|王畢強

"最多兩年,陌生人之間的借貸將成為歷史。"2019年11月27日,互金整治辦和網貸整治辦共同釋出《網貸中介轉型小貸(小額貸款)公司試點工作的通知》後,行業內有人發出這樣的慨嘆。

在很多人看來,這意味著,在中國生長了12年、最高峰時期規模1.3萬億元的P2P(個人對個人的網路貸款)行業,已經開始書寫最後兩年的"死亡日記"。

但2019年12月2日,北京市網際網路金融行業協會(簡稱,北京互金協會)的官方微博發文中,一句"除了離開行業的機構外,部分長期以來合規經營的P2P網貸機構將持牌經營,將等到正式身份",再一次掀起外界對P2P結局的疑惑。

先試點,後發牌,P2P平臺是轉型為小貸公司等金融機構,還是P2P網貸自立門戶?沒有人能回答。一旦真如該協會所言,"監管部門明確P2P網貸機構持牌經營的方向",那麼整個P2P行業將一改此前全部清零的命運,迎來一線生機。

"無論名稱怎麼變、模式怎麼改,做金融任何時候都不能忘卻金融本質,不能忘卻防風險、守底線的責任,一定要認真汲取P2P信貸方面的教訓。"2019年12月1日,中國銀保監會國際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國工商銀行原行長楊凱生在公開場合表示,"現在可以說是一地雞毛。"

P2P整改:團滅?"發牌"?

"協會表示,全國互金整治領導小組和網貸整治領導小組聯合召開的加快網路借貸機構分類處置工作推進會上,監管部門明確P2P網貸機構持牌經營的方向。部分省市近期宣佈沒有機構進入試點,整體來看,這些省市的機構數量和業務規模都不大。合規網貸機構將迎來持牌經營的時代。"北京互金協會發表文章稱。

對此說法,很多業內的機構表示"不信"。

"一個地方的協會,率先釋放出這麼明確的資訊,怎麼可能?"一位大機構的相關負責人分析,"應該是邏輯推測,為了維穩吧。"他也不知道,自己所在的、網貸起家的公司,未來到底還能不能做網貸業務。

同為P2P平臺,另一家機構的相關負責人表示,"試點而已,還不是牌照。"他的語氣中盡是無奈,這種無奈已經持續了很長時間,"我們現在完全是按照監管的要求,完全(退出P2P業務)。"他強調,即便如此,問題在於,試點以後怎麼辦,況且有些地方連試點都沒了。

2019年11月15日,河南省地方金融局公告稱,2016年以來,河南省網路借貸行業一直在進行專項整治,至今沒有一家平臺完全合規通過驗收,外省在河南省從事網路借貸業務的分支機構也均未在當地金融監管部門備案。

此前,湖南省、山東省和重慶市相繼宣佈,省內沒有一家P2P通過驗收,存量的P2P機構逐步退出市場,這也就是業界戲稱的"團滅"。上述機構相關負責人所說的"有些地方沒有試點",還有北京互金協會所提"部分省市近期宣佈沒有機構進入試點",指的正是此類地區。

而深圳市地方金融局已經發布了該市第五批6家自願退出,且宣告網貸業務已結清的P2P名單。

此時,北京互金協會的表態,頗令市場關注。這是不是意味著,北京有望給P2P開一線生機?

"到2019年11份,共監測到6335家平臺,還在正常運營的平臺數量為369家,佔比5.8%。"零壹研究院院長於百程稱,"平臺數量已經消失了90%以上。"他分析,在政策明確後,2019年,陸金服、拍拍貸等頭部平臺或清退或轉型都預示著,P2P網貸這一形態將落幕。"可以預期,即使進行監管試點,也將是極少平臺,在限定規模內的行為。"

P2P網貸行業正常運營平臺數量走勢(2018.11-2019.11) 來源:零壹智庫

P2P網貸行業2019年11月問題平臺類別 來源:零壹智庫

小貸、助貸、消費金融?轉型亦難

目前存留的不足400家P2P平臺中,能存活下來也很困難,因為仍將有部分平臺繼續被清退。

如何存活,是個問題。

2019年11月,在公佈第三季度財報後,"中國第一家P2P網路借貸公司"拍拍貸在釋出財報的同時,正式宣告轉型,宣佈品牌升級為"信也科技",公司改名後更加強調"科技"屬性,對自身的定位是"連線金融機構和個人及小微商戶借款人的金融科技開放平臺"。

早在2019年7月,憑藉P2P業務赴美上市的宜人貸就正式宣佈變身"宜人金科",同樣凸顯其金融科技屬性。隨後,業內數一數二的網貸平臺陸金所,被曝"退出網貸業務",彼時就有訊息稱,其正在積極申請消費金融牌照。

2019年11月底,中國平安拿到牌照,籌建平安消費金融有限公司。此前,中國平安釋出公告,擬合資設立全國性科技型消費金融公司。業內有猜測,此或為陸金所轉型鋪路,但並未獲得官方確認。

"想要轉型消費金融公司,對於P2P平臺來講,是難上加難,到現在為止也就陸金所一家。"上述業內人士稱,"更多的是轉型小貸公司,或者助貸機構。"

助貸,是指在持牌金融機構放貸的過程中提供支援和幫助,為傳統銀行等金融機構提供導流、風險稽核與消費貸款定價、貸後管理等部分或全部環節。

2019年11月27日,互金整治辦和網貸整治辦共同釋出《關於網路借貸資訊中介機構轉型為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的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開展網貸中介轉型小貸公司試點工作。

《指導意見》設定了存量業務化解過渡期,即網貸機構存量業務按照到期即還的原則,原則上在1年內清退完畢;存量業務規模在50億元以上,且借款期限大部分在1年以上的,原則上應在2年內清退完畢,且不得新增網貸業務。

按照監管部門設定的轉型時間表,2019年11月底前啟動轉型試點工作,2019年12月底前,各地完成轉型試點工作要求的轉型準備工作,2020年1月底前各地完成小貸公司臨時牌照的審批工作。

要轉型為小貸公司,P2P平臺面臨著在業內看來"很高"的門檻,比如:"承諾對存量業務承擔兜底""單一省級區域經營的小貸公司註冊資本不低於人民幣5000萬元(出資形式為貨幣),全國經營的小貸公司註冊資本不低於人民幣10億元"等等。此外,已退出的網貸機構不得申請轉型為小貸公司。

所以,轉型為小貸的P2P平臺,也只是少數一部分。

當然,即便真的可以成功轉型,日子也並不意味著光明無憂,"根據央行公佈的小貸資料來看,近年小貸公司數量和貸款餘額均呈逐年下降趨勢。雖然根據央行公佈的資料,截至2019年9月末,全國共有小額貸款公司7680家,但其中很多小貸公司已不能正常運營,而且根據33家掛牌新三板小貸公司披露的2018年業績來看,半數以上2018年淨利潤同比出現下滑。"網貸之家分析稱。

很多人注意到,此前一直被機構平臺視為轉型方向之一的助貸,並未在近期被監管提及。有訊息稱,不少頭部平臺已經清退所有P2P業務,轉為助貸。

"拍拍貸正轉型成為一家助貸的機構。"該公司創始人、聯席CEO張俊在公開場合稱。

"在轉型助貸的過程中,產生了很多風險。"西南財經大學普惠金融與智慧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陳文在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分析,在實際開展過程中,大量的助貸機構進行兜底,資金機構的核心風控外包,這極有可能把以前原民間金融的風險傳遞到持牌金融機構身上。因此,從監管的角度來看,目前已經不太提倡網貸機構轉型助貸。"

銀保監會相關負責人在2019年11月的新聞通氣會上回應稱,"監管部門對助貸持開放態度,一直密切關注銀行與第三方機構、金融科技平臺的資金、技術等各類合作。一方面持開放態度,允許銀行業務經營有創新;另一方面,銀保監會也密切關注'助貸'業務的潛在風險,比如科技安全風險、KYC風險、信譽風險等。不管是什麼業務,銀行必須將核心業務掌握在自己手中,比如合規、風控等。"

"按照轉型小貸公司的時間表,無論是清退還是轉型,都將進入最後的加速階段。"於百程說。

P2P網貸行業各月借貸餘額走勢(2018.11-2019.11) 單位:億元 來源:零壹智庫

P2P信貸為何成了"教訓"

2019年10月底,"51信用卡遭警方突查",有猜測稱或捲入暴力催收,或涉及非法盜取使用者資訊。隨後,杭州警方公佈通告稱:經初步調查發現,"51信用卡"委託外包催收公司冒充國家機關,採取恐嚇、滋擾等軟暴力手段催收債務的行為,涉嫌尋釁滋事等犯罪。

該集團隨即在港交所公告澄清稱,所有的個人資訊收集均有合法使用者授權,並不存在未經使用者授權非法盜取資訊的情況。

此前曾有報道,P2P平臺你我貸的65000條貸款資料在暗網被明碼標價售賣,賣方稱資料是從線下渠道流出,截止到2018年10月中旬以前。"5000條資料售價60美元,全套需要拍10份。"

2019年11月8日,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發布的《關於增強個人資訊保護意識依法開展業務的通知》中提到,近期國家監管部門發現,社會上有一些網際網路機構以"大資料"為名,通過"爬蟲"業務涉嫌違法違規收集個人資訊,或竊取、濫用、買賣、洩露個人資訊,侵犯了消費者個人隱私,造成了不良的社會影響。

P2P無疑是其中的重災區。

"究竟什麼機構、什麼人可以收集什麼樣的資料,採集資料應該通過什麼手段,什麼樣的資料可以自己使用,什麼樣的資料可以提供第三方使用,什麼樣的資料可以有償地提供給他人使用,什麼樣的資料只能無償地提供等,都應該給予清晰的明確,在這些涉及到社會治理層面的問題中,僅僅依靠人們自律的想法是不可取的。"楊凱生說。

他認為,"聯合貸款、助貸業務"要認真汲取此前網際網路金融方面的教訓,要抓緊建章立制,如果立法、修法一直難以跟上,必要的行政規章和監管制度一定要及時出臺。

"另外,銀行無論是利用自己的資料和技術,還是或多或少地依賴合作方提供的資料和技術,都需梳理清楚機器、人、人機結合分別適合做什麼,要認識到目前在信貸業務中所謂的機器學習還是完全基於歷史做出的判斷,而依據這些歷史過程還比較短暫,並沒有經過多少輪完整的經濟週期或較長的客戶行為週期檢驗。"楊凱生表示,這或許也可以被理解為"教訓"之一。

"在2014年和2015年的兩年時間裡,大量P2P平臺上線,監管方在2016年開始真正介入,行業貸款餘額的最高峰發生在2017年,約1.3萬億元,之後急速回落。"於百程分析稱。

於百程表示,一項如此大規模,涉及數千家公司、幾千萬出借人和借款人的網際網路+金融創新,哪怕一個環節出問題,都可能出現風險的外溢和失控,從而導致試驗無法持續。"而一開始及整個過程,各方的估計或者說條件是不足的。無論是監管方、平臺方,還是出借人、借款人。"這是他認為"中國P2P網貸試驗為何會落幕"的原因。

"但它積累了金融科技技術和人才,也積累了網際網路金融監管經驗,建立了標準,徵信基礎設施獲得了發展。在未來,隨著監管、市場和技術的條件成熟,P2P模式依然有機會迴歸主流,甚至不排除在持牌機構中試點,並最終展現其優勢。"於百程說。

"到現在也還是有保留網貸試點的說法,希望吧。"上述平臺負責人希望類似於於百程這樣的預測是真的,因為他覺得,"P2P就這樣結束,太可惜了!"

最新評論
  • 1 #

    去年暴雷多少人傾家蕩產

  • 2 #

    都是放貸的,名稱還重要嗎

  • 3 #

    宜人貸砍頭息,高利貸

  • 4 #

    高利貸的利息能給退嗎?取締所有的網貸,多少年輕人深受其害。

  • 5 #

    達飛雲貸什麼時候清楚,害人的高利貸

  • 6 #

    清退可以,出借人的錢怎麼還

  • 7 #

    浦東經偵隊啥時候能把米理財的錢要回來

  • 8 #

    還好貸2個不用還了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此板塊全面爆發帶動市場,2020年主線已確定!股民:要抓緊上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