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唯品會宣佈自2019年11月下旬起,終止其自營了6年的品駿快遞業務,同時將由順豐提供包裹配送服務,以確保使用者訂單的無縫銜接與快遞服務的順利過渡。
唯品會:腳步沉重,前進緩慢
根據唯品會2018年Q1至2019年Q3釋出的財報來看,其淨營收同比增速在逐漸放緩:同比上一週期,今年Q1便從24.6%下降至7.3%,雖然在隨後的Q2和Q3有所回升,但10%的增速仍達不到令人滿意的程度。橫向來看,京東2019Q3淨營收增速為28.7%,阿里2020Q2營收增速為40%,更不用說一路高歌猛進的拼多多,第三季度以123%的營收增長大幅領跑其他平臺。儘管現在整個電商行業都面臨著營收增速放緩問題,但無論是與自身還是頭部的貓狗以及黑馬拼多多相比,唯品會的未來發展的確是頂著巨大壓力。
再來看事件另一個主角。據品駿快遞官方釋出,截至今年7月份,品駿快遞已實現連續22個季度盈利,在營收、社會化業務收入、線上快遞業務單量、直營站點數量的增長上表現也很亮眼。但對於唯品會自身來說,品駿快遞更多是一個“燒錢的包袱“。
履約費用是指“從使用者下單到商品配送再到售後服務全流程費用”,履約成本的高低直接決定了電商盈利的空間大小。唯品會財報顯示,其履約費用率(履約費用/淨營收)平均在9.0%以上,與同樣是自建物流體系的京東相比,京東的平均履約費用率約為6%。另一方面,唯品會的單件履約成本雖在不斷下降,2019Q3已降至12.1元左右,但一對比順豐的單件5元(順豐在今年5月推出針對特定市場和客戶的電商特惠產品),成本差距立馬顯現出來。作為唯品會“三駕馬車”之一的品駿快遞,是拉不動這場特賣了。
順豐:你減我加,合作愉快
此前唯品會發布2019Q2財報時曾表示,為降低履約費用,公司逐漸有社會化物流取代部分品駿物流承擔的唯品會快遞業務,那時就有訊號表明唯品會在自營物流上的“割肉瘦身”。那麼,為什麼是順豐呢?首先,在民間以“快”著稱的順豐,完美地與唯品會配送原則相匹配。不同於其他平臺的退換貨服務,唯品會要求在快遞上門取走消費者所換物品時,消費者能同時收到商家的發貨。擁有近1.6萬個自營網點,“天網+地網+資訊網”三網合一的順豐具備著快速響應的能力,可以有效幫助唯品會持續提高在“最後1公里”的使用者體驗。其次,唯品會主打優質品牌特賣的定位,與“靠譜”的順豐相契合,讓雙方的此次合作顯得順理成章。再者,既不屬於阿里陣營,也不屬於京東物流的順豐,也是促成唯品會與其合作的重要原因。
據順豐2019年上半年財報,2019H1順豐的業務量僅為20.17億單,行業排名第五。唯品會財報顯示,其2018年的總訂單數4.375億單,預計今年將突破5億單。這對順豐來說無疑不是一筆大單,一方面有助其提升市場份額,另一方面也有助於加碼高階電商件。
巨頭陰影+黑馬夾擊:生存艱難
作為一家專門做特賣的網站,唯品會通過“優質+低價”,在雙寡壓頂下淌出了一條生路。誰料想半路殺出了拼多多,以爆款低價產品與其激烈爭奪著價格敏感型使用者,並且拼多多在2018年駛入了超車道飛速前進,不斷稀釋著市場份額。
洞悉市場變化|了解競爭對手|提升盈利能力
線上零售大資料視覺化分析工具
為品牌企業提供豐富直觀的資料查詢、分析和預測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