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據測算,2019年11月中國快遞發展指數為230.2,同比提高25.3%,呈現穩中有進的態勢。發展規模指數、服務品質指數和發展能力指數分別為280.7、254.9和209.5,比上年同期分別提高20.2%、38.5%和19.4%,快遞市場在發展規模、服務品質和發展能力方面繼續整體提升,服務品質指數增速再次超過發展規模指數,對發展指數的貢獻提升。發展趨勢指數為66.7,同比提高15.6%,增長預期高於上年同期。

11月,快遞發展規模指數為280.7,同比提高20.2%。從分項指標來看,快遞業務量預計超過70億件,同比增長20.2%。快遞業務收入預計完成780億元,同比增長20.3%。快遞市場高位執行,11月日均快件處理量2.4億件,最高日處理量5.35億件,均創歷史新高。淨增量連續8個月保持在10億件以上,月增十億件已成為新常態。1-11月,全國預計完成快遞業務量567.1億件,累計新增114.2億件。旺季帶動作用凸顯,受電商集中促銷影響,雙11期間(11月11日-16日)共處理郵(快)件23.1億件,同比增長22.7%,高於11月整體增速。

11月,快遞服務品質指數為254.9,同比提高38.5%。從分項指標來看,快遞有效申訴率百萬分之0.32,同比改善近六成。消費者快遞服務滿意度為78.2分,同比提高0.1分。重點地區72小時準時率為68.7%,同比提高1.1個百分點。滿意度、準時率和有效申訴率同步改善,行業服務品質繼續提升。前置倉和直髮的覆蓋範圍進一步擴大,自動化流水線保證了作業效率和精準度,大資料分析在監測、預警、排程指揮中發揮重要作用,順豐、京東等多家寄遞企業在重點地區實現當日寄達。雙11期間,全行業1億件包裹從發貨到簽收的全程處理時間從2013年的9天減少至今年的2.4天,時限壓縮了73%。

11月,快遞發展能力指數為209.5,同比提高19.4%。從分項指標來看,快遞支撐網路零售額預計超過9900億元,同比增加1300多億元。“雙11”期間,快遞企業加強設施、裝置、人力等投入,實現了全網不癱瘓和重要節點不爆倉的“兩不”和保暢通、保安全、保平穩的“三保”目標。一是在幹線運輸方面:30多萬輛汽車在幹線運輸和末端作業中發揮主力軍作用;116架全貨機全部投入使用,確保快件通達全球;981列載客動車組、450列旅客列車行李車、22列高鐵確認列車和6列特快電商班列加入運輸,提高了運輸效率。二是在處理能力方面:全行業臨時聘用近40萬人,新增360多萬平方米處理場地和3000多套自動、半自動分揀裝置,自動化裝置正從重點樞紐向區域型樞紐下沉。三是在末端配送方面:全國累計建設8.2萬個末端公共服務站,布放38萬多組智慧快件箱,“雙11”期間城市智慧快件箱投遞率超過15%,有效保障末端配送網路穩定執行。四是在綠色環保方面:各寄遞企業電子運單使用率進一步提升到95%,瘦身膠帶已成為企業標配,迴圈中轉袋在申通、圓通等企業應用廣泛,紙箱回收試點也初見成效,綠色發展理念深入人心。

11月,發展趨勢指數為66.7,同比提高15.6%。預計12月快遞業務量超65億件,同比增長20.3%。預計2019年快遞業務量將達到632億件,同比增長約24.6%。從資本市場預期看,百世集團作為第四家快遞企業被納入MSCI中國指數,繼續彰顯中國快遞市場發展活力。上市快遞企業業務量持續高速增長,資本市場對行業增長預期同比上升14%。

附註:

1.快遞發展指數指標體系

快遞發展指數指標體系包含發展規模指數、服務品質指數、發展能力指數和發展趨勢指數等4個一級指標和11個二級指標。其中,發展規模指數包括業務量和業務收入2個二級指標,服務品質指數包括公眾滿意度、72小時準時率和使用者申訴率3個二級指標,發展能力指數包括快遞深度、網點密度、勞動生產率和支撐網路零售額等4個二級指標,發展趨勢指數包括業務增長預期和快遞資本市場預期2個二級指標。

2.評價方法

中國快遞發展指數評價採用指數評價方法,以2016年3月為基期,基期值設定為100,通過標準值實現資料的無量綱化,通過加權合成中國快遞發展指數。

國內生產總值(GDP)、支撐網路零售額歷史資料來自國家統計局,其餘所有資料來自國家郵政局。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2020養老金調整趨勢,或將迎來16連漲?企退人員成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