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某某甲靠投資賺了多少錢,某某乙在投資中翻了跟頭賠了多少錢之類的訊息。其實,在理財領域,人們對“虧損”這一概念的理解往往並不一樣。
通常人們理解的虧損指的是本金出現了損失。比如花10萬塊錢買了某款銀行理財產品,到期後非但收益全無,剩下來的本金也不到10萬塊了。一般來說,只要不買風險性較高的理財產品,本金出現虧損的機率是很小的。
第二種理解認為,投資理財的目的是為了實現財富的保值增值,最低限度就是保值,如果沒能實現保值,就算投資出現了虧損。這裡說的保值當然不是保持本金的數量不變,而是就其購買力而言。而要保持貨幣原來的購買力,就要使貨幣的增長速度跑贏物價指數的漲幅。可是這可能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別是在物價指數出現較大漲幅時,市面上的安全類理財產品的收益可能追趕不及。
以保守型理財使用者所鍾愛的餘額寶貨基理財來說,它的年化收益水平長期在2.5%上下浮動。而在10月份,國內CPI卻同比上漲了3.8%。在這組數字的鮮明對比下,投資人想說自己通過餘額寶賺到了錢可能會沒底氣。
對虧損的第三種理解,是從機會成本的角度著眼的。機會成本是經濟學中一個重要概念,說的一個人在面臨多方案擇一決策時,被捨棄的選項中的最高價值者是本次決策的機會成本。
舉個例子說,某返鄉創業的農民想搞養殖,共有三項選擇,養豬、養雞或者養鴨,且只能在其中選一項。假設養豬可以獲得10萬元,養雞可以獲得8萬元,養鴨可以獲得9萬元,那麼養豬的機會成本是9萬元,養雞的機會成本為10萬元,養鴨的機會成本也為10萬元。
其實在投資理財中也存在機會成本的問題。比如,某投資者想用10000元投資一款無風險的理財產品,現在共有三個選項(實際上可能不止),分別是年收益2.5%的餘額寶,年利率3.5%的銀行存款,以及年利率4%的國債。
假如該投資者將錢投進了餘額寶,所得的年收益是250元,但由於它的機會成本是國債的收益即400元,年收益實際虧損了150元。如果1萬塊錢用來買了銀行存款,所得的利息是350元,機會成本依舊400元,收益虧損50元。如果1萬塊買了國債,它的機會成本則是銀行存款的利息即350元,實際盈利只有50元。
通過以上的介紹,相信大家對虧損的概念有了更全面的認識。